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2010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是 “千古良相 ”的典范。体现他的 “智慧 ”的相关情节有 隆中决策、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空城计、七擒孟获 ,还有 、 、 等。 (任写三件事)( 3分) 答案:智取汉中、巧布八阵图、安居平五路、智取三城、六出祁山、造木牛流马、见木像魏都督丧胆、计杀魏延、陇上妆神、智收姜维等。 简述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4分) 答案: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他为自己与马谡义同兄弟、今为明法度而斩之,也为自己忘记先帝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临危叮嘱、用
2、人不明而痛哭。马谡死后,诸葛亮自修祭文安排享祀,并加意马谡家小抚恤,按月给予禄米,还上表自贬丞相之职。 解释下列元杂剧中的角色。( 3分) (1)卜儿: (2)外: (3)净: (4)正旦: (5)正末: (6)丑: 答案:卜儿:老年妇人 外:老年男子 净: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 正旦:女主角 正末:男主角 丑:扮演滑稽人物 翻译下列句子。( 5分) 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答案: (1)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 “你们看廉将军
3、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 ”(得分点:孰与) (2)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得分点:独 哉?) ( 3)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得分点:定语后置) ( 4)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义节啊。(得分点:表原因的判断) ( 5)(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 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得分点:视事、乞骸骨、拜) 名句默写( 10分) 7.( 1)卒相与欢, 。 (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 ( 3)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4)辛弃疾在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借典故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
4、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的一句是 , , ( 5)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 ( 6)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案:( 1)为刎颈之交 ( 4)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5)半夜凉初透 ( 3)料峭春风吹酒醒 (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叙述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宰我认为服丧三年太久了,一年就可以了;孔子批评他 “不仁 ”,认为孩子生下后,要经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 B子曰: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
5、改革了。这体现了孔子消极避世的思想。 C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 “仲尼焉学? ”子贡曰: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子贡的意思是你自己为什么不学习呢?又为什么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D子曰: “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 答案: AD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而君幸于赵王(被)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赵走燕(偷偷)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判处) 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权衡、比较)传以示 美人及左右(显示) 匈奴使来 ,汉亦留之以相当
6、(抵押)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不过) C相如因持璧却立(但是)天雨雪,武卧啮雪(下)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两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计) D秦贪,负其强(凭借,依仗)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固请,召有司案图(审察、察看) 答案: D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孙夫人在周善劝说下,未禀报刘备,独自带阿斗往东吴而去。赵云独自来追,从孙夫人手中夺回阿斗,抱出船头上。欲要傍岸,又无帮手;欲要行凶,又恐碍于道理,进退不得。这时张飞来救,杀了周善,顺利救回阿斗。刘备知晓后,称赞赵云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7、B关羽拒绝和东吴联姻,孙权大怒,令吕蒙夺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又被徐晃、曹仁打败,只得从樊城撤军,企图夺回荆州。在荆州路上,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他只得暂退麦城,拒绝诸葛瑾的劝降,率关平等二百余骑企图从麦城突围到西川,被俘而死。 C诸葛亮 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南蛮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其间诸葛亮想出攻心的计策,七擒孟获,孔明都放了他。孟获起誓:以后将决不再谋反。 D诸葛亮在五丈原与司马懿陷入拉锯战。诸葛亮本就积劳成疾,又因东吴伐魏无功而返,于是旧病复发,命在旦
8、夕。他于帐中点灯祈禳北斗以求延寿。只要七日内主灯不灭,便可再活十二年。不料因有魏军探营,马岱闯帐报告,不慎将主灯扑灭了。诸葛亮禳星延寿失败。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 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 A明年复攻赵 B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C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D虞常在汉时,素与张胜相知 答案: D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B见犯乃死,重负国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C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答案: C 下列选项对四组加点字意思是否相同进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徒
9、见欺 空以身膏草野 因厚赂单于 置币遗单于 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A “徒 ”“空 ”相同, “赂 ”“遗 ”不同, “连 ”“累 ”相同, “顾 ”“特 ”不同 B “徒 ”“空 ”不同, “赂 ”“遗 ”相同, “连 ”“累 ”不同, “顾 ”“特 ”相同 C “徒 ”“空 ”相同, “赂 ”“遗 ”相同, “连 ”“累 ”相同, “顾 ”“特 ”不同 D “徒 ”“空 ”相同, “赂 ”“遗 ”相同, “连 ”“累 ”相同, “顾 ”“特 ”相同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
10、面两文段,完成 1822 题。( 15分) 甲文: 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梁衡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 “大师 ”,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 “匠气 ”。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 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
11、不断构思新东西。 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恃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 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 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
12、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 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 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 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福建省 南安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