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云浮新兴一中七年级第二次水平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云浮新兴一中七年级第二次水平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云浮新兴一中七年级第二次水平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云浮新兴一中七年级第二次水平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 “我国东北区域图 ”,完成 1 4题。 【小题 1】根据经纬度可知,我国东北三省位于 A东半球、中纬度 B北温带、南半球 C北半球、低纬度 D北寒带、中纬度 【小题 2】乙省的行政中心是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济南 【小题 3】丙省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 A土家族 B藏族 C壮族 D朝鲜族 【小题 4】丁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B 试题分析:【小题 1】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大部分在北纬 40 北纬 50
2、之间,而 3060 属于中纬度,故东北地区属于中纬度;从半球上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所以选 A。 【小题 2】东北地区共有三个省级行政区,最北的是黑龙江省,最南的是辽宁省,中间的是吉林省,图中乙省位于三个省的中间,所以是吉林省,吉林省的省会市长春。 【小题 3】丙省是辽宁省,在辽宁省与朝鲜接壤的地区聚居我国的少数民族朝鲜族。故选 D。 【小题 4】丁是我国的临海,从图中位置判断是黄海。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 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行政中心、名民族的分布和我国濒临的海洋。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东北三省的位置。纬度划分: 030 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 为高纬度。我国四个临海
3、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连线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侧启东角与朝鲜半岛西南侧济州岛之间连线是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广东南澳岛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南端鹅銮鼻之间连线为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 塔里木盆地的年降水量在 A 800毫米以上 B 400毫米至 800毫米 C 50毫米以下 D 200毫米以下 答案: C 试题分析: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非季风区,降水量少,在 50毫米以下。 考点: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点评:我国降水量在各地区有很大差别。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的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像西北内陆递减。熟悉我国各大地形区的位置,有利于完成
4、此类题目。 读 “某省区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 ”,完成题。 【小题 1】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地形区是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小题 2】符合图中 “三山夹两盆 ”地形特征的省区是 A新疆 B西藏 C青海 D内蒙古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小题 1】天山是我国西北著名的一座山脉,它东西走向,它的南侧是塔里木盆地,北侧是准格尔盆地,。故选 A。 【小题 2】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近乎平行的三座山脉坐落在我国西北内陆的新疆地区,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是准格尔盆地,天山和昆仑山是塔里木盆地,故称为 “三山夹两盆 ” 考点:我国地形特点。 点评:我
5、国新疆的地理格局恰似 “疆 ”字所写的那样。 “弓 ”字是边疆线; “土 ”字是帕米尔高原; “三 ”字从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两个 “田 ”字, 分别指天山北部的准格尔盆地,和天山南部的塔里木盆地。 湿润区的降水量一般 A大于 200毫米 B小于 800毫米,大于 400毫米 C小于 50毫米 D大于 800毫米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底区四个地区。湿润地区降水量一般在 800mm以上,空气湿润,蒸发量较小;半湿润地区降水量一般在 400 800mm之间;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一般在 200 400m
6、m,蒸发量明显超过雨量很多;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很多地区甚至小于 50mm。 考点:降水差异、干湿地区。 点评:本题考查了了湿润地区的降水量。还可以结合地表植被考查。湿润地区自然植被是各类不同的森林,耕地以水田为主 , 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半湿润地区自然植被为森林草原和草甸草原;半干旱地区自然植被是温带草原,耕地以旱地为主;干旱地区自然景观是半荒漠和荒漠,只有在有水源的地区可发展绿洲农业,局部地区可发展牧业。 我国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 A淮河 -秦岭 青藏高原东南一下 B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脉以东 C大兴安岭 张家口 兰州 拉萨 喜马拉雅山脉 D 大
7、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答案: C 试题分析: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经过:大兴安岭 张家口 兰州 拉萨 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它同时也量我国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故选 C。 考点: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点评:我国的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像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被称为 “黄金水道 ”的河流是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淮河 答案: B 试题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由于长江江阔水深,通航里程长( 8万千米),货运量大(约占全国河流总运输量的 60%),为我国南方之交通大动脉。所以长江有
8、“黄金水道 ”“之称。 考点:长江概况及优势。 点评:考查了长江的美誉,通过美誉的考查,认识长江巨大的水运价值。 读右图,完成题。 【小题 1】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位于图中的( ) A B C D 【小题 2】字母 代表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其名称是 A阴山 B秦岭 C太行山 D南岭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小题 1】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干流上,图中 、 水电站位于长江上, 是三峡水电站, 是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相对于葛洲坝水电站距离重庆更近些。 【小题 2】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是秦岭,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山脉,它不仅是黄
9、河和长江的分水岭,而且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 1月 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考点:长江、黄河的水利工程、秦岭 淮河地理界线。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的重要分界线,长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降水量800 分界线,冬季气温 0 度分界线,秦淮线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 南北分界线。另外秦岭还被尊为 “华夏文明的龙脉 ”。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适合户外运动的天气应该是不错的天气。 A是冰雹; B是暴雨; C是多云; D是雷阵雨,四个选项适合运动的只能选 C。 考点:天气符号。 点评:天气雨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各种途径提前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可
10、以及早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下图是某气象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数据,其中能反映 14时气温状况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 4 次:一般在 北京时间 8 时、 14 时、20时、 2时。根据各地的情况和需要,观测的次数和时刻可以不完全一致。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 C。 考点:气温的测量及气温的变化。 点评:气象台站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 1.5米。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 “ ”,读做“摄氏度 ”。 根据某地提供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
11、数据,回答问题( 5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毫米 10 5 22 47 7 8 135 169 112 57 24 12 ( 1)在下图中绘制该地的降水量柱状图 ( 2)该地年平均降水量为 毫米,降水量最多出现在 月,降水量为 毫米。 ( 3)降水年较差为 毫米。 答案: (1)答案:见下图。 ( 2) 608mm, 8 ( 3) 164。 试题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以柱状图的形式反映到图中。见上图。 ( 2)年平均降雨量也叫年平均降水量,简称年均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是一地气候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计算方法:各月平均降水量的总和。10+5
12、+22+47+7+8+135+169+112+57+24+12=608mm。 从表中看出 8月降水最多为 169mm。 ( 3)一年中最高月平均降水与最低月平均降水之差,称为降水年较差。169mm-5=164mm。 考点:年平均降雨量、降水年较差。 点评: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分布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考查了学生的作图能力。本题还可以考查什么是降水、降水的分布等等。 看 “中国民居图 ”,完成题。 右图所示民居,主要分布在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图中看出,该民居呈圆形,上面有顶,由此判断该民居是蒙古包。蒙古包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
13、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故选 B。 考点:不同地区建筑物风格。 点评:不同地区建筑物风格不同:南方民房为坡顶房,北方多为平顶房( 2)黄土高原住窑洞,东北地区多睡火炕,蒙古族多住 “蒙古包 ”,南方住竹楼。 读 “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 ”,此图反映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A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平原面积最少,仅占陆地面积的 10 C我国是一个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的 国家 D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从图中看出,丘陵面积最少故 B错;我国丘陵和平原面积之和才 22%,不如山地多,说 “我国是一个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
14、的国家 ”是错的,故 C错。我国几乎有世界上的所有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山区包括山地、高原、丘陵,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可谓山区面积广大,故 D对。 考点: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点评:具体记忆方法如下 :地形五大种,分布交错综;山地高平原,盆地和丘陵。西部多山地,山盆两相间。山有世界最,盆高世界奇。中部高原多,南北连一体 。东部平原广,线丘分界域。 读 “我国沿 32oN的剖面图 ”,完成小题。 【小题 1】图中甲是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小题 2】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无法判断 【小题 3】从下图可以看出,我
15、国水能资源丰富的地方集中在 A山麓地带 B高原和盆地的交接处 C高原和山脉交接的地方 D阶梯交界处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地从海拔上讲,四周高,中间低,是盆地的特征,故选 C。 【小题 2】从图中可知,青藏高原海拔在 4000米以上,属于第一阶梯的高度,故选 A 。 【小题 3】从图中可知水电站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巫山地区,这些地区恰好是第一、二阶梯和第二、三阶梯交界线处,故选 D。 考点:我国地形特点、水能的利用。 点评:总体来看,三个题不是很难,主要是能看懂地图。平时在记忆知识外,还要提高读图能力。 读 “五带分布图
16、”,完成题。 【小题 1】图中五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B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C获得 太阳热量的多少 D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小题 2】关于图中数字处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所在纬线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B 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 C 所在纬线是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D 位于南寒带,每年的 12月 22日前后有极夜现象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小题 1】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地方,阳光照射的程度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17、故选 C。 【小题 2】 所在纬线是 66.5N,而太阳在南北回归线( 23.5S-23.5N)之间移动, 66.5N一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A错; 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 ,正确; 所在纬线是赤道赤附近道两侧都是热带, C错; 位于南寒带,每年的 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应有有极昼现象, D错。 考点:五带的划分和范围、昼夜长短变化及四季的形成。 点评:( 1)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在南北回归线上只有一次直射现象。 ( 2)五带中终年炎热的是热带,终年寒冷的是北寒带和 南寒带,四季分明的是北温带和南温带。( 3)根据五带获得热量
18、的多少,热带获得热量最多,有太阳直射,寒带纬度位于极圈以内,获得热量最少,有极昼、极夜现象。 下列比例尺的地图(图幅大小一样),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 1 2000 B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米 C D 1 50 答案: C 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了。 A 表示铁路, B 表示沙漠、 C 表示水库,D表示河流。故选 A。 考点:图例和注记。 点评:图例是集中于地图一角或一侧的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内容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 云浮 新兴 一中 年级 第二次 水平 测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