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他提出天地万物 “变化日新 ”的见解,认为一旦事物不动,就必趋腐败, “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虽其未肖,亦而死 ”。不但自然界如此,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他强调: “三代之法,不可挟以为名,治后世之天下。 ”他是 A李贽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和对材料有效信息提取的能力。由材料 “天地万物 变化日新 ”可知思想家主张的是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是属于王夫之的思想主张。除此之外,王夫之对周易、老庄之学、佛学及西学都曾经进行过深入钻研,在发挥古代 “气一元论
2、 ”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李贽反对神化孔子,批判道学家的伪善,倡导个性自由发展,反对理学家的 “存天理,去人欲 ”,主张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 提倡 “天下为主,君为客 ”,提倡 “法治 ”,反对 “人治 ”,经济上主张 “工商皆本 ”;顾炎武主张 “经世致用 ”,提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所以答案:选 C,不选 A、 B、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王夫之 下图为我国漫画家华君武 1947年创作的一幅时政
3、漫画作品。该漫画主要 A揭露美国援助西欧实质和真实目的 B说明西欧各国国际影响力江河日下 C强调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悲苦无奈 D讽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貌合神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说明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援助是不安好心的。二战后,为了解决欧洲国家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所以答案:选。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 下图是 19451949 年中欧形势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A巴黎和会召开,民族国家独立 B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 C冷战风云笼罩,造成
4、分裂对抗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所给的时间 “ -年 ”,由图可知,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世界划分为两极格局。二战后,美国,苏联实行冷战,造成了世界局势紧张。所以答案:选。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的影响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 “杜鲁门主义 ”、 “欧洲一体化 ”、 “日本崛起 ”、 “中国振兴 ”、“苏联解体 ”。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5、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但在两极格局下,为了能够生存和很好发展,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这些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苏联解体了,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所以答案:选。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的过程 新全球史写道: “其目的
6、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可知,这应该是发生在汉代之后的措施,所以不能选。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春秋时瓦解。由 “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可知,这是均田制的内容,所以选。 考点: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均田制 “订烧瓷 ”系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
7、制的瓷器。右图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于 1786年在中国定制的五彩咖啡壶设计图稿(仿自欧洲银器)。材料反映了 A中国瓷器逐渐融入世界 贸易网络 B订制瓷器为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 C “订烧瓷 ”成为中西贸易主体 D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和材料的能力。由 “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 ”等词可知,这时候已经开始了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中国这个时候是属于清朝,虽然采用了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并不是绝对的关门。所以答案:选。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8、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西汉初年规定 “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 ”,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 “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废除 B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地位平等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科举考试对工商业者开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 “西汉初年 唐后期 宋代 ”可知,对工商业者的规定越来越松,由此可知,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越来越提高。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比如宋代, “市 ”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的影响 阅读
9、下列两幅图片。导致图一到图二贸易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图一 黑奴贸易路线图 图二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A经济发展水平 B物质利益驱动 C政治文明程度 D交通工具革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一 “黑奴贸易路线图 ”这是殖民扩张时期所采用的手段,图二 “世纪晚期 ”可知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了 “世界工厂 ”。而题干又是 “决定性因素 ”,那一般都是从经济角度思考,所以答案:选。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背景 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各种生产要
10、素的自由流动。下列各项经济活动能体现这一经济思想的是 A美国建立洛克菲勒石油公司 B荷兰商人成立东印度公司 C英国新兴城市建立大量工厂 D西班牙三角贸易的开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国富论年出版,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自由放任这词在 19世纪早期和中期成为了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同义词。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涉,并且反对政府征收除了足以维持和平、治安和财产权以外的税赋。所以答案:选。美国的洛克菲勒石油公司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的,是属于垄断性质的公司,所以不选。世纪,荷兰成为 “海上马车夫 ”,属
11、于殖民扩张时期,所采用是重商主义,所以不选,西班牙三角贸易也是属于殖民扩张时候,所用的是重商主义,所以不选。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 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 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
1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信息和对教材内容识记的能力。由表格可以看出,从 -年,英国经济的主要部门的收入都在增加,而变化最大的工况建筑业和地产房租业。随着经济实力增强,必然也会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这就导致了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在年,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权利。所以答案:选。表格并没有涉及阶级矛盾,所以不选。表格也没体现出地主阶级的消亡。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国王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所以不选、。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过程 19世纪世界强国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分析下表,美国超过英国的原因
13、是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表 (1750-1900年 ) 时间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英国 9 2 5 19 29 15 美国 1 8 4 2 17 26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英国殖民地缩小 D美国南北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信息和对教材内容识记的能力。由表格可以知道,从 -年英美两国世界工业生产增减的情况。而第一次工业革命是 18世纪 60年代 -19世纪中期 (人类开始进入蒸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 19世纪下半叶 -20世纪初 (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由此可知,美国超过英国的原因是第
14、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所以答案:选 B,而不选 A。材料没涉及到殖民地问题,所以不选 C。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 1861-1865年,所以不选 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 历史学家哈雷德夫妇说: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丰富有自尊心的社会 ;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 A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B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 C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15、 D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 带来了 带来了 然而 相反 ” 可知,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双方面的,它带来丰富的物质的同时,也导致了贫富差距,过分地追求利益,社会失去了平衡。由此可知,答案:选 C,而不选 A、 B、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美国史学家阿德勒对某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如下的评价: “他们建立的 政府骄傲地自称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 无产阶级专政 ,它对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是可怕的现象。 ”其评价所针对的 “政府 ”是 A巴黎公社委员会 B二
16、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C新中国人民政府 D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府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告诉我们这个政府已经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而第一个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府,中国不是第一个,所以答案:选,而不选。俄国二月革命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与材料不符,所以不选。 年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所以不选。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雨霁天晴,
17、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转,三通两制保和平。 ”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 20世纪 A 50年代末 60年代初 B 60年代末 70年代初 C 70年代末 80年代初 D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三通两制保和平 ”可知,当时实行了 “一国两制 ”和 “三通政策 ”,这就是改革开放之后为了解决两岸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年停止炮轰金门。世纪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所以答案:选。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1
18、522 年,马丁 路德在 “致基督教徒贵族的公开信 ”中提出:每人皆为教士,有权照他个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 马丁 路德的这一主张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B抨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继承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马丁 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即得救,人人有权阅读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这就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欧洲民众开始强调个人信仰的独立,解放了自己的思想,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而且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新教派,比如路
19、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所以答案:选 D,不选 A、 B、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影响 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词: “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 ”,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说明了当时 A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B近代物理学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C相对论的提出冲击了固有理论 D量子论的诞生改变了人的思维 答案: A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准确的是 A农书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 B授时历 我国
20、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C本草纲目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D九章算术 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元代王祯的农书,元朝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 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 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春秋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本草纲目被誉为 “东方药物巨典 ”,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 一
21、,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数学 1919 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 ” 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呼唤广泛深刻的 思想解放 C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D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22、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 “1919”“愚昧 ”“革命者 ”“悲哀 ”等关键词可知,群众对革命毫无认识,思想非常愚昧,所以中国人必须进行思想解放运动。而这个时候中国已经进行了新文化运动,这是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所以答案:选 B。材料并没有提到封建统治的愚昧政策,所以不选 A,材料也没说实现真正的民主,所以不选 C, D选项包含在 B选项中,所以不选 D。药写于 1919年 4月 25日。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原因 1912年 4月,孙中山在上海南京路同盟会机关的演说中说道: “夫吾人之所以持民生主
23、义者,非反对资本,反对资本家耳;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富源耳。 ”他强调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国共合作的社会理论基础 C践行扶助农工政策 D打击私人资本的垄断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 “持民生主义者 非反对 反对 反对 ” 可知孙中山是为了防止贫富差距,而主张民生主义,所以答案:选 D。 A不符合材料,所以不选。国共合作的社会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所以不选 B, 1924年 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主义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西 南昌市 第二 中学 下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