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淮安市清江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淮安市清江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淮安市清江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淮安市清江中学高二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 “考 ”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字。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统一文字为秦国的小篆,分析选项, D项字体为小篆; A为甲骨文; B为行书; C为楷书,都不合题意。 所以选 D。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西班牙世界报报道: “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汇报报道: “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这两则关于我
2、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 ( ) A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 “东方红 ”1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 “神舟 ”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解答此题注意题干关键词句 “中国人进入太空 ”。分析选项, A、 C是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但与题意不符; “东方红 ”1号发射成功 标志我国进入航天时代,但没有实现载人航天,故排除 B;2003年 10月 15日,神州五号载着杨利伟升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 D符合题意。所以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 载人航天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 “ 须
3、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文中的这种 “潮流 ”是指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传播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后的新文化运动。依据所学,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庶民的胜利的文章,大力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主张学习苏俄,建立社会主义政权。故 B 符合题意。 A、C明显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项,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这里的 “潮流 ”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
4、响 下面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新民主主义论 论十大关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依据所学, 发表于 1925年12月; 出现于抗日战争时期的 1940年 1月; 出现于建国后的 1956年 4月; 撰写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 1930年 1月。故先后顺序是 。所以选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历程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 ( ) A东汉的洛阳 B
5、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 D明初的南京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书画和文学艺术。由题干内容 “关汉卿窦娥冤 ”可知,此商人应是元朝以后的商人。分析选项, A、 B、 C 均不合题意;故 D时唯一正确的选项,所以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 成就 我国湖南末阳高铁车站的屋顶造型像一张飘逸的纸,其设计用意是为了纪( ) A东汉蔡伦 B北宋沈括 C明代郑和 D元代王桢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依据材料 “造型像一张飘逸的纸 ”可知这是为了纪念蔡伦,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故 A符合题意; B、
6、C、 D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魏源的海国图志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是 ( ) 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 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 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 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项西方学习。依据所学可知,魏源写海国图志的目的在于 “师夷长技以制夷 ”,并没有涉及到中国的政治改革内容,这也不符合其本阶级利益。所以选 A。其他选项都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魏源的思想 之所以说维新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 ( ) A变法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B变
7、法涉及我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依据所学,维新派既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也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但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维新变法无可奈何地失败了,但它宣传了兴民权、实行维新变法的主张,促进了中国人民思想上的觉醒。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所以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思想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 “中体西用 ”、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 “民主与科学 ”及 “马克思主义 ”的
8、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依据所学可知,不管是地主阶级的 “师夷长技 ”,还是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还是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其首要目的就是救亡图存。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思想解放历程 共同主题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
9、统治 D挽救民族危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救国道路的探索。依据所学,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目的是救亡图存;孙中山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张謇主张兴办实业也是为了救国。故三人共同目标都是挽救民族危亡,只是方式手段不同而已。所以选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求民主的探索 资产阶级的努力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 “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李贽笔下的孔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的特点。依据所学,温馨变
10、法时期,为减少变法阻力,康有为将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故 C想符合题意。 A、 B明显与题意不合;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是遭批判的对象,故 D排除。所以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维新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评价 20世纪 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新 ”在 ( )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B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 C体现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 D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三民主义。依据所学可知,与旧三
11、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主要增加了反帝的主张、民主为一般平民所享有、节制资本与耕者有其田等。本质上来看,新三民主义依然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分析选项, A不合题意; B符合题意; C只是手段; D表述错误,旧三民主义也主张革命。所以选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新三民主义 在我国古代,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主要标志是( ) A董仲舒倡导儒学 B汉武帝创建太学 C汉武帝罢黜百家 D太学清议的兴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教育。西汉汉武帝的时候,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张,之后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
12、教科书,公元前 124年,又设立太学作为全国最高学府,同时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从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所以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皇帝制度 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 “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 ”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依据所学可知, A为孟子的主张,不合题意,排除;李贽反对 “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故 B项符合题意;
13、C为顾炎武的主张,亦排除; D为理学家程颐的主张。所以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李贽的思想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 )。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礼教 C提出 “致良知 ” D注重实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依据所学可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 “人民为主 ”,故 A符合题意。 B为李贽的主张; C为王阳明的主张; D为顾炎武的主张。所以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4、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黄宗羲的思想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挽救民族危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救国道路的探索。依据所学,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目的是救亡图存;孙中山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张謇主张兴办实业也是为了救国。故三人共同目标都是挽救民族危亡,只是方式手段不同而已。所以选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求民主的探索 资产阶级的努力 有论者称 “爱
15、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符合这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材料 “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与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彻底否定旧文化,而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是相符的,所以选 D。 A、 B、 C三项均不符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评价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逐步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是在 ( ) A戊戌变法以后 B五四运动以后 C十月革命以后 D辛亥革命以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 淮安市 清江 中学 10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