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2016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 A.木已成舟 B.火上浇油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 解析: A、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B、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C、量体裁衣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答案: B 2.市场上有 “ 锌硒茶 ” 、 “ 含氟牙膏 ” 等商品,这里的 “ 锌、硒、氟 ” 指的是 (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解
2、析: “ 锌硒茶 ” 中的 “ 锌 ” 、 “ 硒 ” 、 “ 含氟牙膏中的 “ 氟 ” 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 “ 锌 ” 、 “ 硒 ” 、 “ 氟 ” 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 答案: D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用霉变油菜籽生产食用油 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引起 “ 温室效应 ”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底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解析: A.霉变油菜籽含有毒性很大的黄曲霉毒素,有致癌作用,不能用来压榨食用油,故说法错误; 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
3、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故说法正确 。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引起 “ 温室效应 ” ,故说法正确; D.发生火灾时,室内的上方有大量的烟尘和有毒的气体,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底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故说法正确 。 答案: A 4.下列图示实验 操作正确的是 ( ) A. 滴加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浓硫酸稀释 D. 蒸发结晶 解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
4、作错误 。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 答案: C 5.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于制作标本,下列关于甲醛 (C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醛分子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g D.甲醛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 2: 1 解析: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12 1):
5、 (1 2): (16 1)=6: 1: 8,由此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 “g” 而是 “1” ,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D.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12 1): (1 2): (16 1)=6: 1: 8,故错误 。 答案: B 6.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花香四溢 ” 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OH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 A、 “ 花香四溢 ” ,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
6、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答案 项解释正确 。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 项解释错误 。 C、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OH , 答案 项解释正确 。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答案 项解释正确 。 答案: B 7.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 ) A.用水鉴别炭粉和二氧化锰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D.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解析: A、炭粉和二氧化锰均难溶于水,用水不能鉴别, 答案 项正确 。 B、白酒和白
7、醋分别具有酒的芳香气味、酸味,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 答案 项错误 。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可以鉴别, 答案 项错误 。 D、黄铜片是铜的合金,用相互刻画的方法可以鉴别黄铜片和铜片,可以鉴别, 答案 项错误 。 答案 : A 8.进行下列对比试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 ) A.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用铁钉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 C.用足量稀盐酸区分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D.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解析: A、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均与氧气接触,只是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属于控制变量法;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要控制好水、氧
8、气等变量,属于控制变量法; C、氯化钾不与盐酸反应,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需控制变量; D、此实验中,金属片的长度、厚薄、稀硫酸的浓度均相同,只是金属的种类不同,根据反应生成气泡的速率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属于控制变量法 。 答案: C 9.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 A. B. C. D. 解析: 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氧气,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 氢气与氧化镁反应生成镁和水,氢气燃烧生成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一定条件下均
9、能一步实现 。 硫酸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 故 均能一步实现 。 答案: D 10.向一定量的 Ba(OH)2溶液中滴加稀 H2SO4,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 ( ) A. B. C. D. 解析: A、氢氧化钡显碱性, pH 7,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 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 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 pH 小于 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 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
10、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 C、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属于沉淀,不能导电,水几乎不能导电,所以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性减弱到零,加入的氢氧化钡过量时,又能导电了,故正确; D、向一定量的 Ba(OH)2溶液中滴加稀 H2SO4,放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反应完毕,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溶液温度开始下降,故此选项错误 。 答案: C 二、 非 选择题 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鸡蛋和牛奶都富含的营养素是 解析: 鸡蛋和牛奶都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 答案: 蛋白质 (2)某服装标签上写着 “ 涤
11、纶 56%,棉 44%” ,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解析: 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 答案: 涤纶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小苏打,化学式为 解析: “ 小苏打 ” 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 NaHCO3。 答案: NaHCO3 (4)农作物的增产依赖化肥,如常用的化肥 KNO3、 CO(NH2)2、 Ca(H2PO4)2等,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解析: 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 答案: KNO3 (5)为了践行 “ 绿色发展 ” ,遵义市引进了一批新能源公共汽车,其主要装置之一为电池
12、,电池所示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解析: 为了践行 “ 绿色发展 ” ,遵义市引进了一批新能源公共汽车,其主要装置之一为电池,电池所示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 化学 12.(8分 )水在生活、生产中和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取水 过滤 吸附 消毒,高铁酸钾 (K2FeO4)能用作絮凝剂 。 (1)制备 K2FeO4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OH)3+3Cl2+10KOH 2K2FeO4+6X+8H2O,则 X的化学式为 , K2Fe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解析: 由 2Fe(OH)3+3Cl2+10KOH 2K2FeO4+6X+8H2O,根据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贵州省 遵义市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