计算机络.ppt
《计算机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络.ppt(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计算机网络,教科书:计算机网络 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平台 冯博琴 程向前 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Computer Networking James. F. Kurose 高等教育出版社,2,第1讲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因特网,本讲目标: 了解环境, “感觉” 网络 为课程内容进行铺垫 使用方法: 全面讲述网络要点 使用因特网作为实例 教科书参考 第一章,概述: 什么是因特网? 什么是协议? 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 访问网络,物理介质 网络性能: 数据丢失, 延迟 协议分层, 服务模型 骨干网络, NAP, ISP 因特网简史,3,因特网基本组成,数以百万计的互联计算设备: 主机, 端接系统
2、Pc工作站, 服务器 PDA电话, 智能家电 运行 网络应用程序 通信链路 光纤, 铜缆, 无线电,卫星 路由器: 将数据分组(数据块)转发通过网络 教科书参考 第3章、第4章,4,因特网基本组成,协议: 控制报文的收发 e.g., TCP, IP, HTTP, FTP, PPP 因特网: “万网之网” 松散的层次结构 公共的Internet(因特网) vs. 专有的 intranet(内联网) 因特网标准 RFC: Request for comments 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网工程部),local ISP,company netw
3、ork,regional ISP,router,workstation,server,mobile,5,因特网的服务模式,通信系统基础上 运行分布式的应用程序: WWW, email, 网络游戏, 电子商务, 数据库应用, 网上调查, 文件共享 所提供的通信服务: 无连接(connectionless) 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6,什么是网络协议?,人们交往的协议: “现在几点了?” “我有个问题.” 彼此作自我介绍 定义发送的信息 定义信息接收后,或某个事件发生后的动作,网络协议: 通信设备之间的交互而不是人们的交往 所有在因特网上的通信活动全部是由协议所控制的,
4、协议定义网络实体之间信息收发的格式和顺序, 以及信息发送和接收后所需采取的动作 (语法、语义、规则),7,什么是协议?,人际交往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协议:,Q: 其它人际交往的协议?,Hi,Hi,TCP connectionreq.,8,网络结构之划分,网络边缘资源子网: 应用程序和主机 网络核心通信子网: 路由器 万网之网 访问网络,物理介质: 通信链路,9,因特网中的资源子网,端接系统 (end sys.): 运行应用程序 e.g., WWW, email 在 “网络的边缘”上 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 )模型 客户端发出请求, 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服务 e.g., WWW客户
5、端(浏览器)/ 服务器; email 客户端/服务器 对等(peer-peer)模型:主机对称的进行交互 e.g.: Gnutella, KaZaA,10,资源子网: 面向连接的服务,目的: 在端系统间进行数据传输. 握手: 在数据传输之前(作为准备工作) 设置系统间的连接 Hello, hello back 人际交往协议建立连接“状态” 于两个通信主机之间 TCP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因特网面向连接的服务,TCP服务 RFC 793 可靠, 有序的字节流数据传输 数据丢失: 应答和重传 流量控制: 发送端不会将接收端“淹没” 拥塞控
6、制: 当网络拥塞时发送端须 “降低发送速率” 教科书参考 第3.5节,11,资源子网: 无连接的服务,目标: 在端接系统间传输数据 与TCP一样! UDP -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RFC 768: 因特网的无连接服务 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没有流量控制 没有拥塞控制 教科书参考 第3.4节,使用TCP的应用程序: HTTP (WWW), FTP (文件传输), Telnet (远程登录), SMTP (email)使用UDP的应用程序: 流媒体, 视讯会议, IP 电话,12,因特网中的通信子网,由路由器互连而成的网(眼) 最根本的问题: 数据是如何传输
7、并通过网络的? 电路交换: 为每个通信连接指定电路: 电话网络 分组交换: 数据划分成分离的“数据块” 通过网络传送,13,通信子网: 线路交换,为通信(call)在两端需要预留资源 链路带宽, 交换能力 专用资源: 没有共享 电路交换的通信性能 (有承诺的) 在通信进行之前要建立连接 参考教科书(p8,图1-2),14,通信子网: 线路交换,网络资源 (e.g., 带宽) 划分成 “片” 各资源片分配给各个通信连接 如果拥有资源的通信连接没有使用,则该资源片就被闲置(idle,没有共享) 将链路带宽分“片”的办法 频谱划分 时隙划分,dividing link bandwidth into
8、“pieces” frequency division time division,15,线路交换: FDMA和TDMA,16,通信子网: 分组交换,每个端到端的数据流被划分成分组(packet) 用户 A, B 的分组可共享网络资源 每个分组使用全部的链路带宽 资源在必要时才使用,资源竞争: 资源可能供不应求 拥塞: 分组排队, 等待链路资源 在路由器上存储转发: 分组一次移动一个步跳 通过链路传输 等待下一条链路 参考教科书(图1-5)p11,17,通信子网: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vs.电路交换: 可以使用饭店的经营方式比喻 其他人类社会的生活实例的类比?,A,B,C,10 Mb/s 以太网
9、,1.5 Mb/s,45 Mb/s,统计多路,等待输出链路的分组队列,18,通信子网: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 存储转发的过程,将报文划分成较小的数据块: “分组(packets)” 存储转发: 交换机等到整个分组到达完毕后, 再进行转发或路由接力 Q:如果报文以整个的形式发送又将如何?,19,分组交换vs. 电路交换,1 Mb/s链路 每个用户: 100Kb/s 当“激活” 激活时间为 10% 电路交换: 10 用户 分组交换: 对 35个用户来说, 概率: 10个用户同时激活小于 .0004,分组交换使得更多用户可“同时”使用网络!,N users,1 Mbps link,20,分组交换vs
10、. 电路交换,在突发性数据传输过程中表现优异 资源共享 无须事先建立连接 过度拥塞: 导致分组延迟和丢失 需要协议来保障可靠的数据传输, 拥塞控制 Q: 如何在分组交换网中提供电路交换的性能? 为音频/视频(audio/video)应用提供带宽保障 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分组交换是不是 “大满贯冠军?”,21,分组交换:路由选择问题,目标: 将分组沿路由器从信源送达信宿 介绍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第4章) 数据报网络: 由信宿地址来决定下一个步跳(hop) 在会话过程中,路由可能发生变化 比喻: 开车问路 虚电路网络: 每个分组携有标签 (虚电路 ID), 由标签来确定下一个步跳 在连接
11、建立阶段确定固定的路由, 全部数据通过该路由传递 路由器为每个正在通信中的连接维持状态,22,因特网接入技术,Q: 如何将端接路由器与端系统进行连接(How to connection end systems to edge router)? 居民区访问网络 企事业单位访问网络 (学校, 公司) 移动访问网络 时刻牢记: 访问网络的带宽 (b/s)? 共享或独占?,23,住宅接入网络: 点对点访问,拨号访问 可达 56Kb/s对路由器的直接访问 (理论上) ISDN(一线通):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128Kb/s对路由器的全数字化连接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