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东省中山市三校九年级第一次联合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广东省中山市三校九年级第一次联合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广东省中山市三校九年级第一次联合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广东省中山市三校九年级第一次联合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 A小明午餐大约吃 5的米饭 B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5A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50m s D广东各地六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0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小明午餐大约吃 0.4kg的米饭,故 A错误; B、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5A,符合实际情况,故 B正确;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m/s,故 C错误; D、广东各地六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30 ,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电流的
2、大小;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此题就会得到正确答案: 物理知识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鞋底刻有不同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 B有些家用电器使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主要是为了增强三脚插头使用时的稳定性。 C电线的芯线外面包一层绝缘塑料,主要是为了增强电线的导电性。 D钢丝钳钳柄上的橡胶套有凹凸不平的小颗粒,主要是为了美观。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鞋底刻有不同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加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底与
3、地面的摩擦力,说法正确; B、家用电器使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主要是为了让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防止发生触电事故,说法错误; C、电线的芯线外面包一层塑料,主要是为了漏电或造成触电,说法错误; D、钢丝钳钳柄上的橡胶套有凹凸不平的小颗粒,是为了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加大接触面 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说法错误 故选 A 考点: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绝缘体;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属于基础题目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 S闭合时 (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C电
4、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灯的亮度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电键 K 闭合时,电阻 R与灯泡 L并联,灯泡两端的 电压不变,所以通过的电流也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灯泡亮度不变;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也不变 故选 C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关键是明白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哪一部分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错误 B、
5、斑马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错误 C、水面 “折 ”枝是光由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C正确 D、日全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纳米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经过特殊制备得到的。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 50倍而不会断裂,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 (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 性 D弹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6、: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作用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叫展性 题中告诉我们,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 50倍而不断裂,由此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 故选 C 考点:物质的物理特征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切合题中的信息 加油站常年挂着 “请熄火加油 ”、 “请不要使用手机 ”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答案: A 试题分析:常温下汽油极易汽化,在加油站周围的空气中充满了汽油蒸气,如果有明火,极易引起爆炸,故加油站有 “请熄火加油 ”, “请不要使用手机 ”的标语
7、故选 A。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汽化现象的了解,以及能用汽化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 1998年中山主城区就推行了 禁鸣 措施,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也都悬挂了 禁鸣 标识,但机动车鸣笛所产生的噪音愈演愈烈。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示所示是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8、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有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 在声源处; 在传播过程中; 在在接收处关键是将具体的措施与方法对应起来,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实验题 物理与生活总是密切相关,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用品进行探究。以下就是小明利用气球探究的一些小实验: 甲 ( 1)将两只系着细线的气球在衣服上蹭来蹭去,当提起细线试图让两只气球靠近时, 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摩擦使两气球带上了 _ _。 使气球相互远离;这时向两气球之间吹气,气球又相互靠近了,这是因为
9、_。 ( 2)为 了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一个形状接近正方体的气球、几个相同的砝码、木板等进行实验。他们将一块与气球上、下表面大小相同的木板压在气球上,用改变砝码个数的方法改变木板对气球的压力大小。实验情况如图( a)、( b)和( c)所示。观察上述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由图( a)与( b)或( a)与( c)可知:力可以改变物体 _ _; 由图( b)和( c)可知: _ 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3)抛出一个气球,可以看到它下落的速度很慢,这是因为它受到 _ _的缘故 ;最终气球 都将落回地面,这是因为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 _ _的作用。 答案: (1)同种电荷 气体
10、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2)形状 压力越大( 3)空气阻力 重力 试题分析:( 1)摩擦使两气球起电而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作用,两气球在斥力作用下而分开; 流体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向两气球之间吹气,两气球间的空气流速大于两气球之外的气体压强,两气球间的气体压强小于两气球之外的气体压强,两气球在气球内外气体压力差作用下相互靠近; ( 2) 由图( a)与( b)或( a)与( c)可知,气球在压力作 用下,形状发生改变; 由图( b)和( c)可知,图( c)中气球受到的压力大,形变量大,形变效果更明显,这表明,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3)抛出一个气球,可
11、以看到它下落的速度很慢,这是因为它受到空气阻力的缘故;最终气球都将落回地面,这是因为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考点:摩擦起电;重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 小华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来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华是通过 观察 _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填写两点): ; 。 ( 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上述两个因素的关系时 ,必须采用 法 . ( 4)以下利用电磁铁特点工作的是 (填写序号)。 A电子验钞机 B模型电动机 C电磁继电器 D手
12、摇发电机 答案: (1)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 ( 2)电流大小 线圈匝数( 3)控制变量法 ( 4) C 试题分析:( 1)实验中时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 2)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中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关 ( 3)由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上述两个因素的关系时,故我们在探究时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 ( 4)电子验钞机主要是利用荧光进行检测的,所以 A不符合题意 模型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所以 B不符合题意 电磁继电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电磁铁,是利用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的原理工作的所以 C符合题意 手摇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
13、制成的,所以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点评:此题是探究电磁 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主要考查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同时考查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和电磁铁的应用 小华同学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 15所示,小华同学对同一滑轮组进行实验探究,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 次数 项目 1 2 3 钩码重 G N 4 6 8 钩码上升高度 h/m 0.1 0.1 0.1 绳端拉力 F N 1.8 a 3 绳端上移的距离 s m 0.3 b 0.3 机械效率 74% 80% c ( 1
14、)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 a处填 _; b处填 _; c处填_ _ ( 2)实验中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让弹簧测力计沿着竖直方向做 运动。 ( 3)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4)如果继续增大钩码的重量,不计摩擦及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 1) 2.5 0.3 89 ( 2)匀速直线 ( 3)钩码重改变 ( 4)变大 试题分析:( 1) b数据:由滑轮组的绕法知,物体有三段绳子承担,物体升高了 0.1m,所以绳端上移的距离为: a数据:由 得, ,所以绳端拉力: F=2.5N c数据:
15、( 2)如图,用滑轮组向上提升物体,绳端要竖直向上匀速直线拉动,因为匀速直线运动时,为二力平衡状态,实验数据才有意义 (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绳重、摩擦、提起物体的重有关,同一滑轮组,动滑轮的重、绳重、摩擦不变,提起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改变提起的物体重 ( 4)如果继续增大钩码的重量,不计摩擦及 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继续变大。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点评:对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知道物体的重、物体升高的距离、绳端移动的距离、绳端的拉力、机械效率中的任意四个量, ,都能求出第五个量 某校实验室购买了一批铭牌为 “2.
16、5V 0.75W”的小灯泡,小军同学利用其中一只灯泡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现请你帮他完成下面问题: (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2分 )。 ( 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调至 _端(选填 “A”或 “B”) ( 3)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如下一组数据其中第 2次实验时的电流表示数如图 14乙所示,则第二次测得的电流是 A 。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 V 2.0 2.5 3.0 电流 A 0.34 0.44 ( 4)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压是 V,正常工作的功率是 W。 ( 5)根据上面这组数据的分析,你认为该小灯泡是 (选填 “合格 ”
17、或 “不合格 ”)的。 答案: ( 1)如图所示 ( 2) A ( 3) 0.4 ( 4) 2.5 1 ( 5)不合格 试题分析:( 1)灯泡额定电压是 2.5V,电压表选 0 3V量程,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 ,电流表选 0 0.6A量程;把电流表串连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电路图如图所示; ( 2)由电路图可知,滑片 P在 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因此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应调至 A端; ( 3)由图乙可知,电流表量程是 0 0.6A,分度值是 0.02A,电流表示数是0.4A; (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灯泡额定电压 2.5V对应的电流是 0.4A,灯
18、泡在额定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 ( 5)根据以上分析: ,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灯泡所标的额定功率,故灯泡不合格。 考点: 电功率的测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接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调节、电路故障分析、电流表读数、判断灯泡是否合格,是实验的常考问题;连接电路图时,要注意电表量程的选择、注意电表接线柱不要接反;对电流表读数时,先确定电流表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1) 如下图所示,是小丽同学在实验中所测量的数据,现请你填写测量结果: 甲图中这段铅笔的长度应是 _cm; 乙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丙图中天平读数是 g。 ( 2)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中,平面镜 M平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广东省 中山市 九年级 第一次 联合 模拟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