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第一学期质量调研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第一学期质量调研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第一学期质量调研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第一学期质量调研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A 1.5伏 B 2伏 C 24伏 D 220伏 答案: A 试题分析:几个常见的电压值: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 220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1.5V;一片铅蓄电池的电压: 2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考点:常见电压值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厚度相同且均匀的等腰梯形物体 A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其二分之一的高度处,沿着水平方向将其切成 B、 C 两块梯形物体,然后将 B、 C两块梯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这两块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B和 PC,则 A.PB PC B.PB P
2、C C.PB PC D.无法判断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质量分布均匀,厚度相同且均匀等腰梯形物体 A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其二分之一的高度处,沿着水平方向将其切成 B、 C两块梯形物体,则 B、 C两物体密度是相等的; 设 A、 B、 C的顶、底截面均为正方形, B的底面边长为 LB,顶面边长为 L; C的顶面边长为 0,则 LB=2L;底面积 SB=4SC,体积则 所以 ; B对地的压强为 C对地的压强为 考点:压强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 R或灯泡 L处。当电键 S由断开到闭合,两个电表示数均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灯泡 L发光,电阻
3、 R断路 B若灯泡 L发光,电阻 R短路 C若灯泡 L不发光,灯泡 L断路 D若灯泡 L不发光,灯泡 L短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路中,开关 S断开时,灯泡和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如果电阻断路,灯泡不会发光, A错; 如果电阻 R短路,电压表也被短路,示数为 0,电路中只有灯 L,电流表示数,电键 S由断开到闭合,电阻 R依然被短路,电路连接方式不变,所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不变, B对; 如果灯泡断路, S断开时,灯不亮,三个电表都没有示数, S闭合时,灯依然不亮,三个电表还是没有示数,所以不符合题目所说 “两个电表示数均不变 ”的条件, C错; 如果灯被短路 S断开时,
4、三个电表都有示数, S闭合时,造成电源短路,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0,电流吧 A1的示数很大,会烧坏电流表和电源,D错。 考点:故障电路分析 甲、乙、丙三根镍铬合金丝,其横截面积关系 S 甲 S 乙 =S 丙 ,长度关系为 L 甲=L 乙 I 乙 I 丙 B I 甲 I 乙 =I 丙 C I 甲 S 乙 , L 甲 =L 乙 , R 甲 R 乙 ;又 S 乙 =S丙 , L 乙 I 乙 I 丙 。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对于欧姆定律公式 I = U / R 的理解,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及其两端的电压有关 B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5、 C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由 I=U/R可推出 R = U / I ,说明 R与 U成正比,与 I成反比 答案: D 试题分析: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A、 B、 C 对;而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电压、电流无关, D错。 考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下列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接近 0.2安的是 A电饭煲 B台灯 C微波炉 D空调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饭煲、微波炉的功率约 1000W,所以正常工作电流约为:;空调的功率更大,所以正常工作电流要大于 4.5A,台灯的电功率
6、约为 40W,正常工作电流约为: ,所以选 B。 考点:电功率 电流 连通器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图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内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相平,所以 A、 B、 C都是连通器, D图中只有一个容器,不是连通器,而且密度计的原理是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选择 D。 考点:连通 器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塑料吸管吸饮料 B摩擦过的玻璃棒吸纸屑 C胶头滴管吸液体 D家用吸尘器吸灰尘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摩擦过的玻璃棒吸纸屑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与大气压无关;使用塑料管吸饮料和用胶头
7、滴管吸液体时,管内气压小于大气压,饮料和液体是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压上去的;家用吸尘器工作时,电动机高速旋转,使吸尘器内部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灰尘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压入吸尘器。 考点:大气压的应用 物理学中以科学家焦耳的名字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电荷量 B电流 C电功 D电功率 答案: C 试题分析: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电荷量 库仑;电流 安培;电功 焦耳;电功率 瓦特 考点:电学物理量的单位 为了将圆规更好地固定在画板上,我们把圆规一个脚做得很尖锐,其目的是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圆规的一个脚做得很尖,
8、就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使圆规更好地固定在画板上。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 实验题 在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的实验中,电源电压 9伏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50W 1A”字样。 ( 1)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 S,电流表示数如图( a)所示。接着,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b)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 0.06安。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 0.34安。请将表格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时,精确到 0.1欧)。 答案:( 1)见下图: ( 2)见下表: 电流 (安) 电
9、压 (伏) 电阻 (欧) 电阻的平均值 (欧) 1 0.12 3 25 25.5 2 0.18 4.5 25 3 0.34 9 26.5 试题分析:( 1)根据( 2)小题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0.6A,故电流表量程为 0 0.6A;因此将电流表 0.6A 的接线柱与滑动变阻器下面任一接线柱相连。 ( 2)刚闭合电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根据图 2( a)和实物图可知,电流表量程为 0 0.6A,分度值为 0.02A,电流表的示数为 0.12A;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U 滑 =IR 最大 =0.12A50=6V,由于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10、U1=9V-6V=3V,此时被测电阻的阻值: ; 根据图 2( b)可得,电压表量程为 0 3V,分度值为 0.1V,故电压表示数为4.5V,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12A+0.06A=0.18A,被测电阻的阻值:; 当电路中的电流为最大值 0.34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流为零,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9V,故此时被测电阻的阻值: 电阻的平均值: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 在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50 2A”字样,小灯上标有 “2.5V”字样。 ( 1)在方框内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
11、键 S后,为使小灯泡能够正常发光,正确的操作是 ,直到 为止。 答案:( 1)见下图: ( 2)移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显示 2.5V 试题分析:( 1)测小灯泡的电功率采用伏安法,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它的电流,二者相乘即为小灯泡的功率,所以实验中要有电压表和电流表,还要用滑动变阻器 ,它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保护电路,另一个是通过改变它接入电路的阻值,使小灯泡在不同状态下发光,以测出在不同状态下的电功率; ( 2)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让它两端的电压应为额定电压 2.5V,所以操作方法为,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眼睛看电压表,当其示数为 2.5V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考点
12、: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装置是 ;测量力的仪器是 ;测量大气压强大小的装置是 。 选填( a)、( b)、( c)、( d) 答案: (a); (c); (b); (d) 试题分析:在实验室中,测质量的工具是天平;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可用图 c的装置,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即为浮力的大小, ,另外,可通过量筒中水面升高的体积求出排开水的重力,比较 即可得出结论;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其装置是一个水银槽和一个长玻璃管,如图 d所示。 考点:天平 弹簧测力计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在如图所示
13、的电路中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要求两灯并联,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答案:见下图: 试题分析:给三个电表编号为甲、乙、丙,如下图所示: 要求两灯并联,那么通过 L1的电流不能通过 L2,所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电表甲后分成两条支路,一条通过灯 L1回负极,另一条通过灯 L2和电表乙回负极,所以甲和乙相当于导线,是电流表,这两条支路都没有通过电表丙,所以电表丙相当于断路,是电压表。 考点:电路 电流表和电压表 某小组同学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横截面积不同( Sa Sb Sc Sd Se)的柱形容器的侧壁开口处,用相同的橡皮膜包好,侧壁开口情况相同。再注入甲、乙、丙三种深度相同的液体( 甲 乙 丙
14、),如图所示。观察橡皮膜鼓起的情况及相关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 1)分析图 a、 b、 c中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 2)分析图 c、 d、 e中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答案:( 1)同种液体,液体深度相同,容器横截面积不同,压强相同; ( 2)不同液体,容器横截面积相同,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试题分析:我们可以通过橡皮膜的鼓起程度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橡皮膜越鼓,说明液体压强越大。 ( 1)在图 a、 b、 c中,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橡皮膜的深度也相同, 但容器横截面积不同,橡皮膜的鼓起程度相同,说明同种液体,液体深度相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学年 上海市 闵行区 九年级 第一 学期 质量 调研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