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二中中考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二中中考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二中中考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二中中考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学习物理时经常要用到估测,下面是小芳同学对自己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 A拳头的宽度约为 10.0cm B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6 x105pa 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 1.0x103kg/m3 D中考测 800米的速度约为 4m/s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拳头的宽度约为 10.0cm ,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B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6 x104pa,所以 B说法不合理,符合题意。 C身体的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约为 1.0x103kg/m3,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D中考测 800米的速度约
2、为 4m/s,跑完 800m用时 200s,合 3.3min,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B 考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 如下图甲所示的热熔胶枪是一种装修工具,用于材料涂胶。它的内部有 2只相同的 PTC(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陶瓷材料,它的发热效率较 高 正温度系数)加热元件,其工作电路如下图乙所示,扣动扳机能使固体胶条向前挤压,联动开关 S同时掷向 A、 B,枪口冒出胶液,松开扳机,联动开关 S同时掷向 B、 C。单只 PTC元件
3、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丙所示。关于 PTC元件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扣动扳机,两只 PTC元件串联在电路中 B松开扳机,只有一只 PTC元件接入电路 C松开扳机,当温度为 80 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55W D扣动扳机,当温度为 180 时, 1min电路消耗的电能为 4800J 答案: D 试题分析:( 1)扣动扳机时,联动开 关 S同时掷向 A、 B,电路如下图所示: 两只 PTC元件并联在电路中,当温度为 180 时, R1=R2=1210, 1min电路消耗的电能: 所以 A选项错误, D选项正确 ( 2)松开扳机时,联动开关 S同时掷向 B、 C,电路如下图所示:
4、 两只 PTC元件串联在电路中,当温度为 80 时, R1=R2=880, 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所以 B、 C选项错误 所以选 D 考点:欧姆定律、电功率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读懂电路图中开关对元件的控制作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 G 物,动滑轮的重力为 G动,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表达式错误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不计摩擦和绳重,由两股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所以 A正确,不符合题意; 设物体升高的高度 h,可求绳子自由端通
5、过的距离 s=2h, 提升重物做的功为有用功: W 有 =G 物 h, 拉力 做的功为总功: 又 W 总 =Fs, 拉力的大小: 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 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 W 额 =G 动 h, s=2h, W 有 =W 总 -W 额 =Fs-G 动 h, 拉力的大小: 所以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 D中结果反推导,发现 ,不符合机械效率的定义,所以 C 错,符合题意 所以选 C 考点:机械效率 点评:本题提供了使用滑轮组时三种计算拉力大小的方法,注意条件:不计绳重和摩擦 下列四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 A B C D A用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降低沸点
6、 B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 C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使沸点升高,所以 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吸盘靠大气压把盘压在墙面上所以 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 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值, 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A 考点:大气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大气压的知识,要掌握其中的两个重要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同时要注意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水箱是密封的,并装满水,如果将右边玻璃管提高一点,则
7、水箱各部分压强的变化应是( ) A右侧箱壁压强不变 B左侧箱壁压强减小 C箱顶上的压强减小 D箱底上的压强增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提高玻璃管,管内的液面升高;水箱顶部和底部以及侧面,距离玻璃管内液面的竖直高度变大,根据公式 P=gh可知水箱各部分所受压强都变大 所以只有选项 D正确 所以 选 D 考点: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要记住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这个深度指的是距离液面的高度 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
8、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 C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炒肉片时,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说法正确; B、在炒肉片时,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说法错误; C、肉片外的淀粉糊可以减小液体的表面积,能够有效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说法正确; 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说法正确; 所以选 B 考点:内能、扩散 点评: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
9、越大;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 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图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水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图象应满足正比例函数;而不是选项中图象反映的重力随质量增大而减小;所以 A错误; B、水的密度反映了水的一种性质,是一般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与水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而选项中图象反映的是水的密度与 体积成正比;所以 B错误; C、水的比热容反映了水的某种性质,是一个不变量;与
10、水的温度、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无关;选项中图象正是反映了温度升高、比热容不变;所以 C正确; D、水产生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P=gh);而选项中图象反映的是深度增大压强不变;所以 D错误; 所以选 C 考点:密度、重力、比热容、压强 点评:对于水来说,其密度和比热容都是反映了水的某种性质,是不变量;水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且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根据这些知识再对照选项中图象所反映的规律,找出与所学知识 相符的选项即可 教室里的钢质黑板表面涂了粗糙的 “黑板漆 ”。上课时为了将挂图贴在黑板上,采用下图四种器具中的哪一种最为合适( )答案: C 试题分析:钢是纯
11、度比较高的铁,可以被带有磁性的磁体吸引,所以可以选择具有磁性的磁吸 所以选 C 考点:磁性 点评:注意磁体的特性是能够吸引铁钴镍,同时要注意钢和铁实质上是同一种物质,在化学上它们的化学符号是相同的,只不过含碳量不同 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公共汽车在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 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转弯时播放 “前方车辆转弯,请扶好坐好 ”防止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C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 用来减小摩擦 D公交车上使用的 IC收费卡 利用了超声波原理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
12、实像不符合题意 B、汽车行驶时汽车和人一起运动,汽车拐弯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 “汽车转弯,请抓好扶手 ”是为了防止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符合题意 C、方向盘上裹着皮套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公交车上使用的 IC收费卡属于非接触卡,非接触 IC卡离读卡器一定距离就能完成读卡,这是因为它的卡基内嵌有一组特别的感应线圈,在这种卡片靠近读卡器时,读卡器内发出的特别的射频载波(包含控制信号)在 IC卡片的感应线圈周围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强度的交变磁场,正是通过这个交变磁场使得卡基中的感应线圈产生电动势,并利用这个电动势作为卡片电路的驱动电源,并指挥芯片完成数据的读取
13、、修改、储存 IC卡是利用电磁感应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B 考点:惯性、摩擦力、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点评:掌握汽车上的物理知识,转弯时抓好扶手,摄像头,方向盘是什么机械,方向盘上的花纹,刷 IC卡,发动机,反光镜等等 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a为玻璃板, b为点燃的蜡烛, c是和 b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 c不能使 c与 b的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 B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 “蜡烛 c”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C小芳同学发现镜中出现了蜡烛 b两个不重合的像是由于光在两个反射面上两次反射成像造成的 D将蜡
14、烛沿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 动时,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 “蜡烛 c”会变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蜡烛 c和蜡烛 b的像不能完全重合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蜡烛 c射出的光线透过空气 -玻璃 -空气进入人的眼睛,光线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眼睛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 c是光的折射现象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厚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由于两个反射面都能反射成像,实验时会看到两个像,使实验复杂化,为了保证实验效果,要尽量使用薄玻璃板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将 蜡烛不管是远离玻璃板还是靠近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
15、不变,所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所以选 D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等 小芳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 .其中错误的是 ( ) A B C D A击打纸筒一端让其发声看到火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声音的响度不同 D利用声音的音调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纸筒发出的声音传到灯焰处时,灯焰会晃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琴声是由于琴弦的振
16、动产生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杯子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测量海水的深度是利用的是回声测距,声音的频率必须大于 20000Hz,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所以选 D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与能量及超声波的应用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与能量及超声波的应用,要结 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小芳同学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 “冷气 ”,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 “热气 ”的情景。以下是她对 “冷气 ”和 “热气 ”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 A “冷气 ”和 “热气 ”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
17、水珠 B “冷气 ”和 “热气 ”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的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 ,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 C “冷气 ”和 “热气 ”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D “冷气 ”和 “热气 ”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后者是汽化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看到雪糕周围 冒 “冷气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 “热气 ”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 所以选 B 考点:液化 点评:本题需要注意无论 “冷气 ”和 “热气 ”都是人眼看见的,成分就是小水珠,不是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湖北省 武汉市 水果 湖二中 中考 模拟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