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 “内降 ”、 “内批 ”、 “中旨 ”、 “御笔 ”等形式直接处理, “除授不归中书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 C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 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君主直接处理,显然是在君权强化的一种表现,那么相对来说相权肯定是被削弱了,故 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代的政治特点 19
2、世纪流行一种文艺思潮, “它认为人是复杂的、感性的、只是偶或理性一下的动物。 ”“在一个越来越科学、唯物主义、工业化、都市化的时代, (它)强调个人自由和自发性。 ”这种思潮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代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题中的时间是 19世纪,又依据 “复杂的、感性的、只是偶或理性一下 ”之处,这种风格属于浪漫主义的,故 B项正确。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时代杂志将 1947年视为美国 “承担世界领导责任的又一重要时机 ”,称“这个国家正面临新的角色和责任 ”。其意
3、在 A为美国国会通过 “欧洲复兴计划 ”制造舆论 B称颂美、英等国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 C为美国政府干涉朝鲜内战推波助澜 D促建以美元为中心的 “布霄顿森林体系 ”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题中的 1947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再结合 “领导世界责任 ”,可以确定主旨是美国的冷战思维,四项中 A项是经济上的表现,故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
4、”。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的这一观点重在 A肯定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B强调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 C分析重商主义思想对中世纪规则的突破 D强调工业革命对自由主义的促进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题中是一种认识工业革命影响的新角度。材料中的解题关键词是 “竞争 ”,说明是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故 D项正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自由主义 “国家濒临经济浩劫和解体,需要强有力的政权。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工人和士兵断然地拒绝支持科尔尼洛夫的军事专政,因为他除了强权、镇压的方针,已经继续进行帝
5、国主义战争外,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这段描述应为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A俄国奴制改革 B俄国十月革命 C巴 黎公社运动 D法国大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比较明显,即工人和士兵、军事专政、继续进行战争等处,可知是俄国进行的十月革命,故 B项正确。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背景 德国纽伦堡市的慈善救济观念在 16世纪发生了 些变化,比如认为:政府应该介入社会救济机构的管理,个人慈善捐助是人世间的善行,与是否拯救自身灵魂无关等。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推动社会福利改革 B宗教改革
6、带来的世俗化影响 C德意志的统一加强了政府职能 D地理大发理开拓了人们的眼界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题中涉及的是一种观念的变化,即慈善捐助与个人灵魂信仰无关,这种现象当从宗教改革开始,故 B项是其原因,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对教学情境和过程的安排,并不预先显示出他已经知道答案:,而是带着许多问题去探讨。当学习者得到一个暂时答案:时,他就进一步提出问题去检验其正确性。 他似乎总是在思考自己的方法,总是不断地从学生的角度 审视教学方法。 ”这里所描述的是 A孔子 “因材施教 ”的教育思想 B程朱理
7、学倡导的 “格物致知 ” C苏格拉底 “助产术 ”式的教育 D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首先本题的材料围绕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设计和安排,所站的立场始终是在学生如何有效学习,所以 C项的内容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 助产术 1896年,李鸿章出访美国,此举引起美国和媒体的极大关注,下列场景在出访期间可能出现的有 美国民众在机场迎接李鸿章 美国官员陪李鸿章坐汽车游览美国城市 美国媒体拍摄访问的影像 电视台记者跟踪报道出访活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为情境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
8、生对历史史实的判断能力。该题主要限制信息是 1896年和李鸿章的身份,所以民众不会去机场迎接他,电视尚未出现,故 B项组合正确。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视 1934年 9月 30日,共产国际攻治书记处致电中共中央: “考虑到这样一个情况,即今后只在江西进行防御战是不可能取 得对南京军队的决定性胜利的,我们同意你们将主力调往湖南的计划。 ”与电文中的 “情况 ”相关的史实是 A “四一二 ”和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败 D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
9、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本题比较简单,根据题中的时间在 1934年,四个选项中只有 C项的史实与之相符,故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红军长征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 “保全政策 ”,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 “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 ”。此条约名称和 “保全政策 ”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题中涉及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但最关
10、键的信息是行灭国之实,意思是名义上为了保全,但实际上是想更深入地消灭中国,根据相关条约内容, D项的内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 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出现以下说法: “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 ”, “民家常业,不出农商 ”。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B纲常礼教的愈趋严苛 C当时社会在抑商问题上有松动倾向 D农耕经济衰退导致人们就业艰难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题中的载体为名门望族的家训,但内容上已经把农商看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了,
11、所以 C项的表述较为贴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重农抑商政策 “这是世界水利史上的杰作,其集多功能多环节于一体的综合方略思路已臻完善,而其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更达到了颇为圆融的境界。 ”该段描述可能是在评述 A翻车在江南开发中的作用 B唐代筒车的自然原理与作用 C因地制宜的西域坎儿井 D都江堰的巨大功效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题中的关键条件是:水利史上的杰作、多功能多环节、道法自然等,依据选项中的内容,显然 D项的都江堰最为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都江堰 综合题
12、( 26分)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 “启蒙 ”一直是思想文化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 “内源 ”式、接续式的 “早熟 ”的启蒙。在 14至 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 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 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 “外源 ”式、突变性的 “晚熟 ”启蒙。借助于 “西学东渐 ”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 “民族复兴 ”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透显出 “西方式 ”启蒙的反传统含义。 据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请回答: ( 1)
13、概述西方 “早期 ”启蒙的 “内源 ”因素。( 2分)结合史实说明 18世纪的启蒙与 “早期 ”启蒙之间有怎样的 “接续 ”关系?( 4分) ( 2)该学者者认为,明末清初 的社会批判思潮仍属于 “文化传统的自我裂变、修复与整合 ”,不具有近代意义上的启蒙性质。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4分) ( 3)近代前期中国具有反传统含义的 “西方式 ”启蒙思潮有哪些?( 6分)近代中国的启蒙为何高举 “民族复兴 ”的旗帜?( 2分) ( 4)五四前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一改 “醉心欧化 ”的局面,呈现出流派纷呈、选择多元的趋向,请结合国内国际背景分析成因。( 8分) 答案: ( 1)内源: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东省 深圳市 第二次 调研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