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灵宝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上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南灵宝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上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南灵宝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上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南灵宝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上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某次在央视二套永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 “房 ”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 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 “房 ”,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 “房 ”。这一 “改姓 ”现象的产生,可能源于古代中国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 “房 ”,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 “房 ”。 ”可以看出这是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宗法思想。故选 B。A项是政治隶属关系; C项在秦朝时期开始确立的地
2、方行政管理制度; D项是选官制度。因此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血缘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 ”对材料中 “新纪元 ”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时间 1949年判断, B是在 1954年第一届人大上; C是 1954年;D是在改革开放后确立,故正确答案:只能是 A。 考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
4、,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届 “人大 ”于 1954年召开,排除 A; 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1956 年提出该方针,而不是 1949年,排除 D。 B项正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考点:政
5、协制度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调动了各个党派参政议政的热情,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解决港澳台问题及发展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A 1972年美国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B 1972年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C 1978年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D 1992年中国海峡两岸就一 国两制达成共识,史称 “九二共识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 70年代
6、外交。 D项史实错误, “九二共识 ”核心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而不是对一国两制达成共识。故选 D。 1972年美国政府、日本政府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并在此基础上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8年中美建交。因此 ABC正确。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点评:新中国在 20世纪 70年代取得了一些列的外交的突破: 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 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 化等。 中国逐渐是以大国的身份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事务。 1971年 11月 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 “The Chi
7、nese Are Coming。 ”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 )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现代中国外交成就知识点,考查考生通过题干的文字或图片材料信息,依据所学考查的相关知识点的分析、运用能力。从题干中的 “The Chinese Are Coming”,即中国来了,结合美国与周恩来相关信息,可排除 ACD项,此应是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 B。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点评: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说明中国进一步融入到
8、国际社会,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除此之外新中国在 20世纪 70年代取得取得的其它的外交的突破 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也需要掌握。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就是虎门销烟,铭刻这一历史事件的最大功效在于( ) A销烟这件事我们不会忘记 B林则徐领导的反英斗争永载史册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精神世代相传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纪念碑本身的意义就是要后人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振兴中华。故选 C。 AB项并非主要的目的,牢记历史是为了为现实服务; D项与材料关系并不明显
9、。 考点:虎门销烟 点评:虎门销烟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销毁了缴获的鸦片 100多万斤,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反映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与此相关的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等,需要掌握 。 徜徉在中国电影群星璀璨的艺术长廊里,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是带给观者深刻的印象,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 长征 八月一日 战略决战 渡江战役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长征是从 1934年到 1936年;八月一日说的是 1927年 8月 1日南昌起义的事情;战略决战是在 1948年到 1949年间的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是在
10、1949年 4月进行的,因此从时间排序上应该是 ,故选 A。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事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材料中的各个选项都是在这一阶段的重要的历史事件,每一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共产党的政策及这些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 “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来了 ”的 “国际环境 ”主要是指( ) A俄国军队
11、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 “一战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属于容易题。注意关键词 “国际环境 ”,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引起了革命,一战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故选 D。 A项并非国际环境; B项说法错误,此时工人运动处于低潮; C项错误,资本主义爆发的主要的经济危机是在 1929年开始的。 考点:十月革命的背景 点评:十月革命是第一次 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其爆发的有利的国际环境是帝国主义的一战,一方面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另一个方面,一战也牵制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
12、着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变为现实,人类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期,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国际工人阶级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都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十月革命的背景和过程都需要掌握。 2008年 12月 23日,大陆同胞 2005年选出赠送台湾同胞的大熊猫 “团团 ”、“圆圆 ”搭乘 “熊猫专机 ”从成都飞抵台北。同机运往台湾的还有大陆同胞赠送台湾同胞的 17 棵珙桐树苗。 “团团 ”、 “圆圆 ”赴台,受到两岸各界和媒体高度关注,台湾岛内掀起 “熊猫热 ”。这一事件主要说明了( ) A和平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B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C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心理素质 D相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 答案
13、: B 试题分析:大陆熊猫赠送给台湾,并在掀起了一股熊猫热,这本身反映了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和高度的文化认同感,也表明了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故选 B。A项说的是和平问题,材料并未体现; C项说法错误, 材料并未涉及到不同民族的问题,两岸同属于中华民族; D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点评: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在国家强盛的基础上,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也在迅速的发展。大陆熊猫赴台本身就体现了两岸共同的认同感。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 7月 22日,欧盟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 ,讨论对
14、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方案。峰会公布的最新草案显示 ,各国已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 ,这进一步消除了市场对欧元区的担忧情绪。以下对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国的联合初衷是为了加强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 B其前身是 1958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 C对当今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冲击美国单极企图的重要力量 D 2001年欧元的正式启用使欧洲的联合再次迈出关键步伐 答案: C 试题分析:选依据所学知识,二战导致西欧经济的衰落,寻求经济的联合是最初的目标,欧盟的前身是 196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欧元正式问世是在 1999 年,因此 A、 B、 D 三项均不正确,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中重要的一极,极大冲
15、击了美国霸权地位,故选 C 项。 考点:欧洲一体化进程 点评:本题结合时政材料,考查学生对欧盟的发展过程和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欧 洲一体化的目的以及过程来回答问题。欧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典型代表。发展到现在是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建设需要特别关注。除欧洲一体化进程外,美洲的区域集团化、亚洲的区域集团化也需要了解。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 )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
16、加强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材料 “借助苏联解体 ”可知,应是在 90 年代之后。材料又强调了美国称霸受到限制,联系所学可知此时限制其称霸的因素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 项 “放弃霸权政策 ”、 C 项 “单极世界形成 ”、 D 项 “势均力敌 ”不符合史实,所以选 A 项。 考点:当今世界局势 点评: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随着多极力量的出现,美国越来越难以在世界上为所欲为,当今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加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在冷战结束后这一主题更
17、是明显,但是世界还不太平,各种极端势力还威胁这世界的和平,总的来看,多极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这便是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 “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因为该计划主要 A 促成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B 导致世界政局不稳定 C 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 造成了德国分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 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马歇尔计划是 “冷战 ”时期的重要内容。属难题。选项 A发生在马歇尔计划实施之后,不正确。选项 B没有看到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也不正确。选项 D与题意无关,可排除。选项 C正是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之一,因此 C正确。 考点:马歇尔计划 点评:马歇尔计
18、划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发展西欧经济,壮大资本主义阵营同时抵消共产主义的影响;也想着通过恢复西欧经济增强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以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的运用。 孔子曾提出过 “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想,意思是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 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 ”,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 ”可以看出在处理关系时应该求同存异,这在 1955年万隆会议上由周恩来提出。故选 C。 A项是在 19
19、54年召开的; B项并未体现出求同存异的精神来,而是相互争霸; D项错误,只是求同,寻求安全领域里的保障。 考点:万隆会议 点评: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 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 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 1961年的不结盟运动等也需要掌握。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 “我是法国人 ”或 “我是德国人 ”转变为 “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
20、是关于欧洲一体化的热门问题。欧洲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念,从根本上说是欧洲各国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加深的结果。故选 C。目前,随着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彼此之间互相渗透联系,历史上传统的欧洲国家经济界限已逐步地被打破,货币统一,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ABD都是基于 C项而进行一体化的。 考点:欧洲一体化进程 点评:欧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典型代表。在二战结束后,欧洲联合提上了议事日程。 1952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一体化进程的开端。发展到现在是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建设需要特别关注 。除欧洲一体化进程外,美洲的区域集团化、亚洲的区域集团化也需要了解。 以 “中国革命 “为
21、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 人民军队的摇篮; 中国革命的摇篮; 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 “圣地 ”,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这支人民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 B :此地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D :延安、 :瑞金、 :遵义 答 案: B 试题分析:分析本题根据相关知识,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分别指南昌、井冈山、瑞金, D项说法错误; A项 1927 年南昌起义诞生了第一支人民军队,不是在
22、抗日战争时期; C项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遵义会议。本题选 B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创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点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 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 段,每一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共产党的政策及这些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东方卫视壹周立波秀栏目在 2011年隆重推出 “七 一 ”特别节目国家大事,以其特有的形式纪念中共成立 90周年。其中的背景标语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共党史。下列标语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一
23、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打倒列强,除军阀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各标语的产生时间,第 项在解放战争;第 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第 项是大革命时期;第 项是在建国初朝鲜战争时期。按先后排列应选 B项。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点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 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共产党的政策及这些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 18751898 )在虎丘道上写道: “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 ”意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南 灵宝 第三 高级 中学 上期 第三次 质量 检测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