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福建尤溪县坂面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福建尤溪县坂面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福建尤溪县坂面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福建尤溪县坂面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地球的形状说法正确的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球体 D圆形 答案: C 试题分析: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向右前方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 A东北方 B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答案: B 试题分析: 经线起止与南北极点,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地球的最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
2、,因此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向右前方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南方,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地带是( ) A热带 B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答案: B 试题分析: 我们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五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地区是寒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温带,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 球的运动。 由于地球的形状 ,在海边远处驶来的帆船我们先看到的是 ( ) A船身 B船头 C船尾 D船帆 答案: D 试题分析: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
3、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远出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B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地貌 C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运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 D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为了更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我们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
4、作的地球模型就是地球仪;地轴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方便而假想的一根轴,不是真实存在的,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叫极点,最北的叫北极点,最南的叫南极点,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根据地 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答案: A 试题分析: 我们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五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地区是寒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温带,四季分明,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 A四季变化 B五带的形成 C昼夜交替 D
5、极昼和极夜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地球自始至终的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运动叫地球的自转,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以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A上海(约 31N) B北京(约 40N) C海口(约 20N) D厦门(约 24N) 答案: C 试题分析: 我们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五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即 2326S-2326N之间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地区即 6634S-6634N是寒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温带,所以 C 海口位于热带。上海、北京和厦门都位于北温
6、带,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一年当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地方是( ) A赤道 B南北回归线 C 40N D南北极圈 答案: A 试题分析: 因为地球公转运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所以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坐地日行八万里 ”该地是指( ) A极点 B北回归线 C赤道 D南极圈 . 答案: C 试题分析: 赤道的周长是 40000千米,即八万里,地球的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24小时。即在赤道上可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7、”,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赤道地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 我们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五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地区是寒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温带,四季分明,故本 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方向 ( )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地球自始至终的绕着太阳自西向东运动叫地球的公转,如果我们站在北天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逆时针转,站在南天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转,故本题选
8、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 ( )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地球自始至终的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运动叫地球的自转,如果我们站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逆时针转,站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转,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 A 6375千米 B 6371千米 C 6357千米 D 6378千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地球的极半径为 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 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 4万千米,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
9、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 0经线和 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 20E和 160W组成的经线圈 C 20W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 D 0纬线圈 答案: C 试题分析: 我们以 20W和 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为界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0160E 为东半球, 160E18020W 为西半球; 0经线和 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0纬线即赤道是南北半球、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本初子午线是指( ) A 0经线 B 0纬线 C 180经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 答案: A 试题分析: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
10、区分每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也就是 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 0经线以东的 180称东经,用符号 “E”表示,以西的 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赤道( 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180经线可以作为划分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但不是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160E,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有关纬线的描述 ,正确的是 ( ) A指示的是南北 方向 B赤道是最长的 C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圆 D形状是半圆 答案: B 试题分析: 纬线是指垂直于赤道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福建 尤溪县 中学 第一次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