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新浙江新阵地教研联盟高三返校六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浙江省新浙江新阵地教研联盟高三返校六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浙江省新浙江新阵地教研联盟高三返校六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浙江省新浙江新阵地教研联盟高三返校六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都具有相似的倾向,下列思想要素属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李贽共同倾向的是 A理性 B美德 C民主 D童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命题;李贽强调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这三个人共同的思想倾向是理性,所谓理性一般是指看待社会与自然现象的一种科学态度。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西方
2、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苏格拉底、智者学派 新民周刊记载,中国的 80年代,最早堂而皇之播放迈克杰克逊的歌曲就是那首著名的四海一家 ,它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没有遭遇到任何阻力,反而催生出它的衍生产品,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和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连演唱的方式也如出一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B说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C “良知复兴 ”运动席卷全球 D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 20世纪 80年代的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各种文化在当时中国的流行说明了世界文化需要交流融合。所以答案:选
3、 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 2013年 12月 1日,为纪念 70年前一份文件的发表,海峡两岸都举行了盛大的活动,这份文件被认为是当今亚太秩序的基石。该文件是 A苏、中、美、英签署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B中、美、英签署的波兹坦公告 C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 D苏、美、英签署的德黑兰宣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根据材料 “2013年 12月1日,为纪念 70年前一份文件的发表 ”可知,这份文件发表的时间 1943年 12月1日,这份文件就是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
4、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开罗宣言 马克思评价某法律时说: “把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译成司法法规的语言。 ”该法律可能是 A罗马帝国万民法 B拿破仑民法典 C亚当斯密国富论 D美国联邦宪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 考点: “天文学产生于迷信;雄辩产生于抱负、仇恨、虚假和奉承:几何学产生于贪婪;物理学产生于无聊时的好奇;道德哲学产生于人的自尊。所以,艺术与科学的诞生归 功于我们的邪恶。如果他们来自我们的美德的话,我们就不那么怀疑他们的好处了。 ”卢梭上述分析是为了说明 A以科学反对迷信 B主权在民 C人应该回归自然 D美德即知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
5、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以知道:各种知识都要来自于美德,人应该回归自然。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卢梭 十二铜表法诞生之前,平民阶层要求公开法律,罗马元老院派出 3人使团到希腊学习和抄写梭伦立法,后来这 3人是编撰十二铜表法的十人委员会成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当时希腊正走向民主政治顶峰 B十二铜表法源于梭伦立法 C十人委员会是平民权益的代表 D罗马共和国模仿雅典民主政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二铜表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受古代雅典 “梭伦立法 ”的影响,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在古罗马,平民保民官是平民权益的代表;罗马共
6、和国是贵族制;十二铜表法是公元前 5世纪初,而古希腊在公元前 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民主制。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希腊 、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读图,该口号宣传最有可能是 A国民大革命期间 B秋收起义期间 C瑞金苏维埃政权时期 D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片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 “农民革命军 ”“暴动杀土豪劣绅 ”“打到国民政府 ”等词语可以判断出土地革命时期的事情。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 美国历史学家柯文的名著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7、第一部分是历史学家笔下的义和团运动的史实;第二部分是直接参与义和团运动的中外各类人物当时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第三部分评述在 20世纪中国产生的关于义和团的种种神话。对该书解说历史的方式理解正确的是 A目的在于揭示历史真相的不可知性 B提供了探寻历史真相的三条不同途径 C直接参与运动的人物的感受最接近真相 D西方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解说较为客观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作者以义和 团运动为例 ,考察了历史认知的三条路径 :事件 ,经历 ,神话 .该作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作为解读历史的主体的历史学家 ,历史事件的经历者 ,神话的制造者三者怎样以 不
8、同的方式理解过去 .柯文所挖掘的三条历史认知路径为从多重视角下探寻和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历史认知 史料 认识历史的途径 近代某官员上报: “近访闻逆党方结密会,遍布支部于各省,到处游说运动, 或用歌谣,或用白话,沿门赠送,不计其数,入会之人,口以百计 。其诡计最毒者,则专煽动军营中人,且以其党人投入军队。 ”该逆党应该是 A维 新派 B义和团 C同盟会 D共产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近访闻逆党方结密会,遍布支部于各省 ”“专煽动军营中人,且以其党人投入军队 ”中可以判断出该逆党是中国同盟会。所以答案:选 C。
9、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 “亡国 ”和 “亡天下 ”的论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针对的是 “私天下 ”的君主专制 是早期启蒙精神中的 “民权 ”意识 成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思想来源 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文化存续的关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针对的是 “私天下 ”的君主专制,成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思想来源,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文化存续的关注。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10、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顾炎武 读图,判断该图所处的时代,下列事件与这一时代最接近的是 A丝织业兴起 B规定商人入市籍 C出现铁犁牛耕 D推行均田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有效获取能力。从图中的 “中山国 ”“代郡 ”等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当时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这种地方制度是西汉时期实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织业秦朝就已经比较发达了;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铁犁牛耕;魏至唐,均田制始终仅施行于北中国,江南没有推行;西汉时确立的商人应入市籍 ,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的制度。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浙江省 浙江 阵地 教研 联盟 返校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