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真题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真题语文 一、选择题( 21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倒 坍 ( dn) 啮 齿( ni) 一 哄 而散( hng) B.箴 言( zhn) 静 谧 ( m) 乳 臭 未干( chu) C.哂 笑( shn) 恫 吓( dng) 强 词夺理( qing) D.连 翘 ( qio) 吮 吸( yn) 断壁残 垣 ( yun) 解析: A 项, 倒 坍 ( tn) ; B 项, 乳 臭 未干( xi) ; D 项, 连 翘 ( qio) 。 答案 : C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羁 绊(约束) 迥 乎
2、不同(差得远) 头晕目 眩 (昏花) B.臆 测(主观) 断章 取 义(截取) 正襟 危 坐(危机) C.亵 渎(轻慢) 略胜一 筹 (筹码) 童心未 泯 (丧失) D.诘 责(质问) 巧妙绝 伦 (同类) 相得益 彰 (明显) 解析: B 项中 “ 危 ” 理解错误, “ 危 ” 的意思为 “ 正 ” 。 答案 : B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 月 20 日,黔东南州第九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足球赛暨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开幕式在榕江举行。 B.在创建 “ 书香校园 ” 活动中,专门开辟了 “ 走进经典名著 ” 、 “ 我与文学巨匠对话 ” 等专题栏目。 C.“ 贵州环雷公山超 100
3、 公里跑国际挑战赛 ” 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一个多地点、多赛段、三日赛程的超长跑国际挑战赛之一。 D.凯里市 2016 年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全面实施 “ 十百千万计划 ” ,加快推动电子商务。 解析: B 项 缺少主语, C 项 “ 唯一 ” 与 “ 之一 ” 矛盾, D 项 “ 创新 ” 与 “ 举措 ” 动宾搭配不当 。 答案 : A 4.下列 各 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打造全域旅游环境,实现我州旅游业井喷式发展目标,已成为当前 炙手可热 的话题。 B.为解决好分歧,我本打算要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 C.三年的时光匆忙而短暂, 曾经沧海难为水
4、,那些逝去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D.近年来,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断翻新,让人 叹为观止 ,防不胜防。 解析: 炙手可热: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不符合 A 项的语境; 曾经沧海难为水 :指的是见到同类中典型的事物,其他的就不足为奇了,不符合 C 项句意;叹为观止: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含褒义,不符合 D 项语境。 答案 : B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_;当你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 _;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
5、_。 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 B. C. D. 解析: 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关键词“烦躁不安”“心灰意冷”“志得意满” 。 答案 : A 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 雪,作者毛泽东, “ 沁园春 ” 是词牌名,词中写到 “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其中的 “ 风骚 ” ,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我国传统 “ 二十四节气歌 ” 中的 “ 秋处露秋寒霜降 ” 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 “ 立秋、处暑、寒
6、露、秋分、小寒、霜降 ” 。 C.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极具社会讽刺性的喜剧,剧本主要以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为主题,作者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D.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解析: B 项错误,“露”指的是“白露”。 答案 : B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16 年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吸引了阿里巴巴、 惠普、华为、戴尔 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前来参展。 B.究竟手机是什么时候掉的?掉哪了?他一点都不记得了。 C.“ 一年之计在于春, ” 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7、。 D.李老师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但从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样子。 解析: A 项 省略号多余 ,删除 ; B 项 问号 应该 为逗号; C 项 逗号 应该 在引号外。 答案 : D 阅读文言文口技译文,完成后面题目。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 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
8、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 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 先走。 忽 然抚尺一下,群响毕 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9、3 分) A.会 宾客大宴(会:宴会) B.宾客意 少 舒(少:稍微) C.众妙 毕 备(毕:全) D.不能 名 其一处也(名:说出) 解析: A 项, 会 : 恰逢。 答案: A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 于 ” 与例句中的 “ 于 ” 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例句: 于 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A.子墨子闻之,起 于 鲁(公输) B.不义而富且贵, 于 我如浮云(论语) C.刻唐贤今人诗赋 于 其上(岳阳楼记) D.每假借 于 藏书之家(送东阳马升序) 解析: C 项中的“于”和例句一样,都是“在”的意思。 答案: C 10.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10、 3 分) A.选文以 “ 京中有善口技者 ” 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 “ 善口技者 ” 的技艺之 “ 善 ” 。 B.选文最后一段再次交代仅 “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前面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 “ 口 ” 中发出的。 C.选文中的口技表演是由 “ 遥闻深巷中犬吠 ” 开始的,这里是采用了以动写静的艺术表现手法,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 D.选文描写口技表演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如选文第三段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 ” 就 属于典型的侧面
11、描写。 解析: D 项说法 ,第三段 属于 正面描写。 答案: D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解析: 疏通全文,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答案: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帷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山手臂,两
12、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12.根据平时积累,请你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_, _。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 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_? _!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_, 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_, _。(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_, _,鸣
13、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 天下无马! ”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注意上下句不要颠倒。 默写时注意 不要写错别字 。 答案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 谁道人生无再少 ? 门前流水尚能西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四、( 12 分)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4、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 ,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 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 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 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
15、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 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3.结合全文,请你简要说说选文开头画横线部分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3 分) 解析: 此句即概括了全文
16、全的内容,从新闻的结构来判断, 可知其是“导语”部分。 答案: 这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容 。 14.联系上下文,从下列句子中任意选择其中一句的加点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3 分) ( 1) 至发电时止 ,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 2)我已 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解析: 了解新闻的语言特点,从“用事实说话”这个方面去分析,两个加点的词语表达都很准确。 答案: ( 1) “ 至发电时止 ” 强调时间仅限制在发电文的时间之前,这里适当采用文言词,使句子不拖沓,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准确 精
17、炼 、铿锵有力。 ( 2)首先 “ 歼灭 ” 与 “ 击溃 ” 词义有所区别,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演,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歼灭及击溃,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词准确 。 15.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选文内容试分析其作用。( 3 分) 解析: 第一问很容易即可判断是议论。 从表达作者分析事件的因果、表达情感、突出主旨、增加新闻的生动性等方面来分析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答案: 议论。作用是这种议论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个国民党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 16.选文在写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贵州省 东南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