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一模)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一模)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一模)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一模)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已知: Cu ( s) +2H+( aq) Cu2+( aq) + H2( g) H 1 2H2O2( l) 2H2O( l) + O2 ( g) H 2 2H2( g) + O2( g) 2H2O( l) H 3 则反应 Cu ( s) +H2O2( l) +2H+ ( aq) Cu2+( aq) + 2H2O( l) 的 H是 A H H 1+ H 2+ H 3 B H H 1+ H 2- H 3 C H H 1+2 H 2+2 H 3 D H 2 H 1+ H 2+ H 3 答案: A 试题分析:
2、根据盖斯定律,反应 1+ 反应 2+ 反应 3即得 Cu ( s) +H2O2( l)+2H+ ( aq) Cu2+( aq) + 2H2O( l) H= H 1+ H 2+ H 3 ,故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盖斯定律。 短周期元素 R、 T、 X、 Y、 Z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 IVA族 B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X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Y T D 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ZO4 答案: AB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 R与 X同主族和 T与 Y同主族
3、,结合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4。设 R 的最外层电子为 x,则 2x+2x+2+x+2=24,x=4,可知 R为 C, X为 Si, T为 N, Y为 P, Z为 S。 A、 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 IVA族, A正确; B、同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X( Si), B 正确;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越强,气 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T Y, C错误; D、 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2ZO4( H2SO4), D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
4、素周期律。 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 Cu片放入浓H2SO4中 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Cu与浓 H2SO4反应生成SO2 B Al2( SO4) 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生成白色胶状物质 Al( OH) 3不溶于氨水 C 向某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 溶液先不显红色,加入氯水后变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 Fe2+ D 向某溶液中加入 CCl4,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该溶液中存在 I-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常温下 Cu片放入浓 H2SO4中不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产生才能刺激性的二氧化硫, A 错误; B、 A
5、l( OH) 3为两性氢氧化物,既能溶液酸,又能溶于强碱,但不溶于弱碱氨水。故 Al2( SO4) 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白色胶状物质 Al( OH) 3, B项正确; C、 Fe2+具有还原性,新制氯水能将其氧化为 Fe3+, Fe2+遇 KSCN溶液不变红, Fe3+遇 KSCN溶液不变红, C正确; D、向某溶液中加入 CCl4,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 I2, D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对于常温下 0.1 mol L-1氨水和 0.1 mol L-1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 L-1氨水,溶液的 pH=13 B
6、0.1 mol L-1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 c( H+)和 c( OH-)都减小 C 0.1 mol L-1醋酸溶液中: c( H+) c( CH3COO-) D 0.1 mol L-1醋酸与 0.1 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 Na+) c( CH3COO-) c( OH-) c( H+)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氨水属于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NH3 NH4+OH ,故常温下0.1 mol L-1氨水,溶液的 pH0)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 Na2S2O3 5H2O流程如下。 (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装置 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 A中 SO2的吸收效
7、率, B中试剂是 ,表明 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 B中溶液 。 为了使 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 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写出两条) (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 Na2CO3 含少量 NaCl、 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 CaCO3饱和溶液的 pH=10.2)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硝酸、 AgNO3溶液、 CaCl2溶液、 Ca( NO3) 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 pH计、烧杯、试管、滴管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 _ 样品含 NaCl 另取少量样品
8、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_。 _ 样品含 NaOH ( 3) 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准确称取 a g KIO3(化学式量: 214)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过量 KI 固体和 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用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 V mL。则 c( Na2S2O3) _mol L-1。(只列出算式,不作运算) 已知: IO3- 5I-+6H+= 3I2 3H2O 2S2O32- I2=S4O62- 2I- 答案:( 1) 品红、溴水或 KMnO4溶液 ; 溶液颜色很快褪色或指出相应试剂的正确颜色(红色
9、、黄色等)很快褪色也可得分。 ( 2分,每个 1分) 增大 SO2的接触面积、控制 SO2的流速、适当升高温度(答其中二条即可) ( 4分,每个 2分) ( 2)( 8分,每个 2分)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成 加入过量 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 pH计测定上层清液 pH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大于 10.2 ( 3) 6000a/214V 或 3000a/107V (其它正确答案:也给分) ( 2分) 试题分析:( 1) 装置 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 A中 SO2的吸收效率,若 A中SO2吸收的效率高,则进入 B中的
10、SO2速率慢, B中溶液变化就缓慢,反之则迅速,故 B中试剂能与 SO2反应且存在明显的现象,故 B中的试剂是品红、溴水或 KMnO4溶液等,若 A中 SO2吸收的效率低, B中溶液颜色很快褪色; 根据影响反应的速率的因素可知,使 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 A 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增大 SO2的接触面积、控制 SO2的流速、适当升高温度; ( 2)检验 Cl 用 AgNO3溶液,检验 NaOH的存在需要利用 pH测定,即向溶液加入过量 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 pH计测定上层清液 pH,若有 NaOH溶液存在时, pH应大于 10.2
11、; ( 3)由已知可以写出 IO3- 5I-+6H+= 3I2 3H2O、 2S2O32- I2=S4O62- 2I-可得IO3-3I26S2O32-, a g KIO3的物质的量为 ag 214g/mol, c( Na2S2O3) 6ag 214g/mol( VmL103 mL/L) =6000a/214V=3000a/107V。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设计。主要考查物质的检验和中和滴定。 填空题 利用碳 -碳偶联反应合成新物质是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 化合物 可以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 1)化合物 的分子式为 _。 ( 2)化合物 与溴的 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东省 广州市 普通高中 毕业班 综合测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