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二下期模块检测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二下期模块检测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二下期模块检测地理卷(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二下期模块检测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大气污染表现在 ( ) A大气中 O2含量增多 B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增多 C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D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生物物种数量锐减 答案: C 试题分析: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污染就越重,危害也就越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除了取决于排放的总量外,还同排放源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有关。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污染的相
2、关知识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大气污染的内涵。学生准确掌握相关知识即可轻松作答。 下图为世界地球日官方网站正式公布的由 Jan Martin Will设计的某年地球日的海报:海冰消失 后,一只无助的小北极熊抱着一个风力发电机的柱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小题 1】该图片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 ( ) 性质上的差异性 性质上的普遍性 危害的全球性 影响的单一性 A B C D 【小题 2】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我国与发达国家承担的责任 ( ) A共同 B不同 C有区别 D共同但有区别 【小题 3】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中,我们可以 ( ) 选用绿色产
3、品 植树造林 垃圾分类 创建绿色家庭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具有性质上的普遍性;气候变暖对全球的气候、生态、物种、传染病、农业等领域都会产生巨大危害且这种危害是全球性的而非局部的。 【小题 2】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我国和其他国家有共同的义务采取措施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同时兼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承担与发达国家有区别的责任。 【小题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我们个人应采取绿色的生活方式,选用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家庭。同时植树造林
4、加大对温室气体的吸收。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漫画形式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学生应注意全球变暖的特征、以及国家和个人层面面对全球变暖应采取的措施。 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 (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 ),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小题 1】 “排污交易 ”对 _类企业有利 ( ) A造纸 B钢铁 C有色冶金 D微电子 【小题 2】 “排污交易 ”是环境管理中的 _手段 ( ) A法律 B教育 C经济 D行政 答案: 【小题 1】 D 【
5、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排污权交易机制 ”是有 “政府在对污染排放总量限定的情况下 ”这个前提的,有色金属冶炼、造纸、钢铁工业造成的污染多,是污染大户,微电子行业属高科技行业对环境的污染轻。因此在 “排污权交易机制 ”下有色金属冶炼、造纸、钢铁工业属买房,而微电子行业属卖房。 【小题 2】环境管理主要有 1.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主要指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力,制定方针、政策,建立法规、颁布标准,进行监督协调,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实施行政决策和管理。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环境管理的一种强制性手段,依法管理环境是控制并消除污染,保障自然资源合
6、理利用,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3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控制生产者在资源开发中的行为,以便跟制损害环境的社会经济活动,奖励积极治理污染的单位,促进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充分 发挥价值规律在环境管理朗杠杆作用。4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指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牢,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的的手段。所以 “排污交易 ”是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管理及排污交易机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学会分析在排污交易机制下各类行业的优劣及掌握环境管理的手段即可轻松作答。 下列关于物种灭绝
7、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物种灭绝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对于物种灭绝人类无能为力 B物种的数量如此巨大,所以我们不必杞人 忧天 C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在短期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物多样性,但是灾变过后新的物种又在生成,使物种多样性重新增加 D人类新发现物种数量超过灭绝或者濒危物种数量,所以对生物多样性应持乐观态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种灭绝泛指植物或动物的种类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坏。根据化石记录,每次物种大灭绝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全新的高级类群。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物种灭绝本是自然规律。但是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人口不断地增加,需要的生活资料越来越多,人类的活动
8、范围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多。新物种难以产生。现有的物种在不断走向衰亡,新的物种却很难产生。在世界范围内,生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在极短的时间内。灭绝的比例急剧地上升。而人类成为罪魁祸首。 考点:本题考查物种灭绝的内涵理解。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种灭绝的内涵理解,难度一般。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即可轻松作答。 生物多样性 不 包括 (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最基本层次) 包括地球上整个空间的物种;遗传多样性(微
9、观层次) 指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种内两个隔离地理种群间及单个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生物群落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宏观层次) 指生物圈内生境、 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解答时注意题干要求。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下列各地物种最丰富的是 ( ) A B C D 【小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所以物种较丰富 B刚果 (金 )位于刚果盆地中,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物种较丰富 C中国人口很多,所以物种较丰富 D美国经济十分发达,所以物种较
10、丰富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物种丰富的自然环境条件。 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自然条件优越,物种丰富。 【小题 2】生物学家估计生物物种有 500万 5 000万种,其中约 3/4在热带地区。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但处于高纬地区,所以物种较少;刚果(金)位于刚果盆地中,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物种较丰富;中国物种较丰富,但和人口数量无关;美国物种较丰富和其经济发达程度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点评:本题以地理景观示意图为背景考查物种分布,难度一般。 广东是我国风力发电最早的地区之一,到 2004年 底全省风电装机容量为8.6万千瓦,在全国
11、名列第四位。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广东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 B地处沿海地区,受海风影响大 C地形平坦,对风的阻力小 D距离风源地 夏威夷高压远 【小题 2】广东大规模开发风电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资金雄厚,科技力量强 B风力发电可以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保护臭氧层 C风电属于清洁能源,利用风电可以优化能源结构 D燃煤发电成本高,技术难度大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广东风能资源丰富应从其地理位置、降水状况分析。 【小题 2】广东大规模开发风电的最主要原因应从该地经济发展与能源匹配问题及风能的清洁性质分析。
12、考点:本题考查我国风能分布及风力开发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我国风能分布及风能的清洁属性。学生解答时应结合区域地理位置进行综合分析。 水资源紧缺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高用水效率,建成节水防污型社会,应成为社会的共识。读图,回答题。 【小题 1】 20世纪 50年代以来,世界用水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人口迅速增长 工农业迅速发展 降水减少 气候变暖,蒸发旺盛 A B C D 【小题 2】加剧全球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因素是 ( ) 乱伐森林,环境破坏 水资源的浪费 水质污染 气候异常,干旱少雨 A B C D 【小题 3】解决水资源问题必须加强宏
13、观调控。宏观调控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下列手段属于经济手段的是 ( ) A制定生活性用水供应优于生产性用水供应的政策 B明令禁止非节水型器具的生产和销售 C国家加强对水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D适量、适度调整水价和水资源费的征收幅度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近年世界用水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应从人类生产、生活用水方面来进行分析。 【小题 2】全球水资源紧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有人为原因造成的水质性缺水及人为浪费。 【小题 3】调整水价属于经济手段,其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进而保护水资源。故答案:选 D
14、。 考点:本题考查水资源问题及环境管理手段。 点评:该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识记兼顾能力性题目,主要 考查学生对水资源问题及对应环境管理手段的理解水平。学生应积极关注全球水资源问题。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题。 【小题 1】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 ) A 为石漠化面积 为环境人口容量 为生物多样性 B 为生物多样性 为环境人口容量 为石漠化面积 C 为环境人口容量 为石漠化面积 为生物多样性 D 为石漠化面积 为生物多样性 为环境人口容量 【小题 2】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 C喀斯特地貌广布 D人类
15、不合理活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故石漠化面积不断上升,故判断 为石漠化面积;而随着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故 为生物多样性;该区域初期资源的开发而是人口环境容量扩大,但当资源的大量开发导致环境恶化,则人口环境容量随之下降,故 反映人口环境容量。 【小题 2】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石灰岩广布,坡度大土层薄,人类不合理利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图示可知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通过环境各
16、要素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形成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的一般思维和区域开发的一般思维。本题还可以结合当地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气候特征等方法设计。 石漠化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地表物质、植被)和人为原因(长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等方面分析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塔里木河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的上中游附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导致下游的水量减少出现断流。 【小题 2】大西海子水库干涸丧失了水体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小题 3】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地区,降水稀
17、少,不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和植树造林,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但是也不能严禁使用河水,发展农业。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环境问题及河流的综合治理。 点评:本题难度较一般,以塔里木河流域为载体考查区域环境问题及河流的综合治理。学生解答时结合区域地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借鉴世界主要河流的流域综合治理经验。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目前人们一般把 pH小于 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煤、石油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分布不均匀。 【小题 2】我国南方降水中硫酸浓度较高属于硫酸型的,主要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甘肃 武威 第六 中学 下期 模块 检测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