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针对题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手机的声音越不越小,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空气的关系 B乙图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说明声音是由物理振动产生的 C丙图中,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是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丁图中, “禁止鸣笛 ”的标志主要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答案: B 张明家 5月 1日电能表读数为 9001.2kW h,6月 1日电能表读数如右上图所示,则 5月份他家用电量是 kW h,他家有一个 “220V 2000W”的电热水
2、器,该热水器工作 0.5小时消耗了 度电。 答案: .2, 1。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碎纸屑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带电的玻璃棒可以 。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 电,这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 。(选填“排斥 ”或 “吸引 ”) 答案: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正,排斥 酒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如图是它的原理图。图中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正比,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 A传感器的电阻越大 B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 C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大 D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答案: D 如图所示是一种声光报
3、警器电路,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只闭合 S2时,铃响灯不亮 B只闭合 S1时,灯亮铃不响 C同时闭合 S1、 S2,灯亮铃不响 D同时闭合 S1、 S2,铃响灯不亮 答案: C 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把相同的小车放在相同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其中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的是( ) A甲、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乙、丙 答案: B 关于力、力和运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力物体一定不是施力物体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C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答案: D 下列简单
4、机械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答案: B 对于题中所示的四幅图,运用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小华利用了惯性知识 B房屋建在地基上,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小红的 “吸力 ”很大 D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 答案: A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 所示,在图 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 s、速度 v与时间 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答案: A 如图所示,物体 CD长 1.6m,平面镜 AB长 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5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
5、完整的像 B像长与物体的长相同,为 1.6rn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 1.5m D.像长与平面镜的长相同,为 0.6 答案: B 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D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答案: 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年 ”是时间单位 B卫星通信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超导体在超低温状态下电阻为零 D在气体和液体中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答案: C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1 8 m C 1个鸡蛋的
6、质量大约是 50 kg D在青藏高原上用普通的锅烧开水,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100 答案: A 实验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灯 L不亮,电压表 V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除灯 L和电阻 R外,其余元件均完好 (1)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或 。 (2)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明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 s,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故障是 。 (3)小华提出了另一种方法,将图中的电压表 正确并联在灯 L两端,观察电压表的示数情况,你认为他 (选填 “能 ”或 “不能 ”)查找出电路的故障,理由是 。 答案: 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
7、20cm的凸透镜 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 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 B的焦距 凸透镜 A的焦距。(选填 “等于 ”、 “大于 ”或 “小于 ”) ( 2)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 “照相机 ”、 “幻灯机 ”或“放大镜 ”) ( 3)为了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
8、知: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 “大 ”或 “小 ”)。 ( 4)若小磊将物距调整为 20cm,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他应在上表给出的三个透镜中选用焦距为 cm的凸透镜。 答案:( 1)小于( 2)纪灯机 ( 3)大( 4) 8 图是课堂上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在 图杯中装的是浓盐水,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 (1)实验前,小唐进行压强计的气密性检查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 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_(选填 “大 ”或 “小 ”),说明气密性差。调节好的压强计 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_。 (2) 在图 中,固定 U型管压强计金属盘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
9、,使金属盘的橡皮膜面向不同的方向,由图示的结果可知 . ( 3)由 两图所示的操作结果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_有关。 (4)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个图所示的操作来进行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 答案: (1)小,相平。 (2)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3)深度。 (4)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在,液体的压强越大。 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 答案:(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南京市 江宁 九年级 中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