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 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两会前后,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总在表态一定要稳定房价,但地方的多元与特殊情况决定了仅仅靠地方政府稳定房价,无异于 缘木求鱼 。 B近些年,很多地区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的做法 蔚然成风 ,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C武警政益龙跳珠江救人的英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 满城风雨 ,感动了无数市民。 D面对记者的采访,部分代表 口不二价 ,种种 “雷人语录 ”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缘木求鱼 ”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B项,褒贬不当。蔚然成风
2、,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用于褒义。 C项,褒贬不当。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 ,到处都在议论着 (多指坏事 )。此处为英雄事迹。 D项,对象不对。口不二价: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所谓讲课自由指的是大学教授在讲台上有自由传播自己学术观点的权利, , 。 , , 。 ,如果随便找一本专著来作自己的讲义,那样的日 子是不会长久的。 就是它在课程设置好大体范围之后 旧大学里对前一点体现得较好,而对后一点限制颇多 由于没有统编教材,教授就必须学有专长 也有自由表达自己
3、政治见解的权利 教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术专长选择教材 旧大学从体制上说有一长处是今天大学里没有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语境,注意前后语句的语意联系。应先结合横线前的文字来确定首句。根据横线前的语句的句意, 句应放在句首;根据横线后的一句话的意思,这是用假设的关系复句来表达不这样做的后果,由此知 句应排在最后一句。这样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在看来,我国高铁技术是在需求驱动下以自主创新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了对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掌握,很可能实现对欧美技术的超
4、越。 B据苏州市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荣森调研统计,剧装制作总成本的 60%来自刺绣。 C “3 15”不是什么特定的节日,它所表达的是一种诉求和愿望:希望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关系,希望维权意识深入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希望我们的消费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D “两会 ”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语序不当,应为 掌握和突破 ; B项,表意不明。 “第一批 传承人 ”有歧义。 D项,搭配不当, “降低 ”和 “流通环节 ”搭配不
5、当,可改成 “降低药品价格和减少流通环节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颠覆传统的读书方式 移动阅读 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 9亿分钟 (相当于17个世纪 )、 6亿次移动阅读。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 移动阅读是什么 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 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自从 2004年 7月中国首份手机报诞生以来,手机
6、作为 “装在口袋里的媒体 ”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它的移动性、便携性、互动性、贴身性等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 “碎片化时间 ”中阅读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认可和追捧。 但是,基于 2 5G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做是移动阅读的 “前世 ”。随着 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人们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 PSP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这些基于移动工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移动阅读时代到来了。 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移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
7、读器 (电纸书 )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电纸书可以阅读 PDF、 TXT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一本纸质书一样。而阅读客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 子书,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 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运书时让牛也出汗。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 “汗牛充栋 ”,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并把他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方式使得阅读 “飘 ”了起来。 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深度。读到精彩处,兴起时,轻点按
8、钮,用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和他人分享阅读心得。这样,通过小小的阅读终端,便能以书会友。 新民晚报总编辑、上海市记协副主席陈保平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演讲时说 :“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 ”CNNIC统计显示,截至 2012年 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 3 88亿 ;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另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读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 45%。摩尔定律预示着移动阅读将汇入这样的科技潮流 :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阅读体验更好,阅读量更大。可见,未来移动阅读将在手机上大有作为, “飘 ”起来阅读将成为一种生
9、活方式。 然而,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带来丰富选择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移动阅读让 人们买的书越来越务,加上阅读器上从一本书切换到另一本书的功能很方便 ;使得读者更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并且,在公交、地铁等嘈杂的环境中阅读 ;知识的吸收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陈保平也提出:这种碎片化的 “浅阅读 ”是否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人类每次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值得警醒的地方。 【小题 1】下列关于 “移动阅读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移动阅读 ”是相对于传统阅读而言的新兴阅读方式,这里面既有阅读方式、方法的变化,也有读物内容的变化。 B “移动阅读 ”将随着阅读器更便携、
10、性价比更高的趋 势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更大的阅读量,并将替代传统阅读。 C “移动阅读 ”时代到来的标志是 3G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电纸书、智能平板、 PEP上阅读成为潮流。 D “移动阅读 ”是人们利用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的方式,而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最早得到认可和追捧。 【小题 2】下列表述不能支持 “移动阅读被称为 碎片化阅读 ”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 A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业余时间呈 “碎片化 ”形态,在这样的时间里很难长时间地连续阅读。 B人们通过移动阅读很难从头到尾完整地阅读完一本书,甚至难 以读完一篇并不长的文章。 C人们通过这种阅读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
11、的,而零碎的信息给人的教益是断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 D这种阅读是浅阅读,阅读的结果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正所谓开 “卷 ”未必有益。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 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技术的移动阅读可能会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B人们可以使用阅读终端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通过 “微博 ”等社交工具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随时 随地以书会友。 C一些电子阅读器因为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使这类移动阅读没有辐射,不伤眼晴,效果逼真而被广泛应用。 D传统阅读时代的书房藏书 “汗牛充栋 ”,
12、而移动阅读时代,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装下成千上万本书,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只是说移动阅读颠覆了传统阅读方式, “替代传统阅读 ”一说,文中无依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试题分析: “零碎的信息给人的教益是断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 ”表述内容绝对化,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试题分析: A项 “可能会 ”错误,原文中是 “必将 ”。 C项 “没有辐射 ”说法错误,原文是 “一些电子阅读器
13、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 ”,可见还是有辐射的; “广泛应用 ”也缺乏依据。 D项 “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 ”说法无依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 25分) 通俗史学家蔡东 藩 来新夏 蔡东藩( 18771945 )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甲午战争的中国失败到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日等等惊天动地的事件。世事纷扰山河破碎,不能不使这个长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日益加深其忧惠意识,而不自觉地熔铸了他具有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 他出身贫寒,过着箪食瓢饮的日子,住着以教读抵租金的居
14、室,如果他能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也许能博取富贵,但一则他家境贫寒,无力应酬;再则他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的无耻恶习,实为腐败官场所罕见。从此,他决意敝屣荣华,告病归里,重回 “君子固穷 ”的旧日生活。他手无缚鸡之力,不过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当他所写民国演义问世后,因秉笔直书,有触犯军阀劣迹数处,遂遭武夫恐吓,弹头威胁有人亦劝其曲笔 “隐恶扬善 ”,但他决不为动,宁愿搁笔,决不曲笔。蔡东藩的种种立身行事,称得起是一位善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真正儒者。 蔡东藩自绝望于官场,即倾其毕生精力于著述。蔡东藩著述很多,但能享盛名而传之久远的,则是历朝通俗演义。蔡东藩之所以能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套通俗
15、历史著述绝非一时冲动的偶然行为,而是有其一定的思想基础。他身经国运艰危目击风雨飘摇 ,不可避免地会像同时代有些知识分子那样,受到“救亡图存 ”时代潮流的冲击。当时, “实业救国 ”、 “教育救国 ”、 “富国强兵 ”等等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也必然会结合自己的条件作自己的选择。他深明亡史亡国的教训,而要用自己的文史知识和秃笔凹砚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以实现其 “演义救国 ”的素志。就在他思考酝酿过程中,辛亥革命爆发,给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迎来的却是北洋军阀集团的统治和袁世凯的帝制自为,蔡东藩在这种政治恶行的刺激下,决定先从清史通俗演义开始,其主要目的是以这
16、个被推翻的 专制政权为靶的,笔伐“洪宪帝制 ”。他在清史演义自序中说: “至关于帝王专制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悬为炯戒。 ”清史演义着手于民国四年秋,正是袁世凯等办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成书的次年秋,又是袁世凯自毙之时。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从中也能约略窥知撰者为什么把清史演义的写作提到第一位的奥和所在。而自序中的词语也正是作者对 “洪宪帝制 ”的历史鞭挞。民国十年正是 “直皖战争 ”给民众带来兵燹灾祸之际,蔡东藩更运其如椽之笔,进一步地投枪于军阀统治的黑暗现状。他历数民元以来的动乱不宁,更明确表达其正直的史德 说: “窃不自揣,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依次演述,分回编纂,借说部之体
17、裁,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 ”史家应有风骨,于此可见,亦无怪乎军阀武夫为之惧,而出以威胁之劣行 ! 蔡东藩在历丈编纂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述虽以 “演义 ”为名,但并不是相沿所谓的 “演义体 ”如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等。他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书,他在后汉演义自序中,曾有所评论说: “若罗氏所著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加以二三通人之评定,而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寿虽晋臣,于蜀魏 事不无曲笔,但谓其穿凿失真,则必无此弊。罗氏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 ”蔡氏就以此观点指导整套通俗演义的写作而自成一 “新演义
18、 ”体 “新演义 ”体的特色是,博览群籍,广搜史料,文笔力求通俗,叙事端在真实,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敷衍情节,要不得脱离历史正轨。他还采用夹批、后批和注释等手段以发挥自己的史观、史识。这一 “新演义 ”体裁,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教化之助。顾便于以国史回归国人,鼓呼民气,尽史家之职责,所以,对 “新演义 ”体固不得以小道视之而当誉之为通俗史学, 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一目。后之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何不取法乎此 等而下之,其戏说历史,亵渎历史者流,亦当自愧于先贤 ! 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 1l部 600余万字其有功史学自不待言! 【小题 1】下
19、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蔡东藩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丰富对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件目见耳闻这使历朝通俗演义更具真实性。 B由于蔡东藩在写民国演义时坚持其正直的史德秉笔直书, “写当代之状况 ”。 “语 皆 有本 ”,使 “军阀武夫为之惧 ”,而遭到军阀的恐吓。 C蔡东藩的 新演义 ”体与传统的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 “演义体 ”历史小说不同,他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 D蔡东藩认为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 “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 也 ”,不适合 “供社会教化之助 ”。 E作者认为历朝通俗演义应列
20、入史学著作之中,作为历史小说的范例,应该效法,而那些戏说历史、亵渎历史的人相比之下应当惭愧。 【小题 2】作者认为蔡东藩 “具有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 ”,请结合文章作简 要概括。( 6分) 【小题 3】蔡东藩将清史演义提到第一,并在写书的时间上有意安排,其用意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 600余万字。你认为影响他写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答 E给 3分,答 B给 2分,答 A给 1分。答 C和 D不给分。 【小题 2】 虽家境贫寒而不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以博取
21、富贵; 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的无耻恶习,决意远离腐败官场,鄙弃荣华; 虽为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每 点 2分) 【小题 3】 以清朝这个被推翻的专制政权为靶子,笔伐袁世凯的封建专制性质的 洪宪帝制 ; 把清史演义着手写作的时间安排在袁世凯筹办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把成书的时间安排在袁世凯自毙之时,说明恢复帝制绝没有好下场; 以清朝灭亡的历史,封建帝制的不可复存,来教育后人。(每点 2分) 【小题 4】观点一:是受到 救亡图存 的时代精神的影响。 当时各类救过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受其影响而走 演义救国 之路; 他深明亡史亡国的教训,而要用自己的笔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山西省 山大附 中高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