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北省辛集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河北省辛集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河北省辛集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河北省辛集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安徽项氏祠规称: “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 ”上述祠规主要说明 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 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C宗法制影响深远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把家规比作国典,意在说明家规的重要性, B项正确; AC项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但并不是材料的本意观点,排除;由 其事殊,其理一也 可知, D项 形似神异 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从文明史观看, 20世纪初期丰富了世界文明发展
2、形态的重大国际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美国罗斯福新政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抓住关键信息 “丰富了世界文明发展形态 ”。第二次工业革命代表的是工业文明的发展,但工业文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早已兴起,故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只是对原有的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做出了调整,并未产生新文明,故项错误;清王朝被推翻亦未出现新的文明形态;而十月革命后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丰富了人类文明形态,故选 B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8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 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
3、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 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A经济民族主义 B自由放任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重商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浪费使整个蜂群兴旺发达,节俭导致蜂群凋敝。这体现了题干中的医生鼓励人们消费,这与凯恩斯主义有一致性。凯恩斯认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国民经济却是件坏事。故选 C。 ABD三项均非强 调消费的作用。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
4、政 新政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说: “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以下是对 “资本原始积累 ”的表述,其中不恰当的是 A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的一个准备过程 B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C资本原始积累包含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内 D资本原始积累具有相对的过程性、渐进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材料 “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判断资本原始积累并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的一个准备过程,而应该是资本主义生产
5、方式逐渐产生的过程,故正确的选项为 A。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资本原始积累包含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内,资本原始积累具有相对的过程性、渐进性,因此 BCD项均说法正确,不是准确选项。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资本原始积累的观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 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 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当时, “政治民主化 ”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 A扩大民主权利
6、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D实现雅典民主政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 “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反映的是梭伦改革时代的民主,所以其政治权利分配是以财产取代血缘的分配方式,故选 C。 ABD项错误,并未体现出题干中要求的权力分配标准的变化。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 一边倒 ,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该观点依
7、据的史实应该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C实行无敌国外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答案: D 试题分析:抓住材料 “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来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我国外交成熟重要标志,故 D项正确。 “求同存异 ”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故 B项不正确。参加日内瓦会议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开展的,故 A项不正确。实行无敌国外交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平共处五项原则。 政府往往透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
8、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 5至 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 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 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 5至 8年何以会有盈余?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何? A盈 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 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B盈 机器由国 外进口,设备新颖;亏 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C盈 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 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D盈 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 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
9、材料 “民国 5年至 8年 ”可以看出正处于一战期间,即 1917年至1920年,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具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其它时间则是相反,结合 “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 ”分析, 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时代背景或 “主要原因 ”的限定要求。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 “短暂春天 ”。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
10、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 “师夷长技以制夷 ” C美国;少有人理 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公举一大酋总摄之 ”“不四载即受代 ”可以看出, “这一国家 ”应是美国。从而排除 BD项;再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这一主张很少有人理解,在当时几乎没什么影响,故选 C项, A项不符合事实。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西学东渐 魏源的思想。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
11、,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 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 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 A海禁加剧了寇患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D应当废除海禁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海盗严重的原因在于禁海政策,使大量的商人转化成海盗; “市禁则商转为寇 ”,使商人铤而走险。 “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 ABC均正确。 D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12、 “海禁 ”政策 海禁政策。 某时期中,道教开始盛行神仙须下凡,历经劫难的想法,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造福庶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类故事反映道教因应当时社会变迁,因此强调参与、改善社会。这种社会变迁是指 A汉末工商濒临破产,故太平道要救济生民 B唐代门阀制度即将崩溃,故道教重视立功 C宋代庶民社会崛起,故道教强调入世苦行 D明清社会贫富不均,故道教提倡行善济民 答案: C 试题分析:汉末工商并没有濒临破产,道教主张无为,不主张积极入世, A选项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 B项错误,唐代门阀士族制度确实即将崩溃,但是由于科举制的实行,新的选官制度确立,并无要道教重视立功的问题;宋代
13、科举制盛行,庶民阶层扩大,道教借此积极宣传自己的主张。故选 C。 D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道教的发展演变 宋朝道教的发展。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中国医书对虐疾的记载较多且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出现这种医学知识的主要背景是 A三国以来,中印双方来往频繁,行商客旅将疟疾传入中国 B西晋末年,华北居民大量南徙,在温热环境中感染者日众 C南北朝时,南北往来频繁,游牧民族免疫力弱,感染者众 D北朝时,胡族人入居中原,将北亚草原特殊疾病传入中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直接可以排除 A项,因为 A项在南北朝之前,且主要说的是对外交往;一种疾病的认识不断地加深是和这种疾
14、病的发病情况密切相关的,疟疾这种疾病往往在较热的环境中得以快速传播,所以结合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应该选择 B, C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艺 科技成就 古代医学。 诗经 卫风 瞻彼淇奥,绿竹猗 猗,可知上古中原地区产有竹子。史书记载 隋唐时期,在现今河南、陕西等地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宋代,仅凤翔(属陕西)设有监司;明初,黄河以北,已不见竹子大量种植。上述记载,最能印证历史上的哪一现象或变迁? A竹子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B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 C政府对管理竹子种植的重视 D东周到明代初年的经济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我国的气候分别特点,秦岭淮河以南是亚
15、热带季风气候,其北是温带季风气候,古中原地区产有竹子,隋唐时期,在现今河南、陕西等地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明初,黄河以北,已不见竹子大量种植。说明了中国古代的气候整体在变温暖。 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 史学研究 史料分析。 综合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 1940年春,德军在欧洲战场有了新的进展。与此同时,日本进一步确定了 “北守南进 ”的政策,企图通过 “南进 ”切断滇越、滇缅等外国援蒋交通线;但美国不久废除日美通商 航海条约。又于 1940年 7月 2日宣布对武器、军需物资和飞机零件等实行输出许可证;日军在上述张鼓峰和诺门坎对苏武装挑衅失
16、败后, “北进 ”计划受到沉重打击;而苏联又于 1939年 8月 23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无力单独对苏作战;欧洲战局急变,日本以为英国危在旦夕,德国必胜,应乘机 “南进 ”,夺取英、法、荷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为此, 1941年 10月日本海军统帅部联合制定了南方作战计划,其作战方案以海空精锐组成机动部队,由北方航线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珍珠港,沉重打击美国海军主力。然后迅速进攻马来亚和菲律宾 日本的 整个作战计划是建筑在发动突然袭击取胜的侥幸心理和对战争各方力量的错误估计之上的。同时,他们盲目迷信德国法西斯的叫嚣,相信 “已经确保乌克兰宝库的德国,今后将掌握高加索油田,进一步攻略近东、
17、苏伊士运河,从而称霸欧洲大陆 ”,而且过高估计自己力量,以为能在东方 “确立战略优势,同时确保重要资源地区和主要交通线,造成长期自给自足的态势 ”。这种战争指导计划,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摘自吴廷缪日本史 材料二 日本的政府要人们从未希望要真正征服美国,他们是希望用大量击沉美国舰艇的方式促使美国分崩离析,就像他们在 1905年打败俄国人那样,最后同意谈判,把他们夺取的领土让给日本。山本五十六虽然袭击了珍珠港,杀死2400个美国人,但是,他却立刻使美国人民团结一心。从那时起,他们从未动摇过,决心战斗到彻底的胜利。 摘自(美) E-B波特海上力量 世界海军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
18、军制定 “北守南进 ”政策的背景,并分析“日军南方作战计划,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观点的依据。 (9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6分 ) 答案: (1)德国的胜利刺激了日本南进的欲望;切断外国援蒋交通线,迫使国民政府 投降;美国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日本迫切希望夺取南洋资源;日本对苏联挑衅失败, “北进 ”计划受挫;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欧洲战局估计错误。“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观点的依据:发动突然袭击取胜的侥幸心理;认为美英等国将主力用于欧洲同德国作战(对战争各方力量的错误估计);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使欧洲战场发生转折,日军对欧洲战场的预测失败;中国远征军人缅
19、甸作战,牵制或减缓了日军行动,日军未能确立战略优势; (2)观点:日军作战目的是迫使美国屈服,夺取美国占有的殖民地;但其计划并未成功(失败了)。论据:日本只是 暂时获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太平战争爆发后二战扩大;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消歇,美国参加二战;加速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美国不久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 ”、 “宣布对武器、军需物资和飞机零件等实行输出许可证 ”、 “苏联又于 1939年 8月 23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无力单独对苏作战 ”、 “欧洲战局急变,日本以为英国危在旦夕,德国必胜 ”等信息可以看出日军南下政策制定的背景。其 “失败
20、是不可避免的 ”主要是从日军对战略的误判以及国际对法西斯势力的战争局势的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2)从 材料可以分析的出材料二的观点是日军作战目的是迫使美国屈服,夺取美国占有的殖民地;但其计划并未成功。论据可以从二战的局势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军南下政策的背景及失败的原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5分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独立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爆发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 然而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又显得更经典一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北省 辛集市 中高 学期 四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