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熔化成液体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B某种物质的温度在熔点时,该物质可能是固态,还可能是液态 C固体升华、液态蒸发要受温度条件限制 D汽化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非晶体熔化成液体时要吸热,温度改变,所以 A不符合题意; B. 某种物质的温度在熔点时,可能刚开始熔化,也可能刚熔化结束所以该物质可能是固态,还可能是液态, B符合题意; C.液态汽化(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C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 如
2、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 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40cm-30cm=10cm,烛焰距凸透镜 30cm,处于 2f之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 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 “小孔成像 ”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凿壁偷光 B海市蜃楼 C猴子捞月 D杯弓蛇影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3、凿壁偷光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 “小孔成像 ”形成原因相同; 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猴子捞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 D、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有一种新型锁 -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选 C 考点:声音的特征 在学校 “运
4、用物理技术破案 ”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 “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倍 ”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 “犯罪嫌疑人 ”的身高约为( ) A 1.65m B 1.75m C 1.85m D 1.95m 答案: B 试题分析: “犯罪嫌疑人 ”的脚印的长度约为: 25.10cm; “犯罪嫌疑人 ”的身高约为: 25.10cm7=175.70cm=1.7570m;由此分析可知选项 B是正确的;故选 B 考点:长度的测量 ( 3分)室内温度为 20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如图中哪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ABCD答案:
5、C 试题分析:因室内温度为 20 ,所以温度计开始示数是 20 ,排除选项 D;当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时,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排除选项 A;但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最终与室温相同,排除选项 B故选: C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 ( 3分)甲、乙两块金属密度之比 2: 5,质量之比 1: 2,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A 5: 4 B 5: 1 C 4: 5 D 1: 5 答案: A 试题分析: =m/ V , 金属体积之比为 V 甲 /V 乙 =(m甲 / 甲 )/(m乙 / 乙 )=(m甲 / m乙 )(乙 / 甲 ) =1
6、/25/2 =5/4 故选 A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 3分)有空心的铜球、铁球、铅球各一个,(体积和质量都相等,将其空心部分都装满水后,质量最大的球是(已知: 铁 铜 铅 ) ( ) A铜球 B铅球 C铁球 D无法判断 答案: B 试题分析:假设三个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 =m/V , 球的体积为 V=m / , 铁 铜 铅 , V 铁 V 铜 V 铅 , 三个球的体积相等, 铅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 铅球装入的水最多,装满水后质量最大的是铅球 故选 B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 3分)( 2012 无锡)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
7、强度是钢的十倍它最适合用于制作( ) A汽车的底盘 B产品包装盒 C打夯的重锤 D航空器部件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汽车的底盘 和 C、打夯的重锤都是由钢铁制成的,故不合题意 B、产品包装盒有的是由钢铁制成,有的是由泡沫塑料制成的,故不合题意故选 D 考点:物质的物理特征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是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冰雪遇暖消除,属于熔化现象; B、水烧开时冒出 “白气 ”属于先汽化后液化现象; C、草叶上形成 “白霜 ”属于凝华现象;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属于汽化现象故选 C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实验题 ( 8 分)小明同学用焦距为 10cm
8、 的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小明一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蜡烛的中心大致在 _ ( 2)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_ (选填 “上 ”“下 ”)调节 ( 3)小明将蜡烛放在 15cm的刻度线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_ (选填 “放大 ”“等大 ”“缩小 ”)的实像, _ (选填 “照相机 ”“幻灯机 ”或 “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答案:( 1)同一
9、高度;( 2)上;( 3)缩小;照相机 试题分析:(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 2)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因为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是因为烛焰相对于凸透镜靠下,因此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可以向上移动烛焰或向下移动凸透镜,或向上移动光屏 ( 3)蜡烛位于 15cm刻度线处,物距 u=50cm-15cm=35cm,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 8分)( 2013 娄底)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 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
10、处理后,提供给无良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身体健康小明学了密度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他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 0.90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 0.94g/cm3-0.96g/cm3之间然后,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鉴别: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 (选填 “左 ”或“右 ”)调节使天平平衡; B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 油的总质量 m1,如图乙所示 m1= _ ; C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2=25g,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安徽省 淮南市 年级 上学 期期 教学质量 检测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