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厦门市梧侣学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厦门市梧侣学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厦门市梧侣学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厦门市梧侣学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影响的有关内容。从所给答案: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被迫赔款、割地,关税权、司法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改变,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1997年,离家近百年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最早割占香港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2、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只要掌握了这几个条约的主要内容,问题便迎刃而解。南京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这是香港领土最早被割占的不平等条约,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注重对学生归纳、辨别能力的考查。归纳所学知识可知,在所给选项中,只有同盟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它的只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
3、革命 下列不属于孙中山 “三民主义 ”思想的是: A民族 B民主 C民权 D民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三民主义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历年来考试的重点。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 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而没有选项中的民主,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2011年是辛亥革命 100周年,辛亥革命中首次取得胜利的起义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辛亥革命首发地的考查。题中南昌起
4、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三个选项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都与辛亥革命无关,只有武昌起义是 1911年 10月 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的起义,是辛亥革命中首次取得胜利的起义。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下列关于 “辛亥革命 ”的表述错误的是: A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的有关内容,注重考察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的程度。辛亥革命结束的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5、社会的性质,所以选项 A的表述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反对复古运动 B变法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民主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有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活学活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在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高举 “民主 ”和 “科学 ”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所以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下列关于新 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
6、青年 B目的是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对东西方文化作了客观的评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有关内容,注重对学生分析、辨别能力的考查。回顾所学知识可知, A、 B、 C三个选项对新文化运动的叙述都是正确的,只有 D项的叙述不正确,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下边的两幅图片与一件 “开天辟地 ”的大事有关。请问这一 “开天辟地 ”的大事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北伐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辨别能力
7、。有题干 “开天辟地 ”并结合两幅图片可以判断出这事中国一大的会址,而 1921年在这里召开的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北伐的主要战场是: A山东、山西 B广东、广西 C湖南 、湖北 D河南、河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有关内容。只要掌握了课本基础知识,问题便迎刃而解, 1926年 7月,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战场是湖南、湖北战场,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8、兴起 北伐战争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袁世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有关内容,注重对学生分析、辨别能力的考查。回顾所学知识可知, A、 B、 C三个选项都是北伐战争时统治北方的主要军阀,都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而选项 D袁世凯这时已经死去,不可能是北伐的对象,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北伐战争 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军事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黄埔军校 D船政学堂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辨别能力。解答此题要迅速找到 “题眼
9、”-“国民党创办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京师同文馆、 D船政学堂是洋务运动时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B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创办的 ,只有 C黄埔军校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为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北伐战争 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口号是: A取消二十一条 B反对在 “和议 ”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五四爱国运动的有关内容。题中所给四个选项都是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其中 C项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体现了学生对外反对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对内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封建势力的代表的
10、爱国要求,这个口号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以正确答案:为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今年 11月,中国共产党的 “十八大 ”即将在北京召开。下列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关的会是: A中共 “一大 ” B中共 “二大 ” C中共 “七大 ” D中共 “八大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有关内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是学生掌握的重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 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共 “一大 ”。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
11、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入北京的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辨别能力。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在所给选项的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入北京的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毛泽东总结中国近代历次农民起义运动失败时说过: “没有农民办不成大事,只有农民办不好大事 ”。下列事件属于 “只有农民办不好大事 ”的是: A虎门销烟 B收复台湾 C黄海海战 D义和团运动 答案:
12、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辨别能力。题中 A、 B、 C三个选项 都与农民运动无关,只有 D项义和团运动属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为了抗击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维护清朝的统治,却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而 失败。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侵略与反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它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结合条约签订的时间,可以排列出顺序。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
13、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正确答案: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近代史上使厦门蒙辱开放为通商口岸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中国近代史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 育。题中四个条约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耻辱,都属国耻,而使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南京条约,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如图是镶嵌在人
14、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八块历史浮雕之一,它叙述的历史事件显示了中国人 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个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辨别能力。由浮雕场面可知是在硝烟,回顾教材可知,大规模的硝烟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硝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是在: A青浦大捷中 B上海战役中 C浙江慈溪的战斗中 D安庆保卫战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内容。从所学知识可知,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
15、将领李秀成指挥太平军在 1862年 9月,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寓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和成语 “趁火打劫 ”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的有关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英法联军以武力对中国侵略之际,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 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所以答案:选 C。 考点
16、: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造成中国西北边疆危机的国家是: A英美 B英俄 C英法 D俄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别能力。 19世纪 60年代,中亚浩罕国派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建立伪政权,而俄、英两国都想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它们无视中国主权,承认阿古柏伪政权,还为阿古柏提供军火武器,造成中国西北边疆危机,故答案:选 B。 考 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收复新疆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黄埔军校 D船政学堂 答案: A 试题分析:
17、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军事工业,维护 “闭关自守 ” 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制外国侵略 C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内容,侧重于理解。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 厦门市 学校 年级 上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