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5.1飞夺泸定桥教案3北师大版.doc
《四年级语文上册5.1飞夺泸定桥教案3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5.1飞夺泸定桥教案3北师大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清理文章条理。3.学习课文相关语段,体会泸定桥的难和险。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质疑导读1.教师: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成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 年 5 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13 课飞夺泸定桥 。 (板书课题)2.指导学生读题目。 (强调“飞夺” )3.指导学生针对题目质疑,教师归纳。(1)泸定桥是什么样的?(2)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3)怎样飞夺泸定桥?结果怎样?(从题目入手
2、,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进行质疑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本文探究的兴趣)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教师导读:现在,情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可谓。(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利用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关键、 心惊胆寒 震耳欲聋 千钧一发 奋不顾身 激烈 搏斗 诡计 击溃 索性 狼狈 水流湍急 浩浩荡荡 (3)画出直接描写泸定桥的语句。(4)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5)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2.学生自渎课文。三、集体反馈,理清条理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再全班读,教师强调部分省字的读音和书写的要点。2.指名反馈: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3、的?(事情发展的顺序)23.教师:再读课文,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五个部分。4.集体反馈。第一部分(第 1 段):简要的介绍事情的起因:红军北上抗日必须渡过大渡河;只有“夺取”唯一通道泸定桥才可以通过。第二部分(第 2 段):写敌人妄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红四团接受命令,要在 29 日早晨夺下泸定桥。第三部分(第 35 段):写红四团飞速前进,先于敌人赶到泸定桥。第四部分(第 68 段):写红军战士英勇战斗,夺下泸定桥。第五部分(第 9 段):红军主力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5.组织学生给每个部分加个简短的小标题。6、指名反馈,集体讨论。必须夺桥接到命令奔赴天险英勇夺桥顺渡天险四、品
4、读语句,体会夺桥之难1.教师出示挂图,导读:同学们,红军要夺的是一座怎么样的桥呢?请同学读一读文中描写泸定桥的语句。2.学生读,教师出示语句。“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几米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梁,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调了,只剩下铁链。 ”3.全班一起读这些语句。4.指名说出自己的读后感受。这是一座的桥。 (可怕、危险、恐怖)5.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感受。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读了加点语句后的感受)6.指导学生读出泸定桥的危险和可怕。7.教师小结:这就是红军要夺下的泸定桥,看来,要多下这座桥不仅困难重重,
5、还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危险。再读读课文,找找看,文中的哪些语句还让你感受到了夺桥的危险和艰难?8.学生反馈,教师引导感悟,9.教师小结:同学们,泸定桥本身就很凶险,加上桥下的天险大渡河、两岸的高山峻岭以及敌人的防备,要夺下泸定桥是多么的危险和困难。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夺下泸定桥呢?10.指名反馈。“1935 年 5 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是高山峻3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11.教师小结:同学们,大渡河安顺场原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北渡失败之处,地势险要,两侧高山,中间河谷,无回旋余地,四川军阀曾扬言红军将重蹈石达开的覆辙。(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阅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51 泸定桥 教案 北师大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