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考物理(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考物理(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考物理(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考物理(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央电视台有这样一个节目:让父母手拉手站在绝缘台上,父亲手扶一装置来回答问题,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不完所给的问题,工作人员经过操作使回答问题的父母 “怒发冲冠 ”(头发直立而散开),从物理学原理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空气对头发的作用结果 B一种魔术现象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使带同种电荷的头发相斥而散开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分析:头发比较轻,当带有同种电荷时,相互排斥,头发便分散开来,形成 “怒发冲冠 ”的现象,故选项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物理基本规律解释生活现象的能
2、力 如图,在真空中水平光滑绝缘平面上固定两个等量的点电荷 A和 B其中 A带正电, O 为 AB连线中点, C、 D为 AB连线上关于 O 的两个对称点, M、 N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关于 O 的两个对称点,将一个带电量很小的点电荷 P分别从 C点或从 M点由静止释放(电量不变),则关于点电荷 P从 C点至 D点或从 M点至 N 点的运动说法 正确 的是( ) A. 若 B、 P均带正电, P从 C点由静止 释放,则 P先 直加速 B. 若 B带负电, P带正电, P从 C点由静止释放,则 P先加速后减速 C. 若 B带正电, P带负电, P从 M点由静止释放,则 P先加速后减速 D. 若 B
3、带正电, P带负电, P从 M点由静止释放,则 P 直做加速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若 B带正电,在 AB的连线上电场方向先由 C指向 O,再由 D指向O 点,场强从 C向 O 先减小再由 O 向 D增大;在连线的中垂线上,场强方向从点指向 M向外和从 O 点指向点向外其中 O 点场强为零若 P带正电,点电荷 P从 C点释放后,向右加速运动到 O 点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然后再减速运动,到 D点时速度为零,故选项 A错误;若 P带负电,从 M点释放后,先向下加速运动,到 O 点时速度最大,接着沿着 ON减速运动,故选项 C正确D错误;若 B带负电,在其连线上电场方向从 C指向 D ,若 P
4、带负电,则 P向右一直加速运动,故选项 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性质,解答的关键在于要明确静电场的电场线的分布情况,以确定所受电场力的情况,进而分析粒子的运动性质 一质量为 m的带电液滴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进入某电场中,由于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液滴沿竖直方向下落一段距离 后,速度减为零。对此过程下列判断 错误 的是 ( ) A电场力对液滴做的功为 B液滴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 C液滴克服外力做的功为 D液滴的机械能减少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带电液滴沿竖直方向减速下落可知电场力竖直向上,且 ,由动能定理可知液滴外力做功 ,即克服外力做功 ,故选项 C正确;由 可得 ,故选
5、项 A错误 B正确;由功能关系可知液滴减少的机械能 故选项 D正确,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考查利用功能关系与机械能解决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要求学生掌握除重力以外其它力做功,导致机械能变化:若此力做正功,则机械能增加;若做负功,则机械能减小 如图所示, MN 是电场中某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负电荷由 M 移到 N 时,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下列说法中 错误 的是( ) A M点和 N 点之间一定有电势差 B M点的场强一定大于 N 点的场强 C电场线的方向从 M指向 N D M点的电势大于 N 点的电势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电场强度的方向是从 N 指向 M,所以选项 C正确;由于
6、负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所以 MN 两点电势不相等且 M点的电势大于 N 点的电势,故选项 AD正确;由于不知道静电场的具体分布情况,所以不确定 MN 两点的场强大小,故选项 B错误;所以本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静电场的特点 如图电路中 R1=4, R2=9, R3=18。通电后( ) A经 R1-和 R3的电流之比 I1: I3=2: 1 B R1两端的电压和 R3两端的电压之比 U1: U3=4: 9 C三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P1: P2: P3=2: 1: 2 D三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P1: P2: P3=2: 2: 1 答案: D 试题分析:设通过 R3的电流 ,由并联电路的特
7、点可知: 可得通过电阻 R2的电流 ,所以通过电阻 R1的电流 ,所以选项 A错误;由 可知 ,故选项 B错误;由 可知:P1P2P3=(9I24)(4I29)(I218)= 221,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如图所示 P和 Q 为两平行金属板, PQ两极板间电压为 U,保持不变。在 P板附近有一电子(重力不计)由静止开始向 Q 板运动,关于电子到达 Q 板时的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板间距离越大,加速时间越长,获得的速率就越大 B两板间距离越小,加速度越大,获得的速率就越大 C与两板间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 U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C
8、 试题分析:极板之间的电压 U不变,由 可知两极板距离 d越大,场强 E越小,电场力 F=Eq越小,加速度越小;由 可得 可知速度与极板间距无关,与加速电压有关,故选项 ABD错误选项 C正确 考点: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及处理方法,直线运动时可采取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动能定理,曲线运动主要是类平抛运动,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解答 如图所示的电路为欧姆表原理图,电池的电动势 , G为电流表,满偏电流为 200 ,当调好零后,在两表笔间接一被测电阻 时,电流表 G指针示数为 50 ,那么 的值是( ) A 7.5 k B 22.5 k C 15 k D 30 k 答案: B 试题分析:欧姆
9、表未接被测电阻时,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 ,接上待测电阻时,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 ,联立解得,故选项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在欧姆表中的应用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 E和内电阻 r恒定不变,电灯 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 P向 b端滑动,则( ) A电灯 L更亮,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B电灯 L更亮,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电灯 L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电灯 L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 b滑动时,总电阻 R变大,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可知通过电源的总电流 I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由 可知路端电压变大
10、,即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灯泡变亮,故选项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要遵守先分析总电阻的变化,再分析总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变化,然后结合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各部分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的顺序 一个 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 U,电流为 I,线圈内阻为 R,当它工作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U2 R B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 I2R C电动机的线圈内阻 R= D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 IU=I2R=U2/R 答案: B 试题分析:直流电动机为非纯电阻电路,输入功率为 ,由焦耳定律可知发热功率 ,输出功率 ,故选项 A错误选项 B正确;由于直流电动机为非纯电阻电路,故选项
11、 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非纯电阻电路的特点,要注意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 和才成立 一条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阻为 R,圆形横截面的直径为 d。若将它拉制成直径为 的均匀细丝,电阻变为 ( ) A B C 10000R D 100R 答案: C 试题分析:将电阻丝的直径拉成原来的 时,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 ,长度变为原来的 100倍,由 可知电阻变为原来的 10000倍,即 10000R,故选项 C正确 考点:考查电阻定律的应用 对于一个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容器所带的电量越多,电容越大 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越大,电容越大 C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增加一倍,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增加一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福建厦门 外国语学校 上期 中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