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doc
《江西省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西省师大附中 2011届高三 10月月考试题(历史) 其他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2、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 大清王朝 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 44 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
3、4000英里。 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 5666 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 42 天缩短为 5 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 3个月减为 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小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 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 2分)简析其原因。( 2分) 【小题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7 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 “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 ”的?( 4分) 【小题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 4
4、分) 答案: 【小题 1】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1分);商业交 换的品种增多( 1分)。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 1分)殖民扩张的加剧。( 1分) 【小题 2】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和完善,为工业革命的首先在英国开始创造了政治前提。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4分) 【小题 3】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跨洲铁路的修建;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 4分) 选择题 公元前 6世纪到公元前 4世纪东西方哲学思想流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右图两位人物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下面对他们思想的相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思想研究 重点都是
5、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 “知德合一 ”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答案: C 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 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 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C毛泽东模式 具有全面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性 D邓小平模式 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答案:
6、B “17世纪和 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西方人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瓷器、丝绸和漆器等,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而到了 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 B欧洲启蒙运动的开始 C工业革命的出现 D欧洲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 C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
7、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 “第二次反思 ”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 D 从 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 10多年时间里,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张骞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 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常爱国运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 C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人认为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仅次于圣经,其原因不包括 A它是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基础 B其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各国的法律中 C促
8、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它为近代欧美国家法律制度影响深远 答案: C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 “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 如果没有 中体 作为前提, 西用 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西用 ”思想最早是由地主阶级提出的 B “西用 ”以 “中体 ”为前提主要是天下 “多为泥古而顽梗之人 ” C “中体西用 ”的观点受传统的夷夏之辨的影响 D由于缺乏依托 “西用 ”最终没有进入中国的大门 答案: D 伏尔泰赞扬中国 “几乎没存丝毫地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 国人的历史
9、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 ”。伏尔泰对中国的赞美反映出的主张是 A倡导君主立宪制 B反对古典希腊文化 C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D理性地反对封建神权 答案: D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 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 ”这里的 “独特实验 ”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C 马丁 路德说: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
10、该材料反映了马丁 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答案: D 通商口岸在近代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对以上材料反映的史观排列的正确的是 A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B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C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D现
11、代化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答案: A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汴都(按:即开封)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按:即是煤炭),无一家燃薪者;今驻跸吴越,山林之广,不足供樵苏。 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 20万, 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 (即后来的当铺 ),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 “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很明显,不管是低收入阶层还是高收入阶层,在开封城内租一间房子都是租得起的。只是低收入者只能租一到两间房子,要想住宽敞一点儿,恐怕就得跑到远郊了。醒世恒言里收录有一篇卖
12、油郎独占花魁,这篇故事的男主角秦重在南宋都城杭州挑担卖油,平时租房居住, “在众安桥下赁了一间小小房儿 ”。 “众安桥 ”是闹市区,房租必高,秦重是低收入者,所以只能租一小单间。 网易博客 请回答 13题: 【小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材料?试作简要说明。( 4分) 【小题 2】根据材料二扼要概述开封的经济发展状况,指出 开封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4分) 【小题 3】材料三反映开封的什么行业发达?这与材料二有什么关联?( 3分) 答案: 【小题 1】反映:北宋都城开封住有几百万家人口;家家都以煤炭作生活燃料。( 2分) 看法:材料 “开封人口众多,已经使用煤炭作燃料
13、 ”;但有过分夸张。( 1分) 说明:北宋的城市是不可能拥有 “几百万家人口 ”的;中国当时没有先进的采煤与运输设备,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用煤需要。( 1分) 【小题 2】概述:开封商业繁荣,商品种类繁多、商业规模很大;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手工业发达,拥有各种作坊( 2分)。原 因:北宋社会政治安定;政府放宽对商业的管理,不再直接监管等。( 2分) 【小题 3】行业:房屋租赁业。( 1分)关联:开封商业繁荣,人口众多,为房屋租赁业提供的客源;房屋租赁业维持着开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 2分) 直至 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 “思想的天空 ”。德
14、国在拥有 “思想的天空 ”方面主要成就是: 拜伦创作西风颂 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康德创立 “批判哲学 ” A B C D 答案: D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这里的 “模仿 ”主要是指: A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西方 “福利国家 ”的建立 C英美 “混合经济 ”的出现 D中国对经济体制的改革 答案: A 美国学者伊佩霞女士在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指出 “胜利者将敌人的耳朵割下来献到祖庙;战俘的鲜血被涂在典礼所用的鼓面上;盗贼被砍去双足;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师大附中 2011 届高三 10 月月 考试题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