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B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C十二铜表法未给罗马平民带来任何好处 D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公元前 6世纪以前罗马法制的特点是不成文法(习惯法)为基本形态所以 A项正确。当时罗马没有成文法,处理诉讼只依习惯法,习惯法本身就很模糊,贵族法官又操纵着法律的解释权,贵族祭司控制着复杂的法律程序,他们得以利用职权袒护贵族,欺压百姓。公元前 5世纪的中期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十二铜表
2、法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对贵族的专横和滥用权力作了限制。所以 C项不正确。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考点:本题考查是罗马法的内容与作用 点评 :本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对于罗马法还应该掌握:条件、核心、特点、实质、局限等方面。 将古希腊城邦政体划分为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等的标准是 ( ) A参政公民人数的多少 B是否存在公民大会 C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D国民是否有公民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些政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公民或多或少的拥有参与城邦自治的
3、权利,公民参与城邦自治的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在公民大会的参政权利的大小是划分政体形式的标准:根据参政权利的由大到小划分的政体依次是:民主制、贵族制、僭主制。 A、 B、 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希腊城邦政体划分标准 点评:此知识点还考查城邦政体的主要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 在古希腊的诸多城邦中,城邦间的关系是 ( ) A都聚集在斯巴达城邦下 B城邦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C小邦是大邦的属国 D各邦均为独立主权国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希腊古典时代的城邦在制度、风俗、语言、经济、宗教、文化上有相当大的一致性,是平等的邻邦关系,由于希腊属于丘陵地形,各城邦相对独立。所以 D项正确。 考点
4、:古希腊城邦 点评:本题相对比较简单,重点考查古希腊城邦政体的形式、特点。 2012年奥运会在伦敦举行,奥运会圣火在曾经是古希腊城邦之一的奥林匹亚点燃,那么下列对古希腊城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 8前 6世纪希腊城邦发展起来 B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社 C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 D希腊各城邦联合组成一个邦联式国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公元前 8世纪至公元前 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故 A项正确。在氏族社会组织逐渐解体的基础上,希腊各地相继形成了 200多个城邦。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
5、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 8000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万人口。这些城邦国家都处于小国寡民状态。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其面积也仅有 8 400平方公里,人口总计约 40万,另一个大的城邦雅典的幅员也不超过 2 400平方公里,住在边境地区的雅典人到雅典城也只不过是大约步行一天的路程,这两个城邦在古希腊就算得上 “巨型 ”城邦。典型的城邦领土在 50100 平方公里之间,公民人数在 6251 250 人之间。总人口一般在数 千人,达到数万的并不多,其面积均在步行可覆盖的范围, B、 C两项正确。 希腊属于丘陵地形,各城邦长期分立,各自为政。 D项不正确。 考点:古希腊城邦 点评:本考点还考查古希腊城
6、邦政体的形式、他们各具特点及其共同点。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帝国组织所必需的。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希腊地区的贫穷使得它比起东方各国发展缓慢 B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它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政治制度 C正是因为希腊地理环境的恶劣才产生了民主政治 D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希腊地理的不开阔,山峦纵横,平原狭小,无大的河流,且农业不占重要地位没有出现中国等东方农业国家合作治水的景象,也很难出现 “千耦其耘 ”农业劳动场面,而是个体耕作占
7、重要的地位。古希腊个人和个体家庭的农业生产劳动具有较多的独立性,缺少东方农业社会的组织性和对集体以及对权威的依附性。古希腊农业生产的特性反映到古希腊人政治生活中就会体现出一种强调个人价值的独立、平等的政治理念。 所以古希腊的独特环境决定了古希 腊人的经济生活方式,而这种经济生活方式又为古希腊民主政治培育了必要的民主精神。 A项明显说法错误; C、 D两项犯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 考点:希腊的地理环境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点评:此题还可以这样设置题目: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土地。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 个体导向 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
8、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强调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D.政治文明完全有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你认为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高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皇权和相权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大矛盾之一,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废除丞相后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专制皇权达到了新高度。 A、 C、 D三项均符合史实。 B项丞相制度并非就导致社会的动乱,这是朱元璋
9、废除宰相制度的借口而已,根据题意选择 B项。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 度的强化 废除丞相制度 点评:本题数以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 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 “不是 ”、 “无 ”、“没有 ”、 “不正确 ”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如 B项出现绝对性的词汇 “必然 ”,显然不正确。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秦统一后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方面中央集
10、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利关系一步步的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利的轴心上,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 B易导致惟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 C可以消除封建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D易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封建割据。封建割据的存在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以及中央政权的削弱等因素有关。权力高度集中造成官本位主义,权力支配经济,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惟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中央集权易于快速调动大规模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故符合题意的是 C项。 考点
1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点评:该制度对古代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此题还可以设计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在在于 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发展社会 经济 C巩固国防抵御侵略 D加强民族交流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相关的措施有 ( ) 西汉设置中朝 唐朝实行三省制 明朝设立内阁 清朝设立军机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汉前期,丞相全部由功臣宿将出任,他们功勋卓著,位高权重,在朝廷政事的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武帝亲政后欲大权独揽,遂采取措施大
12、力削弱丞相权力,逐渐将其排除出中枢决策的核心。汉武帝着手提拔一些 出身低微,但具有一定才干的文人、近臣,授予他们侍中、给事中一类的头衔,给他们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并放手让他们参与处理朝政,从而培植出一批立足于宫中、与以丞相为首的原有朝臣分庭抗礼的内廷官员,称为中朝。唐朝实行三省制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故 均不合题意,只有 A项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加强的措施 点评: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 :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此类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组或
13、三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 肯定筛选法(选基法)是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否定筛选法(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钱穆曾说: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 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 “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是因为( )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元朝实行一省制 C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 D清朝
14、设军机处,皇权高度集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 “内阁 ”是明成祖朱棣正式设立,所以排除 A、 B两项。再根据皇帝成为 “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可以判断丞相制度废除,皇帝执掌六部权力,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于一身。所以选择 C项。清朝的军机处一直不是国家正式机构。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点评:本题属于因果型选择题 ,即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题干中常常出现的词语有 “原因是 ”、 “主要原因 ”、 “根本原因 ”、 “目的 ”、“是为了 ”等。解答此类选择题的策略: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
15、各种因素,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 ( ) 人民主权 轮番而治 比 例代表制 少数人的民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从材料中无法看出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排除 即可。答案:为 A。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点评:本题属于根据材料分析特点类选择题,解题思路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而 论述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用排除法即可解答正确。
16、“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 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 ”(苏格拉底之死 )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 )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C雅典民主使所有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产物的直接民主 ,范围狭小 ,只是成年男性公民 , 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所以 C项明显错误,应选 C项。 A、 B、 D从材料和教材知识可知是苏格拉底之死
17、反映的问题。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点评:通过 “苏格拉底之死 ”的材料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试题很多,如: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众法庭以 “亵渎神灵 ”和 “教坏青年 ”起诉苏格拉底。在判决时,起诉者提出判死刑,通常被告可以提出流放,然后由陪审团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但苏格拉底却提出要给他以奖赏而非处罚,结果盛怒的陪审团判他死刑。下列对这件事的理解,准确的是 ( ) A公平和公正是雅典法律的基本特点 B苏格拉底对雅典社会极度不满 C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并非完美无缺 D智者学派的社会地位严重削弱 雅典的民主政治实质上是: A 众多公民权利和意志的表现 B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文化表现 C广大奴
18、隶和平民权利的反映 D奴隶主专政的手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共和国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所谓民主,只是形式的而已。在雅典居民中, 20万奴隶和 3 2万异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异邦人应有公民的保护人);在 16 8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 8 4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的全权公民男子就只有 4 2 万人了;这就是说,全权公民本来只是极少数人。这些人中按上列比例划分,第三级占 2 5万人,第四级占 1 6万人,第一、 二级大奴隶主,大所有者公民不过 1000人而已。 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 点评:关于雅典的民主政治还考查形成历程、基本特点及其评价。 某班级组织 “罗马凭
19、什么永恒? ”的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罗马建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D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留给后人最宝贵的文明成果是罗马法,罗马法所蕴含的法制原则,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首先排除 B项,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在希腊, A项错误;巴比伦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项不符合事实。故答案:为 D 考点:罗马法 点评:对于罗马法还应该掌握:条件、核心、特点、实质、局限等方面。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八条规定
20、: “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这一规定旨在 A限制罗马贵族的特权 B确立等价交换的原则 C维护下层平民的利益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本材料得知:即使卖方已经把出卖物交付给对方,在价款付清之前,他仍保留物品使用权,这反映了法律对私有财产进行严格的保护, A、 B、C三项说法与材料无直接联系。 考点:十二铜表法 点评:这一考点多考查十二铜表法的地位、内容、实质、作用。 关于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比较,正确的是 ( ) 前者是习惯法,后者是成文法 前者是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出现的,后者是统治阶级积极革
21、新内政的结果 两者都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制定的法律 罗马法以前者为开端,以后者为总结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不是习惯法,故可排除有 的选择项,只能选择 C项。 考点:罗马法 点评:本题为比较型的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 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解答此类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公元前 487年, “陶片放逐法 ”首次付诸实施。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是 ( ) A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 B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 C有盗窃 行为的平民 D伤害主
22、人的奴隶 答案: D 试题分析: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 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 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 所以选择 B项。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关于陶片放逐法还可以考查其弊端:雅典民主政治后期,党派斗争频繁尖锐,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 “贝壳放逐法 ”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 “贝壳放逐法 ”的弊病更加严重地显露出来,越来越失去了维护民主秩序的作用,相反,加剧了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在雅典民主制发展过程
23、中,构建民主体制基本框架的是 ( )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屋大维改革 答案: A 试题分析:梭伦的民主改革,为民主制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进行彻底的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得以最终确定;伯里克利改革是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统治罗马长达 43年。根据题意选择 A项。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这种直接提问式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记忆是否准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 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 ,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雅典的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 A 错误 正确 B 正确 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省 乐陵市 第一 中学 10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