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大串讲专题20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doc
《2019年高考化学大串讲专题20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大串讲专题20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专题 20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讲解】一、原子结构1. 能层与能级由必修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符号表示 K、 L、 M、 N、 O、 P、 Q 能量由低到高例如:钠原子有 11 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 2 个电子,第二层 8 个电子,第三层 1 个电子。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 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符 号 K L M N O P Q最多电子数 2 8
2、 18 32 50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 2(n:能层的序数) 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 层 K L M N O 能 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各能层电子数 2 8 18 32 50 (1) 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 ns、np、nd、nf(2) 任一能层,能级数=能层序数(3) 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 1、3、5、7的
3、两倍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 2 -2. 构造原理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几乎所有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即电子所排的能级顺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电子填充的先后顺序(构造原理)为:1s 2 s2p 3 s3p 4 s3d4p 5 s4d5p 6 s4f5d6p 7 s5f6d7p ns (n2)f (n1)d np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 E(3d) E(4s)、 E(4d) E(5s)、 E(5d) E(6s)、 E(6
4、d) E(7s)、 E(4f) E(5p)等。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即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如:Na:1s 22s22p63s1,能级符号上面数字是该能级上的电子数。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136 号)氢 H 1s 1 钠 Na 1s 22s22p63s1 钾 K 1s 22s22p63s23p64s1 【Ar】4s 1 有少数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对于构造原理有一个电子的偏差,如:铬 24Cr Ar3d54s1 铜 29Cu Ar3d104s1例如:写出 17Cl(氯) 、 21Sc(钪)、 35Br(溴)的电子排布- 3 -氯:1s 22
5、s22p63s23p5钪:1s 22s22p63s23p63d14s2溴:1s 22s22p63s23p63d104s24p53.电子云和原子轨道:(1) 电子运动的特点:质量极小 运动空间极小 极高速运动。因此,电子运动来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只能用统计的观点来描述。我们不可能像描述宏观运动物体那样,确定一定状态的核外电子在某个时刻处于原子核外空间如何,而只能确定它在原子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概率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 90%的空间圈出来,人们把这种电子云轮廓图成为原子轨道。S 的原子轨道是球形的,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P 的原子
6、轨道是纺锤形的,每个 P 能级有 3 个轨道,它们互相垂直,分别以 Px、P y、P z为符号。P 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也随能层序数增大而增大。s 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原子核位于球心),能层序数,2 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这是由于 1s,2s,3s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这是不难理解的,打个比喻,神州五号必须依靠推动(提供能量)才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天,2s 电子比 1s 电子能量高,克服原子核的吸引在离核更远的空间出现的概率就比 1s 大,因而 2s 电子云必然比 1s 电子云更扩散。(2) 重点难点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量子
7、力学告诉我们:ns 能级各有一个轨道,np 能级各有 3 个轨道,nd 能级各有 5 个轨道,nf 能级各有 7 个轨道.而每个轨道里最多能容纳 2 个电子,通常称为电子对,用方向相反的箭头“”来表示。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2 个电子,而且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原理成为泡利原理。推理各电子层的轨道数和容纳的电子数。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是洪特规则。- 4 -洪特规则的特例:对于同一个能级,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特例: 24Cr 1s22s22p63s23p63d54s1 29Cu 1s22s22p63
8、s23p63d104s13d 3d半充满 全充满轨道表示式:用“”表示轨道,用“”或“”表示容纳的电子。1s 1s如: 1H 2He1s 2s 1s 2s 2p3Li 6C注意:ns 能级各有 1 个轨道,np 能级各有 3 个轨道,nd 能级各有 5 个轨道,nf 能级各有 7个轨道。而每个轨道里最多能容纳 2 个电子,通常称为电子对,用方向相反的箭头“”来表示。 “” “”表示自选方向相反。4. 基态、激发态、光谱1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如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2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如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成为激发态原子。3光谱:不同元
9、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基态激发态)能量,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小结: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许多元素是通过原子光谱发现的。在现代化
10、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例 1 碳、氧、氮、镁、铬、铁、铜是几种重要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二周期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 B 与 N 之间的元素有_种。(2)查阅相关资料发现 MgO 的熔点比 CuO 的熔点高得多,其原因是_。(3)Fe 与 CO 能形成一种重要的催化剂 Fe(CO)5,该分子中 键与 键个数比为 - 5 -_。请写出一个与 CO 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_。(4)金属铬是一种银白色,极硬,耐腐蚀的金属,铬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如:Gr 2(SO4)3、K 2Cr2O7以及配离子Cr(H 2O)3(NH3)33+。K 2Cr2O7具有很强
11、的氧化性,能直接将 CH3CH2OH 氧化成 CH3COOH,试写出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CH 3COOH 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该配离子Cr(H 2O)3(NH3)33+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NH 3的 VSEPR 模型为_。铜铬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晶胞中 Cr 和 Cu 原子间的最近距离为 a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gcm -3 (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答案】3 Mg2+半径比 Cu2+半径小,MgO 的晶格能比 CuO 高,因此 MgO 的熔点高 11 C 22-、CN - d54s1 sp3、sp 2 6 四面体形 - 6 -例
12、 2(1)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 ,有_个未成对电子(2)已知 A 和 B 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 A、B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 a. 离子半径 AB d. A、B 的单质均能与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e. A 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f. A、B 均能与氯元素构成离子晶体(3)科学家通过 X 射线推测胆矾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其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胆矾的化学式用配合物的形式表示为_胆矾中 SO42 的空间构型为_ ,H 2O 中氧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4)写出一种与 CN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电子式_,Na 4Fe(CN)6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5)
13、用晶体的 X 射线衍射法对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铜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又知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晶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 _;Cu 的原子半径为_c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NA)【答案】1s 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 3d104s1 1 bf Cu(H20)4SO4H2O 正四面体 sp3 或 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 12 - 7 -二、分子结构1. 共价键.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共价键的类型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按原子轨道的重叠
14、方式分为 键和 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说 明:两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中,共价单键为 键,共价双键中有一个 键和一个 键,共价三键中有一个 键和二个 键。并不是所有的分子中都含有共价键,如单原子的稀有气体分子中无共价键。- 8 -.键参数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 1 mol 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键角:在原子数超过 2 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
15、多性质相近。应用:判断微粒成键方式、空间构型;推测性质。如 CO 与 N2 。常见等电子体的空间构型等电子体类型 常见等电子体 空间构型2原子10电子(价电子,下同) CO ,N 2,CN-,2-C,NO +,2O 直线形2原子14电子 F2,-O,Cl 2 直线形3原子8电子 H2O,H 2S,N- V形3原子16电子 CO2,N 2O,CNO-,-3,N 2,SCN -,HgCl 2,BeCl 2(g)直线形3原子18电子 O3,SO 2,N- V形4原子8电子 NH3,PH 3,C-H,H 3O+ 三角锥形4原子24电子 SO3(g),C2-,N-,B-,BF3平面三角形4原子26电子
16、S 2-,Cl -3,Br -,I -3,XeO3三角锥形5原子8电子 CH4,SiH 4,NH,P 4,B - 正四面体形5原子32电子 CCl4,SiF 4,Si-O,S2-,Cl-4,P3-O正四面体形- 9 -12原子30电子 C6H6,N 3B3H6(俗称无机苯) 平面六边形7原子48电子 Al -F,Si 2-,P -6F,SF6八面体形2. 分子的立体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价电子:原子在参与化学反应时能够用于成键的电子,是原子核外跟元素化合价有关的电子。在主族元素中,价电子数就是最外层电子数。价层:就是显现化合价的电子层,通常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价层电子对:指的是形成 键的电
17、子对和孤对电子。孤对电子的存在,增加了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影响了分子中的键角,会改变分子构型的基本类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基本观点: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即 键)和孤对电子由于相互排斥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以减小排斥力而采取对称的空间结构。一般电子对间的排斥大小:孤电子对间的排斥(孤-孤排斥)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孤-成排斥)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成-成排斥)说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主要是用来分析主族元素形成的分子或离子的结构的,不用来分析以过渡元素为中心的化合物。(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分子的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含孤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
18、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当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当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对 ABm型分子或离子,其价层电子对数(亦即为杂化轨道数)的判断方法为:规定:作为配位原子,卤素 F、Cl、Br、I 和 H:价电子 1 个,氧族:O、S:0 个;但作为中心原子,卤素原子按 7 个价电子计算,氧族元素的原子按 6 个价电子计算;对于复杂离子,应加或减离子的电荷数;例如 PO43-应加上 3 个价电子。计算电子对数时,若剩余 1 个电子,亦当作 1 对电子处理。、分子空间构型价层电子杂化价电子对排布或 VSEPR成键电子对数孤对电子电子对空间
19、构型分子空间实例 - 10 -对数 类型模型及杂化轨道夹角(即 键)对数 构型 2 sp直线形2 0 直线形CO2/BeCl2sp23 0 平面三角形CO32-/SO3/BF3/ BCl3/CH2O3三角形2 1 V 形 O3/SO2/PbCl2/SnBr24 0 四面体形CCl4/SO42-/NH4+/CH4sp33 1 三角锥形H3O+/NF3/NH34四面体2 2 V 形 H2O/H2S/SCl25 0三角双锥PCl54 1变形四面体SF45sp3d三角双锥(了解)3 2 T 形 ClF3- 11 -2 3直线形I3- 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
20、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配位化合物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 12 -配位化合物a 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b 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 Ag,配体为 NH3,配位数为 2。3. 分子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13 - 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串讲 专题 20 物质 结构 性质 教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