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相同的是( ) 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 研究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 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 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来认识电流,使用的是转化法; 以电流和水流相比来研究电流,使用的是类比法; 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认识磁场,使用的是转化法; 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利用的是模型法;故选 C 考点:物理学方法:类比法;模型法;转换法 如
2、图所示的家庭用电的一些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安全用电常识可知:拔插头时用力拽导线,容易使电线损坏,发生触电事故, A 不合题意;发生火灾时,要先断开电源 开关,否则会发生触电,B符合题意;当电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容易熔断而保护电路,如果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后,就起不到保护作用了, C不合题意;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短路;二是家中使用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时,将会使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引起火灾, D不合题意故选 B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它们相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实验证明:在只有地磁场而
3、没有其他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边缘,实验中,若把这些 细菌中的磁生小体看成小磁针,则它的 N极指向 ( ) A北 B南 C西 D东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磁场的 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 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把地球看做一个大型的磁体,在地球的外部,磁感线应该是从地磁的 N极出发,回到地磁的 S极由题意可知,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对于小水滴来说,磁感线应是从小水滴的南面指向小水滴的北侧,把这些细菌中的磁生小体看成小磁针,小磁针的 N 极指向与磁场磁感线的方向相同,所以它的 N 极指向小水滴的北侧,所以选项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地磁场;磁场
4、的方向 如图所示是三线插头的照片留心观察发现,与地线连接的那个插头比另外两个插头要稍长一些插头在长度设计上的这种差异,主要是考虑( ) A使插头的造型更美观 B有利于识别火线和零线插头 C插入插座中更稳固 D操作时,可确保接地插头先接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三脚插头与三孔插座相连接时,除了把火线和零线跟用电器用电部分连接外,还把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地线相接;因用电器漏电时,会使外壳带电,若接上地线,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插头制作的长一些,可以使用电器在与火线接通之间先使外壳与地线相通,在拔插头时,先使插头与火线相脱离,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选 D 考点:插座的构造与工
5、作方式 标有 “2V 1W”字样的小灯泡和标有 “20 l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其中电源电压为 6V,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 A”,电压表 的量程为 “0 3 V”,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范围是( ) A 0.25A 0.6A 1.0V 2.0V B 0.30A0.5A 1.0V 1.5V C 0.25A 0.5A l.5V 2.0 V D 0.25A 0.5A 1.0V2.0V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知灯泡、滑动变阻器及电流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阻值从零开始变大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变小;在移动滑片过程中应保证电流
6、表、灯泡及滑动变阻器都能安全工作由灯泡铭牌信息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 UL=2V,即电压表最大不得超过 2V;灯泡的额定功率 PL=1W,灯泡的额定电流 ,故电路中电流最大不得超过 0.5A;灯泡的电阻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也为最小值, U 最小 =I 最小R=0.25A4=1V;所以电流表范围为 0.25A 0.5A;电压表范围为 1V2V故选 D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阻的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在体育比赛的 “鞍马 ”项目中,运动员上 “马 ”前要踩踏板,如图所示,当脚接触踏板直至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下列有关运动员 动能变
7、化情况正确的是 ( ) A先增大后减小 B由零不断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不断减小至零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一定,速度越小,动能越小当弹簧被压缩时会产生弹力,根据弹力大小的变化来判断对运动员下落速度的影响,从而确定动能的大小变化当脚接触跳板 M直至弹簧 K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向下的压力大于弹力时,合力方向向下,做加速运动,即速度越来越大,此过程中动能增大;第二阶段当向下的压力小于弹力时,合力方向向上,做减速运动,即速度越来越小,直至为 0,动能逐渐减小;因此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选 A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合
8、成与应用 在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A中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C中同学抱 着书不动, D中人没有推动石头,都是只有力而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不符合做功的条件,故 ACD错误;工人沿水平地面推动小车,工人对车的推力向前,车通过的距离向前,符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工人对车做功了,故 B正确故选 B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我们知道,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其原因是( ) A导线的电阻小 B电炉丝的电阻小 C通过导线的电流大
9、D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电炉在使用时,电炉丝和连接的导线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相等, I 电炉 丝 =I 导线 ,通电时间 t相同,根据焦耳定律 Q=I2Rt,因为 R电炉丝 R导线 ,所以电流产生的热量: Q 电炉丝 Q 导线 ,从而出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的现象,由上述分析可知选项 B、 C、 D都不正确故选 A 考点:焦耳定律;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绿色理念 ”要求从根本上减小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 “绿色理念 ”的是( )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为农家肥 C加工成饮料瓶 D发酵制沼气 答案: A
10、试题分析: “绿色理念 ”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减少排放,只要是对环境有污染,就不符合 “绿色理念 ”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气污染物,故 A不符合 “绿色理念 ”,但符合题意;用秸秆发酵后作农家肥,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做到废物利用,且农家肥能改良土壤,所以 B符合 “绿色理念 ”,但不符合题意;用秸秆加工成饮料瓶,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做到废物利用,所以 C符合 “绿色理念 ”,但不符合题意;用秸秆制造沼气,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节约了化石能源,做到废物利用,另外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产生的污染小,所以 D符合 “绿色理念 ”, 但不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如
11、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 A、 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 IA=0.4A、 IB=0.2A、 I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首先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为了减少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仅仅测量一次就下结论,具有偶然性,是不符合规律的故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不符合题意 ; B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这样符合实验的要求,能够使最终的结论更具普遍性,符合题意; 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不符合题意; D换
12、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会使误差增大,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如图所示是一个电子门铃,当两个导线夹子相接触时,电子门铃有音乐声,将下列物品分别接入两夹子之间,能使门铃发出音乐声的是( ) A塑料尺 B铅笔芯 C橡皮 D胸卡 答案: B 试题分析: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等;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等;把导电性能较好的导体接在两夹子之间时,门铃工作发出音乐声,把绝缘体接在两夹子之间时,门铃不工作塑料、橡皮、胸卡是绝缘体,铅等芯是导体故选 B 考点:导体;绝缘体 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
13、: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和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不省距离不费距离)要判断是什么杠杆,要看动力臂与阻力臂之间的大小关系在船桨的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船桨属于费力杠杆,故 A 不符合题意;我们在使用剪铁皮的剪子时,目的是为了省力,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 B符合题意;起重机的吊臂在工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 C不符合题意;人在端茶杯时,若把前臂看成杠杆,支点 在肘关节的位置,肱二头肌收缩抬起前臂是动力,茶杯作用在手上产生的力是阻力,端茶杯的过程中,动
14、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杠杆的分类 实验题 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等同学将两只 “3.8V 0.3A”的小灯泡连接成串联电路实验时不慎把甲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了,让小华惊奇的是,原来发光较弱的甲灯泡不发光了,而乙灯泡不仅没熄灭,反而更亮了,仔细观察电路后;还发现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1.6V(电压表测甲灯泡两端的电压 ),电源电压为4V小华对此产生了疑问:玻璃外壳打碎后,甲灯仍有电流 通过为什么不发光呢?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 1:甲灯中的电流可能小于外壳打碎前的电流。 猜想 2:甲灯的实际功率可能小于可以发光的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5、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 1是 _(正确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所依据的现象是 _ (2)为了验证猜想 2,由于手头没有电流表,小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得 “3.8V 0.3A”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数据,以及不同电压下的发光情况(如下表所示),并作出了该灯泡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像 由试题中信息和 前面的讨论,可以判断猜想 2是 _(正确错误)的写出分析(计算)推理的过程 (3)甲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后,引起灯泡从发光较弱到不发光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同组的小兰同学联想到,刚从炼钢炉里倒出来的钢水,温度很高,发出耀眼的白炽光,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钢水凝固,发出红光直至不发光提出新的猜想:
16、甲灯灯丝的玻璃外壳打碎后,灯丝可能因 _而不发光,为了验证猜想,小兰等同学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适当调高电源的电压后,观察到甲灯泡灯丝发出微弱的红光,但在短时间内灯丝就烧断了至此 ,你认为小灯泡玻璃外壳的作用是 _(只要写出其中的一点) 答案:( 1)错误;乙灯更亮了( 2)错误;由题意知,甲灯电压 U 甲=1.6V,电源电压 U=4V,由串联电路特点知,乙灯的电压 U 乙 =U-U 甲 =4V-1.6V=2.4V,由表中灯泡电压为 2.0V时的电流为 0.22A,电压为 2.5V时的电流为 0.25A,则电压为 2.4V时的电流应大于 I 甲 0.22A,则甲灯泡的功率 P 甲 =U 甲 I甲
17、 1.6V0.22A=0.352W,由表知灯泡可以发光的最小功率 P 发光=1.5V0.20A=0.3W,所以 P 甲 P 发光 ,显然玻璃外壳打碎后甲灯灯丝的实际功率大于玻璃打碎前能发光的最小功率,故猜想 2是错误的 ( 3)温度低;保护灯丝(防止散热) 试题分析:( 1)甲、乙两灯串联,流过它们的电流相等;与甲串联的乙灯更亮了,说明流过乙灯的电流更大了,从而流过甲灯的电流更大了,所以猜想 1是错误的 ( 2)题意知,甲灯电压 U 甲 =1.6V,电源电压 U=4V,由串联电路特点知,乙灯的电压 U 乙 =U-U 甲 =4V-1.6V=2.4V,由表中灯泡电压为 2.0V时的电流为 0.22
18、A,电压为 2.5V时的电流为 0.25A,则电压为 2.4V时的电流应大于 I 甲 0.22A,则甲灯泡的功率 P 甲 =U 甲 I 甲 1.6V0.22A=0.352W,由表知灯泡可以发光的最小功率 P 发光 =1.5V0.20A=0.3W,所以 P 甲 P 发光 ,显然玻璃外壳打碎后甲灯灯丝的实际功率大于玻璃打碎前能发光的最小功率,故猜想 2是错误的 ( 3)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入手,因为灯丝未受损,灯丝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不变化,考虑是导体温度的影响甲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后,虽然灯泡两端的电压及灯泡的功率都大于灯泡可以发光的电压与功率,而灯泡仍不发光,原因是:玻璃外壳被打碎后由于散热使
19、灯丝的温度降低,灯丝温度太低,达不到白炽状态而无法发光,所以玻璃壳的作用是减少散热,使灯丝温度可达到白炽发光的程度 考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在探究 “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 ”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高,电功率越大 猜想二:电功率 跟电压有关,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1)小明同学就猜想一进行了如下探究: A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好电路 B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移动滑动变阻器 R的滑片,分别记下电流表的读数和灯泡的亮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C小明由此得出: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 请你对小明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估,他的实验有什么不合理之处?
20、应如何改进? 不合理之处: _改进方法:_ ( 2)现有如下器材:不同规格的灯泡 2 个、电源 1 个、开关 1 个、电压表 2 只、导线若干,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电路来验证猜想二,并把电路图画在图乙的虚线框内 (3)探究出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后,爱动脑筋的小明猜想: “电功率跟电阻之间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于是,他向老师借了一些定值电阻和其他相关器材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电功率跟电阻值之间的关系是_。 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电功率跟电阻值之间的关系是_。 答案:( 1)没有控制灯泡两端的电压一定;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移动滑动变阻
21、器 R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 2) ( 3)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大;电压相同时,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 试题分析:( 1)灯泡的电功率跟灯泡的电压和电流都有关系,在研究影响电功率的因素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研究电功率和电流的关系,要控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 ( 2)验证电功率跟电压是否有关,必须控制两个灯泡中通过的电流相等,也就是让灯泡串联,电路图如下 ( 3)分析表中的数据,这两组实验都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表一电流不变,研究电功率和电阻的关系:电流一定,电阻越大,功率越大;表二控制了电压不变,研究电功率和电阻的关系:电压一定,电阻越大,功率越小 考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泰州 市民 实验 中学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