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2011-2012学年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 2分) A龟裂 (jn)红缯( zng)浸渍( z)贮藏( zh)玉醅( pi) B日啖( dn)地壳( qio)譬如( p)铁臼( ji)谂知( rn) C掺杂( chn)老趼 (jin)h泪( wn)鼓 )疱疹( po) D琥珀( b ) 船坞 ( w ) 栏 J (shn)愠色( yn)赁屋 ( ln)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2分) A喋血绯红吓马威拾人牙惠远见卓识 B暇想气馁扫描仪共商国是名门旺族 C耸峙脉搏亲合力鞭辟入理和颜
2、悦色 D拖沓凝练协奏曲言简意赅味同嚼蜡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2分) ( 1) 2009年底曹操墓在安阳的发现,使各种猜测就此尘埃落定了吗?似乎不是。 之声四起,河南考古研究所公布的曹操墓六大证据,也被指非铁证。 ( 2)大量的观察结果表明,那些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往往特别 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 3)关于小区治安管理的规定在小区管委会上获得通过,并将于 4月 1日开始 ,届时原暂行规定停止使用。 ( 4)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课程设置, 教科书。 A质
3、疑贯注施行审定 B质疑关注实行审订 C置疑关注施行审定 D置疑贯注实行审订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央视主持人赵普在播报汶川灾情之时哽咽落泪,在直播镜头前失态,有人认为这与新 闻主播冷静、沉稳的要求南辕北辙。 B “十一 ”黄金 周期间来青岛旅游的客人们赞叹道: “青岛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是人间的又一天堂。 ” C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D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作者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 答案: B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2分) A我国自主研发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不辱使命,标志着我 国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难题已得到成功破解并逐步走向成熟。 B药监总局公布制定三聚氰胺限量值,目的是便于各地部门在乳制品行业整顿中掌握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判定。 C记者报道了地方政府治理污水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当地官员进行干涉,给报社领导施加压力,其根本原因是滥用公权在作怪。 D近日沈阳某中学将 “向学生回敬鞠躬问好 ”写进了修订后的教师守则中,师生见面时互相尊重鞠躬问好使整个校园气氛更为和谐。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 ( 8分) (1)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
5、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 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 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2)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3)多元文化同时影响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 化战略,以及融合其
6、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4)“和谐 ”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 “大同社会 ”时提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论语 子路记载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5)在社会学上, “和谐 ”是指一种社会安定平和的状态。如左传所言: “八年之中,九和诸侯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社会的图景。同时 “和 谐 ”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 “和谐说 ”,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 一位哲学家赫拉
7、克利特进一步提出 “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 ”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 “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 ,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 ”的美好状态。 (6)数百年来,人们对 “和谐城市 ”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 “乌托邦 ”到18世纪的 “理想城市 ”,再到 “田园都市 ”的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 80年代以 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 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展开,最终达到现在与未
8、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 “和谐生活 ”和 “和谐城市 ”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城市的明天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7)建立 “和谐城市 ”,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 “和谐城市 ”的理念对城市管理和 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选自百度上海世博主题问答) 【小题 1】下列有关 “和谐 ”与 “文化 ”的表 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2分) A城市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
9、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使城市和谐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 B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C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历史和未来的多元文化状态,制定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并融合其中的个性。 D “和谐 ”与 “文化 ”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3分) A人们对 “和谐城市 ”模式的探讨,数百年来从来没有
10、停止过。从乌托邦开始的一系列理论、主张和模型都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等方面的平衡与和谐。 B随着环境等问题的日趋严 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都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展开。 C作者强调了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建立和谐城市中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这些是建立多元文化 “和谐城市 ”的根本。 D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是和谐城市的表现形式。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礼记中 “大
11、同社会 ”中描绘出的 “大道之行,天下 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完全一致。 B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说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即通过事物内部的对立斗争,产生矛盾的各种因素或者说各方力量的均衡,从而诞生统一而又稳定的和谐。 C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 “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 ”的主张,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和谐的重要意义。 D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 “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 ”的 美好状态。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12、【小题 1】 A 【小题 1】 (D项错在偷换概念,将原文 “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换成了 “和谐与文化 ”; A 项根据第一段第一和第二行的内容概括而来; B 项见第二段后半部分;C项见第三段后半部分。 ) ( 2分) 【小题 1】 (B项错在将原文 “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 ”换成了 “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都围绕 ”; A项见第六段前半部分的叙述; C、 D项见第七段。 ) ( 3分) 【小题 1】 (A 项见原文第四段,礼记在描绘 “大同社会 ”时指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并不完
13、全一致。 )(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 13分) 淡 竹 苏沧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 “百草原 ”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 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
14、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 我要生存 !我要开花 !我要结果 ! 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 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 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的是空的吗 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
15、美妙的小宇宙 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 尔驻足的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 笑忘功 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 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 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
16、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 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 “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 “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 射
17、而则达 ”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 2009 12) 【小题 1】文章 一 段,用不少笔墨写淡竹之外的一些事物,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 2分) 【小题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含意。 ( 4分) (1)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2)他可以很入世 他可以很出世。 【小题 3】第 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这一段文字在 文章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山东省 莘县 实验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