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镇江市六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2012届江苏省镇江市六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镇江市六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镇江市六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 ,一定涉及到有化学变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 “假奶粉 ” B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 “美容 ” C用硫黄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 D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 “假酱油 ” 答案: C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 “假奶粉 ”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 “美容 ”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 “假酱油 ”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2、 可用推拉注射器栓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注射器内有液体 答案: A 用量筒量取 20 mL水,采取仰视读数,则实际取水量为 A大于 20 mL B小于 20 mL C为 20 mL D无法判断 答案: A 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试管外壁有水滴;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 A B C D 答案: D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
3、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答案: B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 A燃烧匙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答案: AC 以下对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的成分总是固定的 C空气是几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答案: BD 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 O2,生成液态的五氧化二磷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
4、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答案: D 由如图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A不能燃烧 B一般不支持燃烧 C密度比空气大 D不能供给呼吸 答案: D 实验室制取 CO2有以下步骤操作: ( 1)向试管里装入大理石、(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收集气体、( 4)向长颈漏斗中注入酸液,操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1)( 2)( 3)( 4) B( 2)( 1)( 4)( 3) C( 2)( 4)( 1)( 3) D( 1)( 4)( 2)( 3) 答案: B 关于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说法有: 质量减少; 质量不变; 化学性质改变; 化学性质不变; 二氧
5、化锰可作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B 只用一种试剂或一种方法,经一步实验就可将 O2, H2, CO2和空气四种气体区别开来的是 A石灰水 B带火星的木条 C紫色石蕊试剂 D燃着的木条 答案: D 环境被污染后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做法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使用无铅汽油 B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C食盐中加碘 D工厂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 C 下列物质不属于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答案: C 用于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镁带变短 D生
6、成白色粉末 答案: D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与物质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 D金属铜用做导线 答案: C 下列有关实验及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答案: B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 B人呼出的气体、高锰酸钾 C氦气、食盐水 D自来水、液态氧 答案: A 要除去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
7、,可以用燃烧法,下列物质最适合选用的是 A木炭 B红磷 C硫磺 D铁丝 答案: B 填空题 ( 3分)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 (选填 “高 ”或 “低 ”)导致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 2) “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 ”,其原因是 。 答案:( 3分,每空 1分)( 1)低;氮气;( 2)氧气蒸发出来可以支持燃烧 ( 3分)有仪器: 镊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镇江市 九年级 学期 第二次 调研 化学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