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该图为神舟六号返回舱 ,可发现其表面有类似 ”烧焦 ”的痕迹 ,其形成类似于以下哪种事物 A彗星 B流星 C极光 D卫星 答案: B 试题分析:返回舱在穿越地球大气层到达地面之前与地球大气摩擦而形成类似“烧焦 ”的痕迹,故类似于流星。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类型。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各类天体的基本特征。 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 4时 30分日出, 18时 30分日落,该城市的经度为 A东经 105度 B东经 135度 C东经 127.5度 D东经 120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
2、计算当地昼长 14小时,即上午 7个小时,故当地的正午为北京时间的 11: 30分,当地为正午 12时,故判断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早半个小时,故当地位于 120E的东侧 7.5。 考点: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规律:当地的正午为 12时,地方时越早越在东侧。难度较高。 该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该地昼长为 16小时 B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 10小时 D北京时间 12点时该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 【小题 2】该地的时区是 A东二区 B西二区 C东四区 D西四区
3、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可知当地没有太阳的时间是 8 个小时,有太阳的时间是 16个小时,所以昼长长于夜长。当地太阳高度最大为北京时间 0时,当地为 12时,故判断与北京时间的时差为 12小时;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为当地 12时。 【小题 2】图中子夜时分,北京时间的东八区的区时为 12: 00,根据时间计算的原理可知,该地的地点是西四区。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高度日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东加西减 ”时差,难度较高。 第 30届夏季奥运会将于 2012年 7月 27日 20时 12分
4、(当地时间 ) 在伦敦开幕,回答问题。 【小题 1】佛山市民观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是 A 27日 4时 12分 B 27日 5时 12分 C 28日 4时 12分 D 28日 5时 12分 【小题 2】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 2330,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缩 小 B地球上太阳能直射的范围增大 C北极圈出现的极昼天数增加 D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比值减小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伦敦位于 0时区,而佛山所用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故佛山当地的时间较伦敦时间早 8个小时。 【小题 2】黄赤交角与回归线的度数一致,与极圈度
5、数互余,故黄赤交角变大,则回归线度数变大,故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 B正确;而极圈度数变小,极圈以内的寒带范围扩大,故 A错误;极昼极夜的天数与此无关, C 错误。太阳直射的的纬度范围扩大,则中纬度地区昼夜的变化辐射增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和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和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影响。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 A横波、纵波都变快 B横波、纵波都变慢 C横波变快,纵波变慢 D横波变慢,纵波变快 【小题 2】下列关于
6、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17千米 B岩石圈是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C地壳中有软流层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图示,横波、纵波在地幔中的速度不断加快。 【小题 2】地壳厚度分布不均,海洋地壳只有单层,平均厚度 6KM,大陆地壳有双层,平均厚度达 33KM,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 17KM。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考点: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调用课本相关知识内容分析。 霜冻往往出现于深
7、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晴天晚上云少,则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则剧烈降温容易出现霜冻。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 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图 (单位: hpa)中, 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风力大小直接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而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决定,图示四地的距离一致,故气压差越大,则风力越大,故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风力大小的判断。 点评:本题
8、解题关键是掌握风力大小判断的基本方法。 读 “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 ”(如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 a、 b、 c、 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 2】当 c地昼最长时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a地终年昼夜平分,判断位于赤道; b地夏至日昼长最短,冬至日昼长最长,判断位于南半球; c夏至日出现极夜,冬至日出现极昼,故判断位于南极圈上; d图夏半年出现极昼,冬半年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极点。 【小题
9、2】图示 C地昼最长为冬至日,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 A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北京昼短夜长, B错误。冬至日,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 C正 确。北极出现极夜现象,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昼夜长短分布的一般规律。本题还可以结合四地的纬度高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设计试题。 该图中, 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若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2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 A 1.5 B 2.5 C 15 D 25 【小题 2】 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 A A1 B B1 C C1 D D
10、1 【小题 3】 两地热力状况为 A A1 A2 B B1 B2 C C1 C2 D D1 D2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 两地海拔相差 2500米,由高度每相差 100米气温相差 0.6 ,可知两地的气温相差 15 。 【小题 2】 地的辐射 A1 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吸收较少,因此 A1 以可见光为主。 【小题 3】 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 地多,所以 A1A2。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关系图,并调用课本相关知识
11、内容,难度一般。本题还可结合保温作用设计试题。 北半球有一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一般会出现 A南岸侵蚀大于北岸 B北岸侵蚀大于南岸 C南岸堆积快于北岸 D南岸侵蚀、堆积都快于北岸 答案: A 试题分析: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面对河流流向,水流向右偏,即水流向南岸冲刷,则南岸侵蚀严重,而北岸泥沙淤积较严重。 考点: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国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像最能反映出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
12、恒星运动 【小题 2】某一遥远的恒星 A在该日 23:00位于图中的 位置 ,那么 ,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时最接近的时间是 A 23:00 B 22:56 C 23:04 D 21:52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反映在地球上看到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反映了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 【小题 2】以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1个恒星日, 23时 56分。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知识性试题。 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标志是 A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 答案: A 试题分
13、析: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为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日珥和耀斑发生于色球层上;太阳风发生于日冕层。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太阳活动的分布,还可考查太阳 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知识性试题。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准将变为现实。依此回答问题。 【小题 1】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能量 B地球的引力 C陨石的撞击 D太阳风侵袭 【小题 2】若科学家在未来的月球表面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A无重力 B超高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省 佛山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