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2010~2011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 2011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选择题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属于血浆, 属于组织液, 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 增多 B 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K+等 C肝细胞中 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 至少需穿过 6层磷脂分子层 D 与 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C 下图为某个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若 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7 1109kJ, 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2 3108kJ,从理论上计算, 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A 7 1108 kJ B 4 8107 kJ C 5 9
2、5107kJ D 2 3107kJ 答案: B 图示由 5个物种 (U、 V、 W、 X、 Y)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Z表示分解者,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V所固定的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共有 7条食物链 C占有营养级别最多的生物是 Z D Y和 U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 答案: A 在一个高产的人工鱼塘中同时存在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 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 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 b、 c、 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a=b+c+d B a b+c+d C a b+c+d D
3、 a=b+c 答案: C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 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答案: C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 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和 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 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 代表光合作用, 代表呼吸作用 D 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 CO2 答案: D 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
4、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如下图曲线所示,符合生态学的观点是 A该岛在 m年内,人口增长呈 S型曲线 B人口数量强行增长到 O 点时,就会很快下降,原因是人们为争夺生活资源而发生种内斗争 C O 点达到的人口数量是该岛允许的最大值 D通过利用湿地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能使人口数量的 K 值增大 答案: B 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 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 D记忆 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 T细胞 答案: BCD 在碳循环过程中,使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
5、作用 D化能合成作用 答案: ACD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B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再利用 C有的动物也能成为分解者 D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产者再利用。 答案: BC 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将退耕。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下列属于未来生态演替趋势的是 A营养级的数目增加 B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 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D非生物的有机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 答案: ABC 下图为某一区域 M、 N 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 M、N 两个
6、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不重叠时, M与 N 不存在竞争 B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 M、 N 将呈现 “J”型增长 D d b时, M与 N 种间竞争激烈 答案: ABC 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 强 弱 B t1t 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 “S”增长,甲种群从 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 t2t 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D t3t 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答案: B 右图表示有限
7、环境 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K 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B在 K 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 K 值时 出生率死亡率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 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答案: D 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 答案: C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部位的电位为外正内负 C突触小体完成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
8、能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答案: A 胃酸能杀死某些病原微生物,在生物学上可称为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特异性免疫 答案: A 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O”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 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 4个完整的突触 C在 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 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 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 a、 b、 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答案: C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
9、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 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 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 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答案: B 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 B为有关的物质。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 ) A禽流感病毒 H5N1侵入机体后, 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B效应 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 B物质, 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类 C 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 A物质为抗体,最终
10、将禽流感病毒 H5N1清除 答案: A 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是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答案: D 右图表示植物生长素与其植物生长促进作用的关系。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 1: 2,则根据图示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A小于 m B等于 2m C小于 2m D大于 2m 答案: C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
11、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答案: C 下列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A每毫升的河水中有 9个大肠杆菌 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 C长白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答案: A 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 )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 、 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答案: C 综合题 下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表乙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江苏省 启东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