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省柘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南省柘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南省柘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南省柘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损失的事例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洗劫并火烧了圆明园,大量珍贵的财富和文物被洗劫或被焚烧,给中国文明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本题选 D。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在中国的罪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火烧圆
2、明园是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A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 B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D争取到了国际的援助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意义的认识,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分别是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和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指挥的,因此 B,C两项都不正确, D项也没有得到国际援助,本题选 A。 考点:抗战时期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力,比较题要找出比较项,战争就有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影响等,把这些比较
3、项在分析对比,找出异同,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于 A 1943年 B 1945年 C 1946年 D 1949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的认识,从 1937-1945年中华民族经过八年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 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B。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能直接答出答案:,另外本题还有其它的考察角度,比如抗战中日本发动的事变,日军的侵华罪行,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抗战中的中
4、国军队取得胜利的几次战役等等。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作的报告名称是 A抗日救国 B论帝国主义 C论联合政府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抗战结束后中共七大会议的史实,题目中的 A项不是毛泽东的著作 B项出版于 1902年, C项发表于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是抗日战争后期毛泽东向全党全军发出的号召, D项是 1945年 4月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做的报告,本题选 C。 考点:党的七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党的七大的识记能力,中共党史上有几次重要的会议,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等,党史上的重要会议是命题的重点,同学们对这些重要的会议要一一掌握对比
5、,遵义会议在教材中属于基础知识,是送分题。 抗战胜利后,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最积极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苏联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抗战胜利后中国形势的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抗战胜利后,美国的政策是扶蒋反共,为此,美国出动大批的飞机,军舰帮助国民党军队运兵到内战的前线, A,C两项在二战中力量受损,没有能力支持国民党, D项是社会主义国家,唯一有能力支持国民党的就是美国,本题选 B。 考点:抗战结束后的美国对华政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抗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
6、直接得出答案:。 毛泽东去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B商谈和平建国的方针 C争取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 D建立联合政府,实现光明前途 答案: A 试题分析: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的内战方针以定,但其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为了给内战赢得时间,于是蒋介石玩弄其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为了揭穿国民党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决定到重庆谈判,谈判中,双方就许多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双方争论的很激烈, 这个问题也就成了国共双方在谈判中的焦点,经过谈判最终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但
7、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始终没有被承认,所以此题选 A。 考点:重庆谈判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同学们对重庆谈判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在教材的小字内容上,蒋介石的本质决定了他不会允许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存在,必然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要揭露国民党的阴谋,就必须去谈判,这种题必须要经过分析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另外于此题相关的重庆谈判的意义也要好好分析理解 1946年 6月,全面内战开始的 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A陕甘宁锯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4
8、6年6月 22日,国民党单方面撕毁了双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国民党军队也向其它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开始,后来全面进攻受挫后,国民党军队又发动了向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本题选 B。 考点:全面内战的爆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解答。 周恩来曾说过: “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争。 ”这里 “最小的 ”和 “最大的 ”分别指的是 A文家市、秋收起义 B遵义、红军长征 C延安、抗日战争 D延安、解放战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要对题目中的 “最小的司令部
9、”和 “世界上最大的战争 ”进行理解,最小的司令部指军事指挥场所, A, B两项里的文家市和遵义都不是军事指挥场所,排除,世界上最大的战争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并非抗日战争,本题选 D。 考点:解放战争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题目中的最小的和最大的含义,解放战争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注意。 民族工业出现 “短暂的春天 ”是在 A洋务运动兴起后 B辛亥革命成功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日战争胜利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的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后一直缓慢发展,一战
10、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这一时期,工厂的数目增多了,资本增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C。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历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 下列人物中,提出 “父教育而母实业 ”口号的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范旭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历史史实,面对民族危机,国家贫困,张謇弃官从商,发展
11、实业,根据教材所学知识,本题正确选项是 C。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当时社会的两大思潮,本题要求学生对民族实业家张謇的历史史实掌握的比较好才能解答该题,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历史知识点史实的掌握。 中国 近代,改变报纸不发表评论的传统,始于 ( )的创办 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答案: D 试题分析:申报,创办于 1872年 4月 30日。历经了清朝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朝代,又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阶段,至 1949年 5月 27日上海解放时
12、因历史原因停刊。 1872年 4月 30日,中国第一张近代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改变了报纸不发表评论的传统,题目中的 A项 时务报 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1896年 8月 9日在上海创刊。 B项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 )11月 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 C项新青年创办于 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本题选 D。 考点: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 政府发布 “剪辫令
13、 ”,废除清朝入关后强迫人们 “剃发留辫 ”政策下,拖在身后的长辫,是在 A辛亥革命后 B新文化运动 后 C国民党成立后 D抗日战争胜利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的认识,辛亥革命后一改旧的风俗习惯,颁布了剪辩,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社会习俗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所以该题选 A。 B,C, D三项和题意不符,应排除。 考点:社会习俗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察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对于社会习俗的变化,教材中叙述的比较清楚,属于基础知识,解答该题只要同学们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移风易俗的史实比较熟悉,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百团大战的总指挥是 A毛泽东 B
14、彭德怀 C朱德 D贺龙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史实,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国共再次合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抗战后期,为了振奋人心,争取抗战的胜利,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本发展发规模攻击,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B. 考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百团大战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较易题。 台儿庄大战亲历记一书所记录的内容应属于下列哪次会战的一部分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
15、会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试题中的关键字词是台儿庄大战亲历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徐州会战中发动的台儿庄大捷,选项 A,B,D三项都是抗战时期国名党正面战场的大会战,但都和台儿庄战役无关,本题选C。 考点: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知识点还有其它的命题角度,比如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抗战时期主动向日军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国共合作的经典战役等等,台儿庄战役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可直接解答,属于送分题。 邓世昌率军舰直冲敌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6、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清朝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史实,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命令军舰撞向日敌主力舰,最后英勇牺牲,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C。 考点:黄海海战中清朝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清朝爱国官兵英勇抗敌,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本知识点是命题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对黄海海战中英雄人物的事迹要重点把握和识记。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 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
17、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的史实,从题目看,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建立学校,派遣留学生。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进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是洋务运动时期,本题选 A。 考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 的识记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洋务运动开启了
18、中国经济,军事,国防,教育近代化的历程,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其原因值得我们思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目的意思,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判断出答案:,另外和本题有关的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评价都要全面的去掌握。 为变法甘愿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898年 9月,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 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6人于 1898年 9月 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 “戊戌六君子 ”。其中谭嗣同说中国自古没有为变法而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南省 柘城县 年级 上学 期期 质量 检测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