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 正确 的一组是( ) A 犄 ( j)角 悄 ( qio)寂矿 藏 (zng)厝 ( cu)火积薪 B 掾 (yun)吏颓 圮 ( p)瓜 瓤 ( rng) 乘 ( chng)人之危 C 稂 ( ling)莠 锁 钥 ( yu)经 幢 ( zhung)宫 闱 ( wi)秘事 D 绯 闻( fi) 憎 ( zng)恶 瘐 ( y)毙 数 ( sh)九寒天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
2、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A藏 cng, B乘 chnchn , C稂 lng幢 chun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组词语中, 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陈规平添歆享副作用关怀倍至 B青睐 干燥酒馔敝蓬车以逸待劳 C装潢凑合蛰伏挖墙脚 得鱼忘筌 D诀别起讫报歉紧箍咒坐享其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 A关怀备至; B敞篷车; D抱歉。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 正确 的一项是( ) A第九届大河财富论坛 2013年年会在大河锦江饭店隆重开幕,国内外 500余位嘉宾齐聚郑州 坐而论道 ,为中原崛起献计献策。 B中国古籍中不乏烈女节妇的传记,传递的多是 “从一而终 ”的封建贞节观, 不足为训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篇章却反映了受辱妇女对男权的抗争,即使在今天,也有现实的警世意义。 C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 率尔成章 ,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熠熠生辉。 D贪官要牢记 “小不忍则乱大谋 ”的教训,一时忍不住贪心,收取了别人的贿赂,最终是要东窗事发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 “坐而
4、论道 ”泛指空谈大道理,含贬义。 B项 “不足为训 ”指不足以作为行动的准则。 C项率尔:不经思索,随意地。不加思索,下笔成文。形容写文章粗疏草率,不认真。 D项 “小不忍则乱大谋 ”指小事情不能忍耐就会打乱整个计划,褒义词。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 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 A学者们认为,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成就的修订版曾国藩全集,不仅真实直接地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 ,也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 B梁平竹帘起于宋代,迄今已有 1 000多年历史。它是以竹丝为主要原料,编织成帘,并画上精美图画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C像 “中国好声音 ”这
5、类 “零门槛 ”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D最近,美国一科研团队提出极具挑战性的一个理论:我们的智力能力正在损失,因为赋予我们脑力的错综复杂的基因网极易受基因突变的侵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 “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 ”句式杂糅,应为 “基于 ” 或“在 基础上 ”。不合逻辑,应该是 “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也真实直接地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 ”C“成就自我的 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 ”两面对一面。 D把 “一个 ”应放在 “提出 ”之后。 考点:辨析并修
6、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一段文字,衔接 最恰当 的一组是( )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新媒介使昔日 “纸面 ”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 “界面 ”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我觉得 “界面 ”代替 “纸面 ”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 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 “暴走 ”,逐渐替代已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
7、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中心句; “随之 ”指代的是 “网络阅读 ”,应该紧接其后;第 句 “然而 ”可以把第 句与其前后联系起来;第 句是总结性话语,所以应该放在第 句的后面。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共 18分) 可以预约的雪 林清玄 (1)东部的朋友约我,到阳明山往金山的阳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说是在他生命的印象中,春天东部山谷的野百合与秋季阳金公路的菅芒花,是台湾最美丽的风景。 (2)如今,东部山谷的野百合,因为山地的开发
8、与环境的破坏,已经不可再得,只剩下北台湾的菅芒花是唯一可以预约的美景。 (3)他说: “就像住在北国的人预约雪景一样,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呀! ” (4)我答应了朋友的邀约,想到两年前我们也曾经在凉风初起的秋天,与一些朋友到阳明山看菅芒花。 (5)经过了两年,菅芒花有如预约,又与我们人间会面。可是同看菅芒花的人,因为因缘的变迁离散,早就面目全非了。 (6)一个朋友远离乡土,去到下雪的国度安居。 (7)一个朋友患了幻听,经常在耳边听到幼年的驼铃。 (8)一个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门关回走了三趟。 (9)约我看菅芒花的朋友结束了二十年的婚姻,重过单身汉无拘无束的生活。 (10)我呢!
9、最慈爱的妈妈病故,经历了离婚再婚,又在 45岁有了第二个孩子。 (11)才 短短的两年,如果我们转头一看,回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的人都天旋地转的时间了,即使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不可能两年里都没有因缘的离散呀!即使是最无感冷漠的心,也不可能在两年里没有哭笑和波涛呀! (12)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或者不变是正常的? (13)那围绕在窗前的溪水,是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的,即使看起不动的青山,也是随着季节在流变的。我们在心灵深处明知道生命不可能不变,可是在生活中又习惯于安逸不变,这就造成了人生的困局。 (14)我们谁不是在少年时代就渴望这样的人生:爱情圆满,维持恒久;事 业成功,平
10、步青云;父母康健,天伦永在;妻贤子孝,家庭和乐;兄弟朋友,义薄云天 这是对于生命 “常 ”的向往。但是在岁月的拖磨里,我们逐渐看见隐藏在 “常 ”的面具中,那闪烁不定的 “变 ”的眼睛。 我们仿佛纵身于大浪,虽然紧紧抱住生命的浮木,却一点也没有能力抵挡巨浪,只是随风波浮沉。 也才逐渐了解到因缘的不可思议,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 (15)我们可以预约明年秋天山上的菅芒花开,但我们怎能预约菅芒花开时,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变化呢? (16)我们也许可以预约得更远,例如生的会面,但我们如何确知,在三生石上的,真是前世 相约的精魂呢? (17)在我们的生命旅途,都曾有过开同学会的经历,也曾有过与十年、
11、二十年不见的朋友不期而遇的经历。当我们在两相凝望之时常会大为震惊,因为变化之大往往超过我们的预期。我每次在开同学会或与旧友重逢之后,心总会陷入一种可畏惧的茫然,我畏惧于生之流变巨大,也茫然于人之渺小无奈。 (18)思绪随着茫然跌落,想着:如果能回到三十年前多好,生命没有考验,情爱没有风波,生活没有苦难,婚姻没有折磨,只有欢笑、狂歌、顾盼、舞踊。 (19)可是我也随之转念,真能回到三十年前,又走过三十年,不也是一样的变化,一样的 苦难吗?除非我们让时空停格、岁月定影,然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20)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 “常 ”与 “变 ”,并因而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
12、有宽容之心。进而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素的变化无怨无忧。这才是我们人生的课题吧! (21)当然,因缘的 “常 ”不见得是好的,因缘的 “变 ”也不全是坏的,春日温暖的风使野百合绽放,秋天萧飒的风使菅芒花展颜,同是时空流变中美丽的定影、动人的停格,只看站在山头的人能不能全心投入,懂不懂得欣赏了。 (22)在岁月,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们 走过了许多冷暖炎凉。我总相信,在更深更广处,我们一定要保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菅芒花,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 (23)尚未看到菅芒花的此时,想到车子在米色苍茫的山径蜿蜒而上,菅芒花与从前的记忆美丽相迭,我的心
13、也随着山路而蜿蜒了。 【小题 1】请简要赏析文中第 14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4分) 答: _ _ 【小题 2】本文内容不是写雪却以 “可以预约的雪 ”为题,这样拟题可以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6分) 答: _ _ 【小题 3】请结合文意概括文中 “常 ”与 “变 ”的内涵,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中的 “常 ”与 “变 ”?( 8分) 答: _ 答案:【小题 1】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生命比作浮木、把人生中的机缘际遇比作巨浪风波,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力量巨大的机缘际遇面前,生命无力孤弱、只能任凭命运摆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化无常、生命渺小无奈的认识( “因缘不可思议,
14、生命的大部分不可预约 ”的观点)。(手法 2 分,内容效果 2分,共 4分) 【小题 2】 (1)文题中 “可以预约的雪 ”意指秋天的菅芒花,文章内容也是写由朋友预 约看菅芒花而引发的人生感悟,虽然没有写雪,但 “菅芒花 ”和 “雪 ”都有 “可以预约 ”、可与人的主观期许愿望达成一致的相似点。 (2)与人生的 “不可预约 ”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人生的变化无常,更能凸显文章主体内容。 (3)“可以预约的雪 ”别致而富有诗意,与文章清新雅致的风格一致,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3】 ( 1) “常 ”,指的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一种理想的恒常生活状态。 “变 ”
15、,指的是人们在生命历程中不愿面对的种种变化。(每点 1分,共 2分) ( 2)悯恕之心,要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 2)欣赏之心,要善于发现体味变化中的美丽。( 3)希望之心,要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永远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
16、 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和概括散文主题类的试题,对散文主题的概括 ,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其基本方法有: 1、 从寻找语段的中心句入手。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所揭示的中心也就不同;小说为议论的语句;散文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即 “文眼 ”。 2、 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从文章的结构可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 ,进而明确作者 的写作重点与中心。分析语段时 ,还要注意从句与句间的关系入手;明确句群所
17、表达的重点。 3、 从体会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写人的文章 ,由 “人 ”及 “义 ”;写事的文章,由“事 ”及 “理 ”;写景的文章,由 “景 ”及 “情 ”。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科学与人文似乎是两种非常不同的文化,但实际上它们却有着十分相似的结构。一般说来,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大致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形而下的,另一个是形而上的。如果说,前者属于倾向于外部世界的实证的 和功利的层面的话,那么,后者则属于倾向于内心世界的思想的和精神的层面。当然,这两个层面的划分只是相对的,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
18、相互贯通的。也正是如此,才使得人和文化保持积极的进取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让我们领悟到人和文化的活生生的生命以及二者之间的深刻关联。 要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须从根本上超越当代流行的各种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特别是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科学观,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和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还有正在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的确,科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证性和功利性,至少其最终 成果需要有很强的实证依据,并且最好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于是需要大量的实验、论证、数学推导和演算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形而下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是人们容易看到的。但是,科学绝对不是可以简单地依靠实证和功利这两个 “齿轮
19、 ”运作的机器,而是由无数具有极高品位和素养的人(科学家)所参与的极富创造性的活动。这些人带着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怀着什么样的探索动机,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和心灵体验,最终碰到并抓住了什么样的历史机遇,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它与人们通常所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 ,是人们不易觉察的。 另一方面,人文作为一种文化,也同样有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我们不妨以艺术为例。尼采说,艺术是 “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海德格尔说,一切艺术 “在本质上都是诗 ”,而 “诗是真正地让我们安居的东西 ”。这显然都是从形而上层面来理解艺术。其实,艺术也存在着技
20、术性很强的实证的和功利的层面。在这个形而下层面上,艺术强调的是实验、技法、技艺和功用等等,这与科学非常相似。要是没有形而下层面,艺术就不可能成为艺术。 总的说来,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都有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面,前者是体,后者是 魂。如果说,前者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技术层面上的精湛和高超,那么,后者则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深奥和高远。然而,这两个层面和两种价值取向又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和不可分割的。没有体的魂只是空洞而抽象的魂,因而不可能有活的生命;反之,没有魂的体则只是死亡而僵硬的体,同样没有生命。正是这种体和魂高度有机的结合,才使得科学与人文成为活生生的生命有机体,充满着丰富的人性
21、和不竭的创造力,因而充满着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 (摘编自孟建伟教育与生命) 【小题 1】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科学与人 文形而下的层面是倾向于实证的和功利的层面,形而上的层面是倾向于思想的和精神的层面。 B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科学观、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和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等影响了人们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学与人文。 C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表面非常不同,但在结构上却十分相似,即都具有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面。 D尼采与海德格尔从形而上层面来理解艺术,没有关注到艺术形而下的层面,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不全面不科学。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 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实证、功利和
22、思想、精神两个层面高度有机地结合使科学和人文 充满人性、创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B科学活动中大量的实验、论证、数学推导和演算等都属于形而下的技术层面,是显性的,容易引起人们重视。 C科学和人文都有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它们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D科学和人文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贯通,能让我们领悟到它们活生生的生命以及二者之间的深刻关联。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 正确 的一项是( ) A强调科学具有形而上的层面、人文具有形而下的层面,这是对科学与人文中容易被忽视的层面的强化。 B因为形而下层面在很大程度上追求技术的精湛和高超,所以形
23、而上层面就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精神的深奥和高远。 C科学需要大量的实验、论证、数学推导和演算等形而下层面的东西决定了其最终成果需要有很强的实证依据。 D只有从根本上超越当代流行的各种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模糊信息变为确切信息,原文 是 “一般说来,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大致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实证、功利与形而下不等同,思想、精神与形而上不等同。 B“都属于 ” 不当,原文是 “很大程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江西省 红色 六校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