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246-2016 桃穿孔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DB41 T 1246-2016 桃穿孔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246-2016 桃穿孔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 B 16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 41/T 1246 2016 桃穿孔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6 - 03 - 31 发布 2016 - 07 - 01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246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濮阳市林业科学院, 河南省锅炉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濮阳分院, 濮阳市农业高新技术开发中心,新郑市林业产业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俊芳、常聚普、冯钢 、桑圣奇、程国华、苏衍修、佀传杰。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淑利、
2、李应华、侯珂芬、 乔趁峰、 郭利民 、林爱红、 陈宝军、张旭亚、吴彩霞、 杨玉巧、李洁茹、王天亮、王仓文、吴丽芳、崔春龙、刘建华、魏鸿利、李艳、屈朝彬、张志杰、刘焕。 DB41/T 12462016 1 桃穿孔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桃穿孔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桃栽培区域桃树穿孔病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
3、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桃穿孔病 桃树上的叶部病害。包括细菌性穿孔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runi (Smith) Dye、霉斑穿 孔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 (Lev) Aderh 和 褐 斑 穿 孔Pseudo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 Y. L. Guo et X. J. Liu 三种。危害李、杏 、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4 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4.1 细菌性穿孔病 4.1.1 为害症
4、状 4.1.1.1 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周围呈水渍状黄绿晕环;天气潮湿时,在病斑的背面常溢出黄白色菌脓,后期病斑干枯,在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纹,随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4.1.1.2 枝干 枝梢上逐渐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褐色至紫褐色圆形稍凹陷病斑。感病严重植株的 1 2年生枝梢在冬季至萌芽前枯死 。 DB41/T 1246 2016 2 4.1.1.3 果实 果面出现暗紫色圆形中央微凹陷病斑,边缘有油渍状晕环。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有黄白色 黏液 ,干燥时病斑发生裂纹。 4.1.2 发病规律 病原 细菌 主要在被害枝条溃疡斑内越冬。翌年
5、春天气温上升时,细菌开始活动,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溃疡斑内溢出,借风雨、露滴、雾珠及昆虫传播,经叶片的气孔、枝条的芽痕和果实的皮孔侵入,引起初侵染。 叶片一般于 5月间发病,夏季干旱时病势进展缓慢,至秋季,雨 季又发生后期侵染。在降雨频繁、多雾和温暖阴湿的天气下,病害严重;干旱少雨时则发病轻。树势弱,排水、通风不良的桃园发病重。虫害严重时,如红蜘蛛为害猖獗时,病菌从伤口侵入,发病严重 4.2 真菌性穿孔病 4.2.1 为害症状 4.2.1.1 霉斑穿孔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初为紫色或紫红色病斑,以后扩大为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湿度大时在叶背长出黑色霉状物,以后病部脱落形成穿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246-2016 桃穿孔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246 2016 穿孔 综合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