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夫之在论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中说: “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因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 ”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郡县制的推行是秦速亡的原因之一 B秦行郡县的目的是为了 “行其大公 ” C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 “为害滋多 ” D反对实行君主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实行郡县制,对天子并不利,所以国家的寿命是不长久的;王夫之认为实行郡县制是秦朝没有
2、长久的原因。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王夫之 下图为世界财富 “500强 ”跨国公司的变化,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国家 /年份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美国 167 157 159 153 175 欧盟 128 134 126 148 155 日本 111 119 135 141 112 中国 0 0 0 2 4 其他 47 48 41 14 10 A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当今世界经
3、济发展。观察表中数据,进入 20世纪九十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在世界财富 500强中的比重占据较多,说明主导着世界经济。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1903年一位英国记者指出:非洲人完全无法招架白人超强的物质力量,这些力量展现于 “三合一 ”的趋势上。这位记者据说的 “三合一 ”,除军事主义外,还有哪两种主义? A帝国主义、资本主义 B自由主义、保守主义 C社会主义、重商主义 D浪漫主义、理性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 1903年的时间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
4、义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种主义是资本主义。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普里马科夫认为, 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 “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 ”。他论述的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信息 “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 ” 分析,说明应是 1917年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应选 A项。 考点:俄国十月革
5、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 “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 ”下面的民主实践可能受到孟德斯鸠上述思想影响而出现的是 A英国上议院 B法国参议院 C德国帝国议会 D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理解孟德斯鸠语言的内涵成为解题的关键,他的意思是:在一个从专制走向民主政治的国家里也要保证那批占人口极少数的社会上层贵族也能和平民一样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力;
6、主要说明了间接选举存在的必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的参议院是间接选举产生的。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5年宪法 1998年,政论家马立诚、凌志军在其合著的交锋结束语中总结到: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 “个人崇拜 ”、 “计划经济崇拜 ”和 “所有制崇拜 ”的思想束缚,下列各项中的会议分别正确对应冲破这三个崇拜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7、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 “左 ”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共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答案:选 A。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形成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阴影部分判断,这位同学的研 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中国革命道路的创立 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C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 D对外开放
8、新格局的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有效信息的准确获取能力。图中材料显示阴影部分集中位于南方,属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范围,在此期间形成中国革命的道路;抗日根据地集中在我国的华北、华东一带;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时的解放区远远不止以上那片区域;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由点到线到面,也不符合地图的信息。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的道路 “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A列强侵略
9、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1854年 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 运动是 “荼毒生灵 ”,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 ”。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洋务运动 “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 儒是以教任职,如外国教土之入议院者。 王者往,君者群,孔子能群天下人,非天下之君而何? ”根据以
10、上材料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李贽 B黄宗羲 C康有为 D陈独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 “儒是以教任职,如外国教土之入议院者。 ”中可以看出,作者把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结合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持这种思想的是维新派的康有为。所以答案:选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特点 十二铜表法第十表规定: “出丧时,妇女不得抓破面容,也不得无节制嚎哭。 ”该法条表明十二铜表法 A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B保护了丈夫的权利 C带有野蛮性 D有宗教方面的规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的描述中可
11、知,十二铜表法在条文中包含的神权迷信色彩,在第十表中就死人的丧葬方式、墓地选择、葬礼仪式所做的宗教法上的规定。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 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唐玄宗时期,儒学、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在当时都得以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在思
12、想方面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局面,为宋明时期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理学出现的背景 宋徽宗崇宁年间,宋廷开始征收 “侵街房廊钱 ”。这一政策 A折射出宋朝开放的时代特色 B说明了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C证明了宋代市坊仍旧分区 D承认了 “侵街 ”的合法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 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宋廷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 ”中可以看出,宋朝开始因 “侵街房廊 ”而征税,一方面说明课当时出现了沿街而市的状况,宋朝时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一方面说明宋朝政府已承认这种现象的合法性。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
13、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宋代商业的发展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到 1951年即这一占领已达到其大部分目的时,美国和大多数同盟国与日本缔结了和约,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苏联不在缔约国之内,它们认为和约的条款过于宽厚。和约恢复了日本的主权,但这一主权仅限于日本的四个大岛。和约除了允许美国在日本保留军事基地外,对日本没有任何军事或经济限制。 实际上这一和约使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阵地的主要堡垒。为了支持这一堡垒,美国在战后的头 6年中花费了约 20亿美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71年 6月 17日,美日分别在华盛顿和东京签订关于琉球诸岛以及大东诸岛的
14、日美协议,美国 将行政权移交日本,包括将对钓鱼岛的 “施政权 ”也交与了日本,而这完全是错误的。 在近年美国所谓 “重返亚太 ”的战略调整中,美国开始实施全球收缩、亚太扩张的战略,重点防范由于中国崛起所可能产生的对美国不利的地区力量的重组。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日本公开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承诺。 摘编自人民网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扶持日本对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9分) (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 “重返亚太 ”的背景。( 6分) 答案: ( 1)美国扶植日本造成东北亚地区的紧张;日本成为 美国在远东的主要堡垒;美国扶植日本助长了日本右翼势力的
15、膨胀,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矛盾与冲突。 ( 2)亚太成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受到威胁,美国希望重返亚太地区以维持其霸主地位。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一 “美国和大多数同盟国与日本缔结了和约 ”“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阵地的主要堡垒 ”“对日本没有任何军事或经济限制 ”“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阵地的主要堡垒。为了支持这一堡垒,美国在战后的头 6年中花费了约 20亿美元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扶持 日本对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二 “美国开始实施全球收缩、亚
16、太扩张的战略,重点防范由于中国崛起所可能产生的对美国不利的地区力量的重组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美国 “重返亚太 ”的背景:亚太成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受到威胁,美国希望重返亚太地区以维持其霸主地位。 考点:选考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到 18 世纪 60 年代, 北美殖民地经济蒸蒸日上,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费城、波士顿和纽约发展为 23 万人口的城市,成为北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在各殖民地,以市镇为单位,年满 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
17、,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大会还提出、讨论和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伯恩比在 17591760 年访问了北美。据他描写,弗吉尼亚人特别 “高傲地珍惜自己的自由,忍受不了任何限制,几乎不能容忍任何高高在上的权力的控制,甚至有这种想法他们都受不了 ”。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 近代史(上) 材料二: 现代民族国家起源于市民社会。所谓市民社会就是基于社会分工、私有制和商品的自由交换的基础上而组成的社会。非洲的市民社会是不发达的 部落体制根深蒂固,人们只有部落观念,只听部落长老的,政府和国家没有任何权威。 虽然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独立后学习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但政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北省 部分 重点中学 第二次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