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东台市六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东台市六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东台市六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东台市六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网友 1:目前,世界上有 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因此我们要注意节约用水。我认为下列有一项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这一项的是 ( ) A用肥皂水检验水的硬度 B淘米水用来浇花 C使用节水龙头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肥肥皂水检验水的硬度是硬水的检验方法与节约用水无关。 考点:爱护水资源。 一密闭容器中可能有 CO2、 CO、 O2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经测定其中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 3: 8,则容器中气体不可能是( ) A CO2、 CO B CO、 O2 C CO2、 CO、 O
2、2 D CO2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要根据极值法解答,如果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想使混合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 3: 8,则需要一种物质中碳氧质量比大于 3:8,其他物质中碳氧质量比小于 3:8,这样才符合要求; CO2碳氧质量比=12:162=3:8,一氧化碳中碳氧质量比 =12:16=3:4,故 A不符合要求。 考点: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近来 “雾霾 ”天气较多。其实我们每一脚油门、每燃烧一根秸秆、每一串火红的爆竹,都不经意地催化产生 “霾 ”。下列有关 “雾霾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 “霾 ”的主要物质 PM2 5是有害气体污染物 B禁用煤炭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3、C为治理空气污染,重污染机动车征收排污费后才能上路 D以自行车替代燃油车有助于减少 “雾霾 ” 答案: D 试题分析: PM2 5指的是可吸入颗粒而非有害气体, A错;煤炭是目前重要的化工原料,现在还不能禁止使用, B的方法目前行不能;重污染机动车征收排污费后再上路还会造成污染, C法也不行 ;以自行车替代燃油车可以有效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有助于减少 “雾霾 ”, D的说法是合理的。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 “三效催化净化器 ”,可将尾气 CO和 NO转化为空气中的成分 CO2和 N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 A只有 C B只有 N C C和 O D
4、C和 N 答案: D 试题分析:反应物一氧化碳中的氧是 -2价、碳是 +2价,反应物一氧化氮中氮是+2价、氧是 -2价,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是 +4价、氧是 -2价,氮气中氮的化合价是 0,所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碳和氮。 考点:化合价。 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整个圆作为物质, 与 是并列关系, 包含在 中,若 是混合物,则 不可能是( ) A二氧化碳 B化合物 C稀有气体 D氧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若 是混合物,则 表示的应该是纯净物, 是 中的一部分,也应该是纯净物,不可能是混合物,稀有气体是由氦氖氩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考点:物质的分类。 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
5、正确的是( ) A “中国好空气 ”的 “好 ”是指氧气体积分数大于 21%的空气 B饼干放置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有氧气 C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D空气成分中的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中国好空气 ”的 “好 ”是指没有被污染的空气, A错;饼干放置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B错;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它本向不能燃烧, C错;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D对。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空气的成分,氧化物。 用微粒的眼光看事实,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事例解释正确的是( ) A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 -气体分子体积减小 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
6、 -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水管里的 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 -水分子停止运动 D汞暴露空气中易挥发出有毒的汞蒸气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只是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A错;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是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 B对;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的, C错;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汞暴露空气中易挥发出有毒的汞蒸气说明原子是不断运动的,D错。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征。 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是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下列符合这种变化的选项是( ) A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7、B蔗糖溶于水 C电解水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有色光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重合成新物质的分子,题文所描述应该是化学变化过程。 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一种学习方珐。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C N2、 O2、 CO2气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所以一切微粒得到电子都会变成阴离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子是粒子也不带电,但不是分子或原子, A对;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但二者混
8、合到一起形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B错;氦气虽然是气体但是由原子构成的, C错;阳离子得到电子会变成原子, D错。 考点:分子、原子和离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网友 2: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种 “水 ”,我们要学会分类。我认为下列 “水 ”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雨水 B糖水 C河水 D冰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雨水中会溶解二氧化碳等物质,糖水是由蔗糖和水混合而成的,河水中含有很多可溶性的物质,以上三种都属于混合物,冰和水是水的不同状态,都是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网友 3:净化水的措施较多,有些措施发生化学变化。我认为下列净化水的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
9、活性炭吸附 B过滤 C用漂白粉消毒 D蒸馏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漂白粉消毒是向水中加入二氧人氯等物质使水中的细菌或病毒中的蛋白质因发生变性而死亡,生成了其他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 考点:水的净化。 网友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现象。我认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且体积之比约为 2:1 C有氢气和氧气产生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 D都是说的实验结论, B描述的是实验的现象,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一定要把现象和结论区分开。 考点:水的组成。 网友 5:现在检验湖泊水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东台市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