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 “教育公平 ”思想的是 A “因材施教 ” B “有教无类 ” C “温故而知新 ” D “当仁不让于师 ” 答案: B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 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肯定人的价值 B强调知识的作用 C推尊君主权威 D重视道德的意义 答案: C 彼特拉克曾说: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体现了 A人文主义思想 B禁欲主义思想 C重商主义思想
2、D专制主义思想 答案: A 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复活。这 “两大潮流 ”的核心是 A人文主义因行称义 B人文主义因信称义 C民主政治蒙昧主义 D城邦文明因信称义 答案: B 2003年德国电视台举办了 “最杰出的德国人 ”的评选活动。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名列第二。下列给出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A他于 1517年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他主张灵魂得救在于心中的信仰 C他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 D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主张先定论 答案: D 1718 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集中批判的是 A专制主义 B人文主义 C霸权主
3、义 D理性主义 答案: A 2008年 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 “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 ”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人民主权说 三权分立说 因信称义论 天赋人权说 A B C D 答案: C 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 B C D 答案: D 2008年 3月两会期间,温家宝对中外记者说: “我现在所忧虑的是,美元不断贬值,何
4、时能够见底?美国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 ”美元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世界中心货币的地位,其最早体现在 A布雷顿森林体系中 B关贸总协定中 C北美自由贸易区中 D北大西洋公约中 答案: A 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的出现,反映了西欧国家 A经济发展水平已无差别 B由经济合作走向政治合作 C由政治合作走向经济合作 D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 答案: B 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并发行了统一货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东南亚国家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 A 2011年 5月德国 “毒黄瓜事件 ”发生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宣布暂时禁止来自德国的黄瓜及相关产品入境
5、。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A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 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D必须坚决抵制全球化 答案: C 他曾说 “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回答:“认识你自己 !”材料中的 “他 ”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B 古希腊智者学派关注的重点是 A自然 B宇宙 C人 D神 答案: C 有人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 “第一次五四运动 ”,认为是 “社会的转变 ”促成了这一时代的 “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 “社会的转变 ”不包括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度 广东省 惠州市 实验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