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历史试卷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以下各项中均有 “中国 ”二字,而含义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孟子 滕文公上) B “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 ”(公羊传 禧公四年) C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D “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 归俄国管辖 ”(中俄尼布楚条约) 答案: D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
2、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 ”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 人文主义 C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答案: B 19世纪中期的伦敦,报时自鸣 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下列原因与这一变化联系最密切的是 A钟表技术的进步 B资产阶级平等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C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D工人阶级经济地位得到改善 答案: C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引发了双方的三次战争 ,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但到 19世纪40
3、年代末,英国却废除了航海条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B英荷关系的改善 C英国殖民重心由北美转移到亚洲 D英国实力的衰落 答案: A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 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A法国、德国 B德国、日本 C英国、法国 D英国、美国 答案: D 1801年美国总统麦迪逊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们再也不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新东西了 ”, “它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孟德斯鸠认为的共和国只能在一小片领
4、土上生存的理论是错误的。 ”麦迪逊所谓的 “新东西 ”主要指 A疆域 辽阔、人口众多 B民族形成、赢得独立 C邦联国家、地方自治 D联邦体制、三权分立 答案: D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 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 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0世纪 70年代后,面对经济 “滞涨 ”,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答案: B 有学者认为,
5、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的现代化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答案: C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 “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答案: C 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规定: “通过使投资更好地运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 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 ”根据材料判断
6、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应是 A维持汇率稳定 B消除贸易壁垒 C提供发展援助 D促进自由贸易 答案: C 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 “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 ”这说明了 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 答案: B 法国作家左拉极力推崇某一美术画派,认为其 “给于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
7、 ”。这个美术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C 有人说,罗马法是一 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辉煌并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评价正确的是 它适用于罗马帝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巩固政权并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近代欧洲许多国家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 它毕竟是一部维 护与巩固奴隶制的法典,保护的是罗马奴隶主的利益 广大奴隶、平民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财富和权利,在统治后期它导致帝国危机并走向灭亡 A B C D 答案: A 某年 10月 1日,中国举行国庆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
8、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 “赶英超美 ”“人民公社万岁 ”等口号。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A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 B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C “左 ”倾错误影响 D三大改造完成 答案: C 某史学家认为: “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材料中的 “原理 ”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 “原理 ” 作者对 “原理 ”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作者对 “后世 ”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 B C D 答案: D (诗经 小雅 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9、臣。 ”(诗经 小雅 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 “有 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上 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 小雅 北山到诗经 小雅 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答案: D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对此某学生提出: “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 ”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 “一家之言 ”,结论不合理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 ,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该学生
10、对 “农民阶级 ”这一概念理解片面 ,结论错误 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答案: C 张謇说: “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巾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 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 ”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答案: A 1927年陈炯明所著的中国统一刍议提到: “三民主义及其发表之政纲,类皆东抄西袭,绝少独立之思想,一贯之理论,而于国情亦未适
11、合。在今日视之,已属陈腐不堪 ,亟待修正。有何神圣而必强求青年 ,桎其心思,梏其趋步耶! ”陈炯明对三民主义的评论主要反映了 A三民主义是不适合中国社会实际的空想 B陈炯明是背叛三民主义的罪人 C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有局限 D三民主义制造了新的个人崇拜 答案: B 孙中山说: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 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 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答案: D 宋庆龄说
12、: “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 ,它 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她话中的 “国际局势 ”和 “内部条件 ”是指 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的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被判革命 答案: B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 “在 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 “集体亮相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中国的占领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答案:
13、C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各项表述中,与梁先生观点一致的是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答案: A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招致明太祖对孟子不满的话最有可能是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B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 伯夷也 D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答案: B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新疆乌鲁木齐 中高 四次 月考 文科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