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省蚌埠三中高二8月考试政治卷.doc
《2011年安徽省蚌埠三中高二8月考试政治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安徽省蚌埠三中高二8月考试政治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安徽省蚌埠三中高二 8月考试政治卷 单选题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说: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这一感悟表明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答案: D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菜根谭中的这句名言从一个侧面表明 A主观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答案: B 国家设立 “防
2、灾减灾日 ”,定期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是为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这体现了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D世界观观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 答案: A 2009年 9月 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要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党和国家重视创新的辩证法依据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A B
3、 C D 答案: B 科学家发现 “磁场感应超导现象 ”,打破了以住的认识,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扩展和加深; 客观存在决定人的意识; A B C D 答案: D 我国政府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即 “资源 产品 消费 再生资源 ”,而传统经济是由“资源 产品 消费 污染排放 ”构成。这表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B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和利用规律 D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答案: B 某市花费了 42
4、0万巨资引进了 4000颗大树,因 “水土不服 ”已有 1000多棵死掉。进城的大树因多年生长在深山中,无论外形还是内部发育都适应了深山生活,进入城市后,空气、土壤、水分等环境的改变,导致一些大树死亡。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上述事例告诉我们: A必须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实践活动的科学性 B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 C必须弄清楚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D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小题 2】在深山能很好生长的大树因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而死亡,说明:( ) A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死亡的过程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 的、有条件的 C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认识
5、和改变 D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B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 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D坚持群众路线 【小题 2】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缘由可看出 A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
6、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B哲学都是在批判神学的宗教思想中产生的 C真正的哲学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D哲学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 “客观实在 ”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 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答案: D 我国古人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观点在现在仍具有积极意义。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道家强调 “道法自然 ”,认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这一思想启示我们: A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
7、基础 B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和基础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没有本质区别 D只能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 【小题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过分强调 “人定胜天 ”,造成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根据这种现状,我国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 ”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过程表明: A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D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相比过去 “又快又好发展 ”的提法, “又好又快 ”、 “好字优先 ”成为 2008年中国经济的新坐标。这说
8、明 A认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 B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C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D认识永远也不可能正确 答案: C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的上述观点从哲学上看,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C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 “规定 ”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无限上升性 C主观能动性 D相对稳定性 答案: A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一论断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具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安徽省 蚌埠 中高 考试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