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四川攀枝花卷)地理(带解析).doc
《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四川攀枝花卷)地理(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四川攀枝花卷)地理(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四川攀枝花卷)地理(带解析) 选择题 攀枝花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东经10215 10808,北纬 2605 272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攀枝花市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北温带 【小题 2】攀枝花市的地形类型是 A盆地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小题 3】河流雅砻江建有著名的 A二滩水电站 B三峡水电站 C三门峡水电站 D葛洲坝水电站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攀枝花是四川省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位于地球五带中是北温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 2】
2、攀枝花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走向近于南北,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攀枝花是一个既有壮丽山河奇景,又有亚热带旖旎风光;既有现代人创造的伟业,又有遗存古朴风貌的理想的旅游胜地。 【小题 3】二滩水电站地处中国四川省西南边陲攀枝花市盐边与米易两县交界处,处于雅砻江下游,坝址距雅砻江与金沙江的交汇口 33公里,距攀枝花市区46公里,系雅砻江水电基地梯级 开发的第一个水电站,上游为官地水电站,下游为桐子林水电站。 考点:该题考查攀枝花市概况。 2014年 5月 20日,中俄 “海上联合 2014”军事演习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
3、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该日,地球公转位于图中的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小题 2】上海市濒临的我国的边缘海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材料可知,演习时间为 2014年 5月 20日,地球应该公转在春分到夏至之间,结合图 1可以判断,应该位于乙丙之间。 【小题 2】从中国地图可以看出,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东向东海,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判读。 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我国爱国诗人余光中
4、先生的乡愁诗中写到 “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中的 “海峡 ”是指 A渤海海峡 B琼州海峡 C朝鲜海峡 D台湾海峡 【小题 2】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海 岛多港口 岛内市场广阔 吸收外国资本 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我国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写到的 “海峡 ”是指台湾海峡,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平均水深 60米,北通东海,南接南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 【小题 2】从 20世纪 60年代开始,台湾
5、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 “进口 -加工 -出口 ”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劳动力资源丰富,海岛多优良海港,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交通运输便利,台湾岛内市场狭小。 考点:该题考查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组成。 图 9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 50米, AB段为河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A由东向南流 B由南向东流 C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D由东向西再向南流 【小题 2】 AB河段的图上距离为 5厘米 ,则实际距离是
6、A 50米 B 100米 C 250米 D 500米 【小题 3】某观测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 3 ,则图中最低气温接近 A 0.9 B 1.7 C 2.2 D 3 【小题 4】图 10是图 9中 O地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 O地,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河流是从海拔高处向地处流,结合图示中的指向标得知,图示河段的流向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小题 2】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若测
7、得 AB河段的图上距离约 5厘米,根据比例尺 1: 5000,计算得出两地实际距离是 25000米,在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小题 3】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约下降 0.6 ,计算可知 B正确。 【小题 4】泥石流发生 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高出爬,从图可以看出, 线与泥石流运动方向大致垂直,且向海拔高处延伸,故选项 B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综合题 下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甲地的纬度 ,
8、丁地的经度 。( 2分) (2) 丙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1分) (3) 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千米。( 1分) (4) 地球自转一周,甲、乙、丙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 。( 1分) ( 5)甲、乙、丙三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热带的是 。( 1分) 答案: ( 1) 60S 20W( 2分) ( 2)西南( 1分) ( 3) 2220( 2200、 2222)( 1分) ( 4)乙( 1分) ( 5)丙( 1分) 试题分析: ( 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
9、就是东经,用符号 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表示。 ( 2)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 3)乙、丁两地之间的纬度范围是 20,纬度每相隔 1,其实际距离是 111千米,则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2220千米。 ( 4)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乙、丙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乙,因为该地的纬度最小,距离赤道最近。 ( 5)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W和 160E组
10、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 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下图中的三个不同的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三地中建有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是 地,有 “鱼米之乡 ”之称的是 地,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的是 地。
11、( 3分) ( 2)简要分析三地农业生产共同的自然条件。(提示:从地形、土壤、气候、水源等方面回答,共 4分) 答案: ( 1) C B A ( 2)三地均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试题分析: ( 1)我国的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都江堰所在的商品粮基地为成都平原,有 “鱼米之乡 ”之称的是太湖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的是松嫩平原。 ( 2)我国的国家级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与盆地中 ,这些地区具有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好、商品率高、增产潜
12、力大的特点各地区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除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为春小麦外(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南方地区),其他则主要是水稻。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及其位置。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三江源地区是 、 、 的源区, 被荣誉为 “中华水塔 ”。( 3分) ( 2)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3分) 答案: ( 1)长江 黄河 澜沧江 ( 2)雅鲁藏布江谷地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 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和糖分的积累 试题分析: ( 1)三江源的 “三江 ”是指澜沧
13、江、长江与黄河,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 “中华水塔。 ( 2)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它们相对青藏高原的其他地区来说,主要有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地势平坦、水源较为充足等优势条件,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考点:该题考查青藏河谷农业和高原牧业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是 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 ( 1)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是 ( 2分) A陕西、广西、湖南 B云南、贵州、四川 C云南、贵州、湖南 D陕西、四川、广西 ( 2)材料二说明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14、 。( 1分) ( 3)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如江西因暴雨引发洪涝、台风 “海葵 ”登陆浙江绍兴、寒潮入侵内蒙古呼伦贝尔、甘肃舟曲遭受泥石流重创。请把上述四省、区的简称,填在图中对应的省、区位置。(注意:不能跨省、区界限, 8分) 答案: ( 1) B ( 2)分布不均(或东多 西少、分布很不均匀) ( 3)提示:学生填对省、区,各 1分,写对简称(赣、浙、内蒙古、甘或陇),各 1分 试题分析: ( 1)我国共有 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结合图例,可知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是云南、贵州、四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初 毕业 考试 四川 攀枝花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