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必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 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内环境渗透压、 pH 和温度等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为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酶就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同时,免疫
2、系统能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所以,内环境稳态需要神经 体液 免疫网络的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植物的向光性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植物体内没有专门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故 A错
3、;植物的向光性,即植物向光侧生长比背光侧快,这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故 B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 “成熟 ”,所以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故 C错;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不能促进细胞的伸长,故 D错。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在双链 DNA分子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下列碱基配对正确的是: A A - T B A - G C T G D T - C 答案: A 试题分析:双链 DNA分子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配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总是与 T配对、
4、C 总是与 G配对。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 A环割后肢脚趾趾尖的皮肤 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 C用 0.5%HCl溶液刺激趾尖 D剪去牛蛙的脑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证明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感受器是完成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验变量是感受器的正常与否。反射弧中其他结构应是完好的,不能破坏牛蛙的脊髓。要剪去牛蛙的大脑避免大脑对脊髓反射实验的影响。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的探究实验。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
5、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B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有许多酶参与 C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在黑暗处进行 D温度降到 0 ,仍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片层结构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有许多酶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不需要光,在光下和黑暗处都能进行;温度降到 0 ,酶活性降低,但仍有活性,所以仍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图为人 -珠蛋白基因与其 mRNA杂交的示意图, 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据图分析下列
6、哪项是正确的( ) A细胞中 -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 B -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 中调控序列的酶是 DNA聚合酶 C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 -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中一个 A替换成 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1/2 答案: C 试题分析: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是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构成的,编码区又由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其中内含子不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通过转录产生的仅外显子对应的部分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人 -珠蛋白基因与其杂交(通过碱基互补配对: -、 -、 -、 -)的示意图中,未配对部分是内含
7、子的碱基序列,即 和 ,故 A错。非编码区上游有聚合酶结合位点,是聚合酶结合的部位,故 B错。 -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 C正确;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 -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替换成,复制的概染色体进入次级卵母细胞的概率是,该染色体中含突变基因的分子的比例为 ,所以突变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概率是 ,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和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判断能力和应用能力,有一定难度。 下图甲表示某高等动物 (假设其基因型为 AaBb,2N 4)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乙图中 a、 b、 c、 d、 e
8、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相应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和 时期都可发生基因 A与 A的分离和 A与 a的分离 B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b、 c、 e C乙图中位于 阶段的细胞有 b、 d、 e D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于甲图中的 阶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图中 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发生相同基因 A 与 A、 a 与 a 的分离, 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等位基因 A 与 a 的分离,故 A错;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b、 c,故 B错;甲图中的 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对应于乙图中的 d、 e细胞,故 C错;孟
9、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甲图的 阶段。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 裂额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图甲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结构模式图,图乙为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 Da 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Da 、 dA 、 dA B图甲中基因 A、 w 之间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图甲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D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
10、了 Dda 的卵细胞,其原因只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 和 没有分离 答 案: B 试题分析: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 Da 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da 、 dA 、 dA,故 A错;基因 A和 w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 B正确;图甲和图乙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故 C错;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了 Dda 的卵细胞,其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 和 没有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上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故 D错。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 点评:本题以果蝇为素材,考查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意在考查考
11、生的识图能力、理解 能力和应用能力,有一定难度。 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 “巴斯德效应 ”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 A酒精 +O2 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 +O2CO 2线粒体基质 C H+O2H 2O线粒体内膜 D H2OO 2+ H类囊体膜 答案: C 试题分析: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氧气直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 H反应生成水,场所在线粒体内膜。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 “巴斯德效应 ”为背景,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
12、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信息转化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以下可用来确定人某种细胞的基因是否表达的技术手段有: A Southern印记 B Northern印记 C Western印记 D基因芯片 答案: BCD 试题分析:目的基因的表达就是目的基因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时可用基因芯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含有目的基因 DNA片段)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形成 mRNA,即分子杂交技术( Northern印记);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可用抗原 抗体杂交技术( Western印记)。故选 BC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
13、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根据下图所示的系统进化树,你认为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A物种 1最早形成 B物种 3和 4比物种 1和 2高等 C物种 4最后产生 D四种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进化树可以看出, 1、 2、 3、 4具有共同的祖先; 3和 4与 1和 2无法比较出谁更高等;物种 4是最早形成的,其次是物种 1、物种 2和物种 3几乎同时形成的。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遗传物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问题: ( 1) 1928年,英国
14、科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将无毒性的 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 S菌活细菌的 。 ( 2) 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 S型菌的 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 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 3)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若用 DNA被 32P标记、蛋白质的 S是 32S噬菌体侵染 DNA中 P是 31P、蛋白质被 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含是 32S的占 %;子二代噬菌体的 DNA分子中含 32P的占 %。 、下图为人
15、类两种遗传病家族系谱。甲病(由 A或 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 b基因控制),已知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请结合遗传系谱图回答: ( 4)甲病的遗传是 遗传病。 ( 5) -1的基因型是 , -10的基因型是 。 ( 6)若 -8与 -11婚配,生育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生出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 答案:( 1)转化因子 ( 2) DNA、蛋白质和多糖 R菌 ( 3) 0 50 ( 4)常染色体隐性 ( 5) AaXBXb AAXBXb或 AaXBXb (6)1/3 3/8 试题分析: 、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 “转化因子 ”,能将无毒性的 R
16、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 S菌活细菌。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 S型菌的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R菌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 们的作用。若用 DNA被 32P标记、蛋白质的 S是32S噬菌体侵染 DNA中 P是 31P、蛋白质被 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因为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进入细菌,并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所以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均不含 32S,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二代噬菌体的 DNA分子中有一半含 32P。 、 -1和 -2都不含甲病,但他们的女儿有甲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一种遗传病为伴性
17、遗传,所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又因 -5的女儿和母亲正常,所以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 的基因型是 AaXBXb, -10的基因型是 AAXBXb或 AaXBXb。 -8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aXBXb( 1/2)或aaXBXB( 1/2), -1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3AAXBY或 2/3AaXBY,所以 -8与 -11婚配,生育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2/31/2=1/3,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 1/41/2=1/8;生出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1/3( 11/8 ) +( 11/3 )1/8=3/8。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意
18、在考查考 生的识记能力、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A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 “能量货币 ”。下列关于 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参与 ATP形成的元素包括 C、 H、 O、 N、 P ATP的生成与水解分别与细胞内的吸能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1mol的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藏在 ATP中 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ATP的组成元素有 C、 H、 O、 N、 P,故 正确; 细胞内的 反应分为 吸能 反应 (耗能反应 ) 和放能反应 (产能反 应 ), 吸能 反应总是与 ATP水解 的 反应相联系 ,产
19、能反应总是伴随 ATP的 合成,故 错; 1mol的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只有少部分能量储藏在 ATP中,故 错; 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故 正确。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 ATP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产生的 B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人体免疫系统过弱导致的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D人体的免疫系统只具备防卫功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产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人体免疫系统过强导致
20、的自身免疫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能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人体的免疫系统具备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各项中,存在于人体 “内环境 ”的是( ) A胃里的消化液 B肺泡内的气体 C血红蛋白 D心室腔内的血浆 答案: D 试题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胃、肺都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器官,所以胃里的消化液和肺泡内的气体都不属于人体内环境;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概念。 点评:
21、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及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分别是 A氧、水和碳、蛋白质 B碳、水和氧、蛋白质 C氧、蛋白质和碳、水 D碳、蛋白质和氧、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占细胞鲜重 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占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碳;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即蛋白质是占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B基因重组是病毒发生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C凡是基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盐城 阜宁县 东沟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