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导电 B粉尘爆炸 C金属拉成丝 D活性炭吸附毒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A、只是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粉尘燃烧,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C、只是金属的形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D、吸附后毒气并没有消失,只是存在活性炭表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
2、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 30g B 50g C 100g D 150g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化铁不含碳元素,氮气、 CO、 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在与氧化铁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即与氧化铁反应后,所得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仍为 40g30%=12g。将这些二氧化碳全部通入石灰水,由于石灰水为氢氧化钙,也不含碳元素,所以得到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仍为 12g,根据碳酸钙的化学式,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12%,则碳酸钙的质量为=100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3、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与温度达到着火点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达不到目的,因为现有药品实验时无任何现象。应在水中加入石蕊。 B、能达目的。 C、达不到目的,该实验只能证明温度达到着火点,如需证明需氧气,应在水中加块白磷。 D、达不到目的,只能证明生锈需氧气。 考点:重要实验的原理理解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将气体点燃 B O2 C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
4、滤,洗涤,干燥 D FeCl2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答案: AB 试题分析: A、错误,在不混入氧气的情况下,气体是无法燃烧的, CO无法转变为二氧化碳。 B、错误,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的是氧气,而非二氧化碳。 C、正确。加过量稀盐酸,将活泼金属锌反应除掉,再过滤,得到不溶于水的固体铜,再洗涤,除去铜上附着的盐酸、氯化锌等物质,最后干燥,除去水份,得到铜。 D、正确。过量铁粉加入后,将氯化铜反应完全,再过滤除去多余的铁粉,得到较纯的氯化亚铁溶液。 考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下列各图所示的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两手捂住,试管内气体受热体积膨
5、胀,多余气体中 导管冒出,形成气泡,出现这种现象说明装置不漏气。 B、长颈漏斗中的水不下降,说明锥形瓶中气体不减少,从而说明装置不漏气。 C、两手捂住,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多余气体进入广口瓶中,使得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气压将水压入中间的那根玻璃管中,形成水柱。看到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D、上下移动,两端液面水平,说明右侧装置中气体数量可多可少,从而说明装置漏气。 考点:气密性检查原理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 实 解 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二氧化碳能使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红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
6、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金刚石、石墨和 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但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焦炭在炼铁过程中,将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夺走,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这体现了焦炭具有还原性。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 C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以保护内层的铁不易锈蚀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错误,除燃烧外,像镁与盐酸、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等都能释放热量。 B、正确。 C、错误,一氧
7、化碳不溶于水,放一壶水无法防止煤气中毒。D、错误,由于铁锈疏松多孔,它不仅不能阻止水、氧气与铁接触,相反还能吸收水份,加速铁的锈蚀。 考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一氧化碳毒性,铁生锈原理,合金的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 ) A向放有小粒碘的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水和汽油,碘几乎不溶于水 ,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 B向油和水的乳浊液中滴入 4-5滴洗涤剂后振荡,静置后液体不再分为两层 C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铵,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升高 D在滴加红墨水的水的试管中缓缓加入乙醇,然后振荡并静置几分钟,溶液不会分层。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正确,碘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汽油或酒精中。
8、B、正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液体不再分层。 C、错误,硝酸铵溶于水中时,溶液温度是降低的。 D、正确,由于水与乙醇能互溶,混合后溶液不会分层。 考点: 物质的溶解性 英国科技人员研制的自动灭火陶瓷砖中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当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砖释放出的氦气和二氧化碳就能抑制和扑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 B 试题分析:氦气与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后,起到隔绝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作用。可燃物着火点是固定的,不会被降低,该情景下,两种气体也不会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考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
9、理 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人造骨 钛合金 B “马踏飞燕 ” 青铜 C钻石 金刚石 D金饰品 黄金 答案: C 试题分析: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金刚石不是金属材料。 考点:物质的类别 分别取厨房中以下调味品各少量放入水中,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食盐 B蔗糖 C醋 D芝麻油 答案: D 试题分析:食盐、蔗糖、醋都能溶于水,加入水中得到溶液,芝麻油不溶于水,将它放入水中,得到的是乳浊液。 考点:溶液的形成 下列是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表示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的图标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
10、分析: A、是禁止燃放鞭炮。 B、是禁止吸烟。 C、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D、是禁止堆放易燃物。 考点:安全图标 今年入冬以来,我市多次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造成呼吸道病人增多。此次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着的主要污染物是 A SO2。 B CO C PM2 5 D NO2 答案: C 试题分析:雾霾的成分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 PM2.5是指直径为 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其余三种都是气体污染物 。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填空题 2013年 12月 2日, “嫦娥三号 ”探测器由 “长征三号乙 ”运载火箭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 ( 1) “长征三号乙 ”运载火箭的第三级采
11、用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 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液氢应用于航天领域的优点是 _。氢能源是最理想的燃料,目前广泛使用还存在困难,如: _(写一个)。 ( 2) “长征三号乙 ”运载火箭的一、二级火箭用偏二甲肼 (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推进剂,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 +2N2O4 3N2 +2CO2+4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2 t C2H8N2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 N2O4的质量 .(写出解题过程)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 3) “嫦娥三号 ”的 “玉兔 ”月球车可从携带的锂电池储备一定的能源。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
12、LiMnO2,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 。 答案:( 1) 2H2 + O2 2H2O 热值大;产物是水,无污染。 生产成本大,储存和运输不方便,易燃易爆不安全等(合理即可)。 ( 2) 解:设 12tC2H8N2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 N2O4的质量为 x C2H8N2 + 2N2O4 3N2 +2CO2+4H2O 60 292 12t x 60/12t=184/x X=36.8t 答: 12tC2H8N2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 N2O4的质量 36.8t。 ( 3)电能 试题分析: 氢气燃烧,实质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作为燃料,其优点是热值大,为同等质量汽油燃烧放出质量的 3倍,产
13、物无污染,来源广,可由水得到。缺点是制取成本高,目前还没有较低成本的制取氢气的方法。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进行即可。 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供月球车使用。 考点:化学与能源 发展 “低碳经济 ”,倡导 “低碳生活 ”,建设 “低碳城市 ”已成为人类的追求。 ( 1)随着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煤、天然气和 的急剧增加, 导致 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 2) 2014年青奥会即将在南京举行,为了控制汽车尾气给空气造成的污染, 南京近期投入了一批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煤燃烧排放出 (写名称) 等气体污染物,与雨水作用可形成 ,脱硫工程可以适度减少其影响。 为提高煤的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南京市 鼓楼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