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校联合统考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校联合统考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校联合统考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校联合统考高三 12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质量均匀木块在水平恒力 F1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对该木块另外施加一倾斜向下与 F1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恒定推力 F2时,如图所示,则对该木块以后运动情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木块可能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B木块的运动可能变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C木块所受到的合力可能越来越小,最后变为零 D木块的运动可能变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加恒定推力 F 前,木块受力情况如图 1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在竖直方向上,有: 在水平方向上,有: 又 解得: 在加恒定推力 F 后,木块
2、受力情况如图 2所示,设 F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则 在竖直方向上,有: 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的合力为 解得: 当 时,木块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当 时,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 时,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BD对该木块以后运动情景的描述正确, C对该木块以后运动情景的描述不正确,所以选 C 考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在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 2分,选对 2个得 4分 .选对 3个得 5分 ;每选错 1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A玻尔理论可以成功解释氢原子的光谱现象 B氢原子的核外电
3、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的能量增大 C 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D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其核反应方程为: E铀元素的半衰期为 T,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铀元素的半衰期也发生变化 答案: ABD 试题分析: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能够很好解释氢原子光谱,但它仍是以经典理论为基础,且其理论又与经典理论相抵触,在解决其他原子的光谱上就遇到了困难 ,,这就是玻尔理论的局限性故 A正确;当核外电子受光子激发,获得能量,核外电子才会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总能量变大,故 B正确; 衰变中产生的 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而来的,不是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
4、,故 C错误;查德威克通过 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了中子,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故 D正确;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元素本身决定的与外部环境无关,故 E错误 所以选 ABD 考点:本题考查了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中子的发现、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等物理学史知识 图中 K、 L、 M为静电场中的 3个相距很近的等势面 (K、 M之间无电荷 )。一带电粒子 (不计重力 )射入此静电场中后,依 abcde轨迹运动。已知电势,且粒子在 ab段做减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 bc段也做减速运动 C粒子在 a点的速率等于在 e点的速率 D粒子从 c点到 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
5、: ABC 试题分析:已知电势 ,作出电场线如图,方向大体向左 质点做曲线方向时,合力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由轨迹弯曲方向知道,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大体向左,所以电荷带正电,故 A正确;由电势 ,bc 电场力对正电荷做负功,动能减小,做减速运动,故 B正确; a与 e处于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电势能相等,根据能量守恒,速率也相等,故 C正确;粒子从 c点到 d点的过程中,电势降低,电势能减小,则电场力做正功,故 D错误所以选 ABC 考点: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在电场中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电势、电场线和等势面,同时考查考生对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如图所示,
6、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电流表为理想电流表,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 L1和 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 R,开始时,开关 S断开当 S接通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副线圈两端 MN 输出电压不变 B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 R上的电压减小 C通过灯泡 L1的电流减小 D原线圈中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答案: AC 试题分析: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是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决定的,由于输入电压和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的输出电压 不变,故 A正确;当 S接通后,两个灯泡并联,电路的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副线圈的电流变大,所以通过电阻 R的电流变大,由 知电阻 R两端电压变大,那么
7、由知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所以通过灯泡 L1的电流减小,故 B 错误,C正确;当 S接通后,两个灯泡并联,电路的电阻减小,副线圈的电流变大,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不变,所以原线圈的电流也变大,所以 D 错误所以选 AC 考点:本题考查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及电路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结构 201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科学家塞尔日 阿罗什与美国科学家大卫 维因兰德,以表彰他们独立发明并发展测量 和控制粒子个体、同时保持它们量子力学特性的方法。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8、B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答案: BC 试题分析:对发现和完善万有引力定律有贡献的是:第谷、开普勒、牛顿、卡文迪许,其中第谷是观测家,从而为开普勒得出奠定基础,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 A错误;库仑用自己发明的扭秤建立了静电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故 B正确;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形象生动地描绘电场,法拉第不仅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而且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故
9、C正确;安培最主要的成就是 1820 1827年对电磁作用的研究:发现了安培定则、发现电流的相互作用规律、发明了电流计、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总结 了电流元之间的作用规律 安培定律,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故 D错误所以选 BC 考点:本题考查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和胡克定律、库仑定律、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等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 如图所示,三根长为 L的直线电流在空间构成等边三角形,电流的方向垂直纸面和向里。电流大小均为 I,其中 A、 B电流在 C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B0 ,导线 C位于水平面处于静止状态,则导线 C受到的静摩擦力是( ) A
10、. B0IL水平向左 B. B0IL水平向右 C. B0IL水平向左 D. B0IL水平向右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 A电流在 C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垂直于 AC, B电流在 C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垂直于 BC,如图所示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几何知识可知,则合磁感应强度 B的方向竖直向下,与AB边平行,合磁感应强度 B的大小为 由公式得,导线 C所受安培力大小为 根据左手定则,导线 C所受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因导线 C位于水平面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知,导线 C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故 B正确, A、 C、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右手螺旋定则、平行四 边形定则、左手定
11、则的理解和应用;矢量的合成与分解及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等知识点 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a速度 v位移 s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 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 A、 B、 C、 D四个选项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 A 选项,在 0-2s 内,位移先增大再减小,知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故 A错误;对 B选项, 0-1s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2s内加速度方向反向,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s末速度为零在一个周期内速度的方向不变,故 B正确;对 C选项,在 0-1s内
12、,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2s内加速度方向反向,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s末速度为零, 2-3s内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故 C错误;对 D选项,在 0-2s内速度为正值,向正方向运动,在 2-4s内速度为负值,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 D错误所以选 B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时间图线、位移时间图线、加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及牛顿第二定律和运 动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个半圆形轨道, AB为水平直径, O 为圆心,将一些半径远小于轨道半径的小球从 A点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在小球从
13、抛出到碰到轨道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大的小球运动时间长 B小球落到半圆形轨道的瞬间,速度方向沿半径方向 C初速度不同的小球运动时间不可能相同 D落在圆形轨道最低点的小球运动时间最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运动学规律得: , ,由此可知,平抛运动的时间由下落的高度决定,与水平初速度无关,初速度大时,与半圆接触时下落的距离不一定比速度小时下落的距离大,故 A错误;设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小球落到半圆形轨道的某一位置时,轨道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则 ,则 ,所以小球落到半圆形轨道的瞬间,
14、速度方向不沿半径方向,故 B错误;速度不同的小球下落的高度可能相等,如碰撞点关于半圆过 O 点的竖直轴对称的两个点,运动的时间相等,故 C错误;落在圆形轨道最低点的小球下落的距离最大,所以运动时间最长,故 D正确所以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平抛运动的规律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假设月球半径为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嫦娥三号 ”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 3 的圆形轨道 运动,到达轨道的 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 ,到达轨道 的近月点 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 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 跟轨道 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1: 2 B飞船在轨道 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C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贵州省 六盘水市 联合 统考 12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