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河北承德市存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河北承德市存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河北承德市存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河北承德市存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恩格斯评价说: “他用这本书(虽然是怯懦的而且可以说是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 ”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这里的 “他 ”是指 (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牛顿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世纪天文学的理论基础是 “地球中心说 ”,因为它符合上帝选定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说法,得到教会的支持。而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创立了 “日心说 ”,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故 A正确。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天文学(课标外)。 通过描绘阳光下的物象,
2、表现微妙的变化,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下列符合上述风格的画作是 ( ) A命运交响曲 B干草堆 C毕加索自画像 D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中所述的艺术风格是印象派的艺术风格,选项中只有 B 项是印象派的画作。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印象派绘画( 19世纪下半叶出现) 下列音乐流派都曾在世界乐坛盛行一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古典主义 印象派 现代派 浪漫主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古典主义流行于 17 世纪到 19 世纪,印象派流行于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现代派流行于 20世纪 20年
3、代以来,浪漫主义 18世纪晚期到 19世纪初。故 C项正确。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 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音乐流派(课标外)。 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 “焦点人物 ”。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 “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 C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 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 答案:
4、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主义的理解与认识,根据所学知 ABD均符合,而 C是浪漫主义的特征。故 C为正确选项。 考点: 19 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现代主义文学( 20 世纪 40、50年代)。 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进行了一场辩论,下列说法符合当时社会现状的是 ( ) A辩论背景:平民反抗激烈,贵族统治危机 B辩论各方:奴隶主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下层平民 C辩论内容:是否发展海外贸易 D辩论结果:取消了贵族专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辩论是在社会矛盾尖锐、贵族统治危机的前提下进行的,故 A项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
5、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课标外)。 梭伦上台后宣布的第一项法令就是 “解负令 ”, “解负令 ”颁布的重大意义不包括 ( ) A废除了雅典城邦的债务奴隶制 B使不少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土地 C雅典城邦的居民都成为享有公民权的公民 D使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城邦居民中包括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他们没有公民权。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课标外)。 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应是 ( ) A首次打破了君主专制统治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C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D雅典民主政治的终结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梭伦改革对雅典
6、民主政治影响的认识。在梭伦改革前,雅典就有公民大会,由此可排除 A项;在梭伦改革后,克里斯梯尼、伯利克里都继续推行改革,他们的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在伯利克里改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由此可排除 C、 D两项。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课标外)。 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 ( ) A “为田开阡陌封疆 ”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商鞅变法中提到废除井田制,即以法令的形式废除奴隶制的经济基础,确立了封建私有制
7、。这对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内容(课标外)。 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开 始向赐爵制转变,这一转变适应了 ( ) A新兴奴隶主的需要 B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C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D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答案: B 试题分析: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力与地位,要求废除旧贵族按宗法等级关系世袭各级官职爵位的制度,促使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转变。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影响(课标外)。 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8、( )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答案: C 试题分析:吴起、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其改革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都被处死,这说明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结果(课标外)。 北魏孝文帝说: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 “拓跋 ”为汉姓 “元 ”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改变
9、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封建化,材料中的 “土德 ”“万物之元 ”等都是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选择 C项。 A项有一定迷惑性,拓跋氏已经是皇族,不存在提高政治地位的问题。 BD项明显不是主要的目的。 考 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措施(课标外)。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 此外复有杂调。 ”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
10、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孝文帝改革中规定的土地分配方案、承担的义务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中农民耕种国家土地,同时需要承担租税的义务。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措施(课标外)。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实质上反映了( ) A少数民族的汉化 B少数民族的农耕化 C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D汉族的胡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条件限制 “社会发展的角度 ”,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的过程。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历史作用(课标外)
11、。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 的在于( ) A解决吏治腐败、财政困难 B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D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统治者的阶级本质出发直接作答。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课标外)。 20世纪中期以后,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古典主义音乐都在乐坛上找到了自己的听众,这说明当今世界音乐发展呈现出的显著特征是 ( ) A古典主义音乐占据主流地位 B浪漫主义音乐兴起 C流行音乐独占乐坛 D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中各种音乐 “找到了自己的听众 ”这体现了当今乐坛异
12、彩纷呈的特点。 D项描述符合题意,故 D项正确。 考点: 20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现代音乐。 印象派美术的诞生意味着感觉和观念方式的变化,这种观念影响了音乐创作,那么 19世纪末,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 ( ) A勋伯格 B罗丹 C凡 高 D德彪西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19世纪末法国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勋伯格是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罗丹是法国雕塑艺术家, 凡 高是荷兰画家、后期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 ,因而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 D项正确。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的英雄
13、交响曲 印象派音乐( 19世纪末,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而出现)。 对贝多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他将声乐和器乐相结合,开创了交响乐的新形式 他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他的作品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 具有强烈的反封 建和争取民主的革命精神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他将声乐和器乐相结合,开创了交响乐的新形式 他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他的作品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 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和争取民主的革命精神,以上都属于对贝多芬的正确叙述。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从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
14、的过渡( 1819 世纪)。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已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C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牛顿贡献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 C项是错误的;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 A项是错误的;应该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D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故 B正确。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杰出的科学家 牛顿、爱因斯坦;近代科学 技术 经典力学 影响。 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
15、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答案: C 试题分析:爱因斯坦在 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与题干中要求的 “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 ”不符合。故 C项正确。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杰出的科学家 牛顿、爱因斯坦。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 )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答案: B 试题分析:相对论未得到科学实验验证, A项不适合爱因斯坦; “日心说 ”未推动技术的重大突破, C项不适合哥白尼;哥白尼的 “
16、日心说 ”有缺限,不能算科学地概括出物质的规律,排除 D项; B项强调这三人的天文学和物理学贡献对人类认知的推动作用。故 B正确。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杰出的科学家 牛顿、爱因斯坦。 有人说, 17世纪牛顿把 “造物主 ”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19世纪,达尔文把 “造物主 ”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 B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C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D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牛顿的经典力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河北 承德市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