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6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选择 1.对以下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冰挂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解析 : A、冰挂是由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形成的, “冰挂 ”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故 A 错误; B、云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形成的, “ 云 ” 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 B 错误; C、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冰晶形成的, “ 霜 ” 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故 C 错误; D、雾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液态的水形成的, “ 雾 ” 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 D 正确 。 答案: D 2.游泳运动员
2、在游泳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D.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 A、游泳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运动的速度发生变化,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A 正确; B、游泳时,人给水向后的力,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体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 正确; 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 C 正确; D、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分别作用在水和运动员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D 错误 。 答案: D
3、3.“ 猴子捞月 ” 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 “ 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 ” 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 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 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 解析 :因为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物距等于像距,所以水中的月亮与天上的月亮大小相等,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A、 D 选项错误; 因为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 B 选项错误, C 选项正
4、确 。 答案: C 4.如图所示,光滑轨道 MNP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NP 段水平 。 一小球从 M 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 P 点的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 A.M 到 N 的过程,势能不变 B.M 到 N 的过程,动能减小 C.N 到 P 的过程,势能增大 D.N 到 P 的过程,动能不变 解析 :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从 M 到 N 时,高度减小,速度增大,因此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 当从 N 到 P 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 答案: D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 L 标有 “ 6V 0.6W” 字样,
5、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动到中点时,灯 L 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 4V,当滑片 P 移到最大阻值时,灯 L 与滑动变阻器的电 功率之比为 ( )来 A.4: 3 B.3: 4 C.3: 2 D.2: 3 解析 :由题意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6V,额定功率为 0.6W,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I= PU额额= 0.66WV=0.1A;灯泡的电阻 RL=UI额额= 60.1VA=60;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的阻值 R 滑 =UI滑= 40.1VA=40,所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80; P=UI=I2R,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二者电功率之比: PL:
6、 P 滑 =I2RL: I2R 滑 =R L: R 滑 =60: 80=3: 4。 答案: B 二、填空 6.“ 五 一 ” 休假期间,小羽一家乘坐游船在虹山湖游玩,看见九孔桥向他们靠近,以九孔桥为参照物,小羽是 _(选填 “ 运动 ” 或 “ 静止 ” )的;小羽听到岸上汽车的鸣笛声主要是通过 _传到耳朵的 。 解析 : (1)小羽一家乘坐游船在虹山湖游玩,看见九孔桥向他们靠近,说明小羽与九孔桥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九孔桥为参照物,小羽是运动的; (2)小羽听到岸上汽车的鸣笛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 答案:运动 空气 7.小强想测量一个底面积为 10cm2 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 .他
7、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高,如图甲所示,则木块高 _cm。 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调节天平时,先将游码移至标尺“ 0” 刻度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 _。 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木块质量为 _g,密度为 _kg/m3。 解析 :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木块的高度是 2.50cm;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应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由图乙所示可知,木块的质量 m=10g+4g=14g;木块的体积 V=10cm22.50cm=25cm3,木块的密度 =mV =31425gcm=0.56g/cm3=0.56103kg/m3; 答案: 2.50 中央
8、刻度线 14 0.56103 8.如图甲所示,用 20N 的水平拉力拉着质量为 5kg 的铝块在水平地面上运动,铝块运动的 s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则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_N;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并有 44%被铝块吸收,则铝块在 l0s 内的温度升高 _ 。 解析 :因为铝块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所以铝块受到的拉力: f=F=20N,由图可知:铝块在 l0s 内通过的路程为 50cm,则铝块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W=Fs=20N0.5m=10J,铝块的内能增加值: Q=W44%=10J44%=4.4J,由 Q=cm t 得: t= Qcm=310 4 . 40 . 8 8 /
9、( k g ) 5 k gJJg=0.001 。 答案: 20 0.001 9.高速行驶的列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 _列车仍以较大的速度进站,如图所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的气流速度很大 _很小,为避免候车乘客被 “吸 ”向列车的事故发生,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外 。 解析 : (1)高速行驶的列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仍然会保持高速运动的状态; (2)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 ,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 。 答案:惯性 压强 10.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
10、用 50N 水平推力将重 200N 的物体匀速推动,使物体在 20s 内沿水平方向移动 10m,该过程中工人水平推力的功率是 _W;我国自行研制的 “ 蛟龙号 ”载人潜水艇,其下潜深度已突破 7km,某次实验 中下潜到 6km 的深度时,则 “ 蛟龙号 ” 受到的海水压强是 _Pa。 (海水密度取 1.03103kg/m3) 解析 : 工人推力做的功: W=Fs=50N10m=500J。 推力的功率: P=Wt= 50020Js=25W。 “蛟龙号 ”受到的海水压强: p=gh=1.03103kg/m310N/kg6000m=6.18107Pa。 答案: 25 6.18107 11.如图所示,
11、电源电压不变, R 为定值电阻,当开关 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 _,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 数比值 _(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 不变 ” )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开关 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 I=U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 U=IR 可知, R 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由 R=UI 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比值等于定值电阻 R 的阻值,所以,电压表 的示数
12、与电流表的示数比值不变 。 答案:变小 不变 12.为了节约能源,我国制定了彩电能放标准,该标准规定,彩电待机功率不得超过 9W。 若每个家庭平均拥有 2 台电视机,每天待机 5h,则某家庭每天电视机消耗的电能最多将达到_J;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 N 极,可判断 a 端是电源的 _极 。 解析 : (1)每个家庭平均拥有 2 台电视机,每天待机 5h,由 P=Wt 可得, 2 台电视机待机时消耗的电能为 W=Pt=9W253600s=3.24105J; (2)已知螺线管的右端为 N 极,以及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可以确定电源的 a 端为正极
13、 。 答案: 3.24105 正 13.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的情况下,甲所用的拉力 _乙所用的拉力;甲滑轮组的效率 _乙滑轮组的效率 (填 “ 大于 ” 、 “ 等于 ” 或 “ 小于 ” )。 解析 :由图知:甲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 F 甲 =0.5(G 物 +G 动 );乙由 3 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 F 乙 =13(G 物 +G 动 ).所以甲所用的拉力大于乙所用的拉力 。 而甲乙两滑轮组动滑轮和物体的重力相同,所以额外功与有用功大小相等 。 根据 =+WWW有 用有 用 额,所以机械效率相等 。 答案
14、:大于 等于 三、探究 14.在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 解析 :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是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 答案 : 同一高度上 (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 (透镜焦距 f=10cm)。 根据表中信息,试判断:当物距 u=25cm 时,成倒立、 _的实像; 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_的,得出第 4 次实验的像距 v=_cm; 第 5 次实验,要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15、,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 _(选填 “ 同 ”或 “ 异 ” )侧;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出, _倍焦距处是放大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 。 解析 : 由题意知, f=10cm;当物距 u=25cm 时,物距 u 2f.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由第一组数据知,物距为 30cm 时,像距为 15cm,所以当物距为15cm 时,像距为 30cm; 虚像与蜡烛在凸透镜的同侧,所以要观察虚像,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异侧进行观察; 由表格中数据知,当物距等于 20cm 时,成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 20cm 时,成缩小的实像;物距小于 20cm 时,成放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贵州省 安顺市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