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 SiO2中 26Al和 10Be 两种元素的比例来确定 “北京人 ”年龄,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关于 26Al和 10Be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0Be 和 9Be 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 B 10Be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 C 5.2 g26Al3+中所含的电子数约为 1.21024 D 26Al和 26Mg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相同 答案:无 试题分析: A、 10Be 和 9Be 是同位素,正确; B、 10Be 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4,中子数为 6,正确; C、
2、5.2 g26Al3+中所含的电子数为5.2266.02102310=1.2041024,正确; D、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有关问题。 有 4种金属 a、 b、 c、 d,它们与浓 HNO3反应时,只有 a不反应;往这 4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其中 b、 c溶解,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可得到 c离子的沉淀,则这 4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顺序可能是 A c b d a B b a d c C a b c d D d c b a 答案: A 试题分析:金属 a不溶于浓硝酸和盐酸,为极不活泼金属, d不溶于盐酸活泼性强于 a弱于 bc,根据 “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
3、溶液,可得到 c离子的沉淀 ”不能判断出 bc金属性强弱,其分别可为 Al、 Mg或 Al、 Fe,还有其他答案:,故答案:为 A 考点:考查金属性比较有关问题。 咖啡酸具有止血、镇咳、祛痰等疗效,其结构简式为 。有关咖啡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咖啡酸可以发生还原、取代、加聚等反应 B咖啡酸与 FeCl3溶液可以发生显色反应 C 1 mol咖啡酸可与 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 1 mol咖啡酸最多能消耗 3 mol的 NaHCO3 答案: D 试题分析: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为酚羟基、羧基、碳碳双键。 A、碳碳双键发生加氢还原、加聚,羟基和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正确; B、含有酚羟基,正确;
4、 C、苯环消耗 3mol,碳碳双键消耗 1mol,正确; D、 NaHCO3只与羧基反应,消耗 1mol,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有关问题。 现有下列两套实验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 I装置用于制取乙酸乙酯,图 II 装置用于制取乙酸丁酯 B导管 a和导管 b的作用都是冷凝回流 C都可用饱和 Na2CO3溶液来洗去酯中的酸和醇 D加入过量的乙酸可以提高醇的转化率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乙酸丁酯分子量大溶沸点高,不易转移出去,故采用冷凝回流少量的反应物和产物,乙酸乙酯沸点低易挥发出收集在试管中,正确; B、 b是冷凝回流, a 是导气,错误;
5、 C、 Na2CO3溶液反应掉未反应的酸和溶解醇,正确;D、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加一种反应物的量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制备有关问题。 某溶液仅含 Fe2+、 Na+、 Al3+、 Ba2+、 SO42-、 NO3-、 Cl-中的 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 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 KSCN 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C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 Fe2+、 Na+、 SO4
6、2-、 NO3- 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 固体的质量为 72g 答案: D 试题分析: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反应为 3Fe2+NO3-+4H+= 3Fe3+ NO+2H2O,因为量相等,反应结束 Fe2+完全反应, NO3-剩余;由于阴离子种类不变所以原溶液中含有 SO42-;再根据电荷守恒确定溶液中含有阳离子还有 Na+。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氧化铁,物质的量为 0.5mol,质量为 80g。所以 D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共存等有关问题。 某种氯原子的质量是 a g, 12C原
7、子的质量是 b g,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B 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C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 a NA g/mol D a g该氯原子所含质子数是 17NA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核素的相对原子量的定义, ab/12= ,但氯元素含有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应为同位素的计算值,错误; B、 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aNA,正确; C、摩尔质量数值为 1mol原子的质量,正确; D、 a g该氯原子所含质子数是 aa17 =17,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结构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问题。 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备
8、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 原理为 CO2 + NH3 + NaCl + H2O NaHCO3 + NH4Cl B向饱和 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 CO2,再通入足量的 NH3 C反应 生成的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煅烧可得到纯碱 D往母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使氯化铵析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正确; B、先通入 NH3形成碱性溶液再吸收 CO2形成碳酸氢盐,错误; C、反应 生成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正确; D、这些措施均能降低氯化铵的溶解度使其析出,正确。 考点:考查化工流程中的反应原理有关问题。 下列各组微粒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
9、试剂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微粒组 所加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NH 、 Fe2 、 SO 少量 Ba(OH)2溶液 2NH 2NH SO Ba2 2OH- BaSO4 2NH3 H2O B Mg2 、 HCO 、 Cl- 过量 NaOH溶液 Mg2 2HCO 4OH- Mg(OH)2 2CO 2H2O C Fe2 、 NO 、 HSO NaHSO4溶液 HSO H SO2 H2O D K 、 NH3 H2O、 CO通入少量 CO2 2NH3 H2O CO2 2NH CO答案: BD 试题分析: A、 Fe2 先于 NH 与碱反应,错误; B、正确; C、酸性
10、条件下 NO把 Fe2 、 HSO 氧化,错误; D、少量优先与氨水反应,正确。 考点:考查 STS中环境保护有关问题。 实验室中配制碘水,往往是将 I2溶于 KI 溶液中,即可得到浓度较大的碘水,原因是发生了反应: I2(aq) I-(aq) I3-(aq)。在反应的平衡体系中, 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A状态与 C状态的化学反应速率大小为 v(A) v(C) C D状态时, v正 v逆 D欲配制浓度较大的氯水,可将氯气通入氯化钾溶液中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由图知温度升高 c(I3-)
11、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放热,正确; B、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错误; C、温度为 T1 时, D点 c(I3-)小于平衡浓度,反应正向移动, v正 v逆 ,正确; D、氯气不同于碘,在饱和氯化物溶液中溶解度更小,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有关问题。 常温下,向 20 mL 0.2 mol/L H2A溶液中滴加 0.2 mol/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 I代表 H2A, II代表 HA-, III代表 A2-)。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 V(NaOH)=2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c(Na+)c(HA-)c(H+)c(A2-)c(OH-)
12、B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溶液与 H2A溶液混合,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的大 C向 Na2A溶液加入水的过程中, pH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 NaHA溶液中: c(OH-) c(A2-) = c(H+) c(H2A)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此时物质恰好反应生成 NaHA,图中读出 c(HA-)c(A2-) c(H2A)知 NaHA 电离大于水解,以电离为主,故有 c(Na+)c(HA-)c(H+)c(A2-)c(OH-),正确; B、此时同 A选项, NaHA电离溶液为酸性抑制水的电离,错误; C、Na2A 溶液水解呈碱性,加水稀释离子浓度减少, pH 减小,错误; D、质子守恒,
13、正确。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有关问题。 分类法是 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 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 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各组归类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按某一分类标准分类的一组 归类 A FeSO4 、 NO2 、 MnO2、 NaClO H2SO3 B CH3COOH、 HClO、 H2S、 HOOC-COOH HF C 加聚反应、离子反应、放热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焰色反应 D (NH4)2SO4、 NH4Cl、 NH4NO3、 NH3 H2O NH4HCO3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含氧化合物,正确; B、酸,正确; C、化学反应类型,焰色反应不是,错误; D、铵盐,正确
14、。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有关问题。 已知 NaCN 溶液呈碱性, (CN)2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 CN-的还原性介于Br-、 I-之间。下列变化不能发生的是 A HCN H CN- B (CN)2 CH2=CH2 NCCH 2CH 2CN C (CN)2 2Br- 2CN- Br2 D (CN)2 2OH- CN- CNO- 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NaCN 溶液呈碱性说明 HCN 为弱酸,正确; B、卤素单质与烯烃发生加成反应,正确; C、根据题意还原性 Br- CN- I-,错误; D、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物和次氯酸钠,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有关问题。 利用已有
15、的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溴水和 CCl4除去 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B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 0.500mol/L的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用溴水置换除掉 NaI,再用 CCl4萃取溶液中碘和过量的溴,用分液漏斗操作,正确; B、浓缩结晶需加热,没有酒精灯,错误; C、反应后需过滤,没有漏斗,错误; D、需称量固体的质量,没有天平,错误。
16、考点:考查实验操作有关问题。 元素之间通过不同的化学键可以组成不同的晶体和化合物。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 B熔融状态时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晶体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随着共价键的增强而升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可以含有非极性键,如双氧水,错误; B、共价化合物熔融不电离,正确; C、铵盐为离子化合物,错误; D、分子晶体的溶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于化学键无关,错误。 考点:考查晶体性质和构成有关问题。 简缩记忆法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实验,记忆简缩正确的是 粉末状或细粒状固体的取用:一斜
17、、二送、三直立 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的大颗粒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气体的鉴别通常的步骤是:一看颜色、二闻气味、三用 “火 ”试、四用试剂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正确; 正确; 正确; 根据气体的颜色、气味确定部分有色有味的气体,一些易燃的气体可以用燃烧法根据产物判断,最后考虑采用有关试剂鉴别,正确。 考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有关问题。 煤是 “工业的粮食 ”,石油是 “工业的血液 ”。有关煤和石油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是各类有机物 B石油的裂解、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C煤焦油经过分馏可得到苯、甲苯等,说明煤中含
18、有苯和甲苯 D石油的裂化,说明长链烃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分解为短链烃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有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等物质,错误; B、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错误; C、煤焦油是经过化学变化生成的,煤中不含有苯和甲苯等,错误; D、正确。 考点:考查石油和煤的加工有关问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发生装置相同,干燥和集气装置有两套,分别用图 1和图 2表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 发生装置中的药品 干燥和集气装置 A 电石和饱和食盐水 图 2 B 大理石和稀盐酸 图 1 C 铜和稀硝酸 图 2 D 氧化钙和浓氨水 图 1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制备乙炔,密度比
19、空气小,用图 1收集,错误; B、产生二氧化碳,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错误; C、产生一氧化氮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 D、产生氨气,正确。 考点:考查气体的制备有关问题。 “酸化 ”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酸化 B抑制 Fe2 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C检验某卤代烃中是否含氯元素,先加 HNO3酸化,再加 AgNO3溶液检验 D确认溶液中含有 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再加 BaCl2溶液检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盐酸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应用硫酸酸化,错误; B、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 Fe2 ,错误; C、卤代烃
20、中的卤原子需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生卤素离子,否则不能,错误; D、先排除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银离子干扰,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等有关问题。 某同学向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 ( a) KI溶液;( b)淀粉溶液;( c) NaOH溶液;( d)稀 H2SO4溶液;( e)氯水。 溶液的颜色变 化为:无色 棕黄色 蓝色 无色 蓝色。又知每种物质只加1次,由此可知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是 A ( a ) ( e )( b ) ( c )( d ) B ( a )( b ) ( e ) ( c ) ( d ) C ( b )( e ) ( a ) ( d )( c ) D
21、 ( a )( d )( b ) ( e ) ( c )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试剂确定棕黄色溶液为碘单质溶液,遇淀粉变蓝,加入氢氧化钠反应颜色褪去,加酸发生 5I-+ IO3-+6H+=3I2+3H2O,答案:为 A。 考点:考查物质的转化有关问题。 滴有酚酞和氯化钠试液的湿润滤纸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发现附近变成红色的电极是 甲 乙 A a、 c B b、 d C a、 d D b、 c 答案: B 试题分析:甲为原电池, b 极为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 b 极附近变红;乙为电解池,阴极 d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产生氢氧根离子,故 d极附近变红,答案:为 B。 考点
22、:考查电化学有关问题。 答案: A 试题分析:青砖是加水缺氧条件下生成的还原剂氢气和一氧化碳把氧化铁还原为低价的氧化亚铁所致,其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均增强。 考点:考查物质的转化和性质有关问题。 短周期元素 R、 T、 Q、 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R T Q W 其中 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QQR D含 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T 为第 3周期,为 Al, R、 T、 Q、 W分别为 N、 Al、 Si、 S。 A、非金属性强氢化物稳定,正确 B、 S的非金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上海市 黄浦区 高三二模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