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1课时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案1.doc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1课时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1课时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案1.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思路】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全面正确认识这个特征,不仅有利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域分异,而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 指导意义。 本节课的复习思路一是对学生的前认知进行诊断,二是建构地理知识体系,三是进
2、行解题方法归纳解和解题训练。旨在引领学生主动地想、积极地讲、专心地练,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复习任务。 第一课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构建】 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二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三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框架结构结构如图 1所示。 【教学目标】 1利用课前准备中的自我诊断部分对“自然地理要素”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考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检查,找出知识的缺漏。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积极地在头
3、脑中建模。 3利用近几年高考题进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部分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的讨论,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难点分析】 复习重点: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复习难点: 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观念 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前准 备】 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学案,进行适图 1 地貌、气候 水文、土壤、生物 组成 从圈层作用看 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图 1 2 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
4、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使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关于考试内容要求的自我诊断,诊断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根据自己完成的课前准备部分,回答的自我诊断题的答案,充分展示自己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自然地理要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考点认知基础及差异表现;了解学生完成 课前自我诊断的情况与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要求,要求说出关键词。 朗读考试内容要求; 迅速说出考点关键词 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复习中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复
5、习内容设计 知识建构:师生共同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建构地理知识体系 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图 1)。 学生读图回顾 : “自然地理要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考点。 利用图 1将本节课基础知识做一回顾,唤醒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记忆 ;抓住考查的重点、学生的易错点,以达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目的。 考点诠释 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内容解析 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是陆地环境的五大组成要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些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整个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通过大气循环、
6、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探究活动 1: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完成下列各题。 (1)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由 、 、 、 和 等要素组成。 (2) 箭头反映出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系是 和 ,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3) 图中 A、 B、 C、 D 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 ,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 ,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 ,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 探究活动 2: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 1。 典型例题 1 ( 2002 年全国卷) 图 2 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
7、一部分,标号分别表示 5 年时间段的年轮。该树生长地 区7 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 0。读图完成( 1) -( 3)题。 ( 1)植物生长与气候密切相关,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前提下,图 3 中表示三个时间段逐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 2)该树生长地点可能在: A 30 S, 118 E B 23.5 N, 130 E C 44 S, 173 E D 30 N, 118 E ( 3)该树生长地区自然带可能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草原带 答案: ( 1) C ( 2) A ( 3) B 思路点拨: 本组试题提供的背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二轮 专题 复习 自然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课时 教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