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汽车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
2、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与速度无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子弹仍具有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A 考点:惯性 点评:通过不同的选项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知识的理解,一定要知道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情况都有惯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 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玻璃管顶部穿一小孔时,上端会进入空气,则玻璃管中与水银槽液面
3、齐平的液面上下的压强不再平衡,向下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加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所以水银柱向下运动直到与水银槽中液面相齐平 故选 B 考点:托时拆利实验;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点评:搞懂实验原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4、故选 C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惯性;重力 点评: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手的作用 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A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B运动的将越来越慢 C将立即停止运动 D受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小车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在水平方向上小车只受摩擦阻力,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来越慢 故选 B 考点:惯性;运动和力的关系。 点评:这道题很容易被复杂化,所以做题的时候要有足
5、够的细心和耐心才好,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 下列是与打排球有关的物理问题,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球后,球在运动过程中,仍受重力作用 B传球后,球在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扣球时,手感觉有点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拦网时,球被弹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由于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作用,故 A选项说法正确; B、传球的过程中,球在最高点时,既不是静止状态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且只受重力作用,因此不是平衡状态,故 B选项说法错误; C、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扣球时,手对球施加力的作用,反之球也对受同样大小的反作用力,因此手会感到疼痛,故
6、 C选项说法正确; D、拦网时,球被弹回,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重力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重力的概念、平衡力的辨别,力作用的相互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的具体表现;本类题型涉及 的考点众多,但都属于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 A花纹是通过加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 A错误; B检查墙是否竖直应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 B错误; C锤柄向下撞击板凳,利用了惯性,使用锤头套紧在锤柄上,故 C正确; D吸盘受拉力也
7、不容易脱落,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其中重力与墙面对吸盘的摩擦力是平衡力,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重力的方向;惯性;大气压的应用。 点评:知识点,但都是基本知识,学生只要平时能多注意 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就能正确解题。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坝的宽度 B水的体积 C水的深度 D坝的高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此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水的深度,故 C正确; 故选 C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记液体压强的
8、特点,会灵活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图,关于液体中 a、 b、 c、 d四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点的压强最大 B b点的压强最大 C c点的压强最大 D d点的压强最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中可以看出, a、 c两点的深度相同, b、 d两点的深度相同,但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根据公式 可知, a点的压强大于 c点的压强; b点的压强大于 d点的压强; 又因为 b点的深度大于 a点的深度,所以 b点的压强最大 故选 B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找出深度(从液体某点到水面的竖直距离)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小亮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9、 序号 液体 深度 /厘米 橡皮膜朝向 压强计液面 高度差 /厘米 1 水 5 朝上 4.8 2 酒精 5 朝上 3.8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 A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表格提供数据,发现小朱两次实验分别用的是水和酒精,把橡皮膜放在水和酒精的同一深度、朝向相同(控制变量),发现液面高度差不同,说明水和酒精产生的压强不同,研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故选 D 考点:探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 点评:本题关键:一是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相关信息,二是利用好控制变量法 关于运动和力
10、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静止的物体可能不受力的作用,也可能受平衡力的作用,故 A错误; B、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 B错误; C、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C正确; D、没有力的作用时,运动的物体将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不会慢慢停下来,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点评: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在不同受力情况下
11、所处的运动状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力(即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A汽车车速太慢 B汽车紧急刹车 C汽车缓慢启 动 D汽车突然加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汽车速度太慢时,人体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所以不会对人身造成伤害,故 A不符合题意; B、当人和汽车以较快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刹车,由于惯性,人还要保持原来较快的速度行驶,所以如果不系安全带,人的上身会向前运动,使人体受伤,故 B选项符合题意; C、汽车缓慢启动,人的速度也会缓慢增大,所以不会使人受伤,
12、故 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汽车突然加速,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倒,不会使人受伤,故 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惯性 点评:知道任何物体 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 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鞋底有花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故 A错误 B、行李箱下安装轮子,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故 B正确 C、用力捏闸,增大了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故 C错误 D、路面上撒沙子,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
13、大摩擦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在明确题目要求,结合对应的减小摩擦方法,是解决此题的思路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 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世界纪录保持者王 饕3秒 048夺得冠军,成为蝉联冬奥金牌中国第一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 黪谄鸷蠼偶庾銎鹋茏耸剖倍员 娴难骨勘湫 B王 髟人倩 惺倍员 娴难沽 氡 娑运 闹 至 且欢云胶饬 C王 骷铀俪宕淌痹硕 刺 槐 D王 鞒骞 盏愫蠹绦 惺且蛭 哂泄咝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王 黪谄鸷蠼偶庾銎鹋茏耸剖保 溲沽 槐洌 芰 婊 跣。 允窃龃罅搜骨浚 时狙 畲砦螅 brB、王 髟人倩 惺倍员 娴难沽 氡 娑运闹 至
14、环 隙 胶馓跫 且欢韵嗷饔昧 虼瞬皇瞧胶饬 时狙 畲砦螅 brC、王 骷铀俪宕淌保 俣仍龃螅 栽硕 刺 谋洌 时狙 畲砦螅brD、王 鞒骞 盏愫螅 捎诠咝曰挂 衷 吹脑硕 刺 荒芰 掏吕矗砸 绦 校 时狙 钫 罚 br故选 D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点评: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难度不大,是一道典型的 题目 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图中是利用重锤线检查相框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道理, A正确; B是拉力, C是敲打施加的力, D是水平推力,都与重力的方向无关 故选 A 考点:重力的方向 点评: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
15、直向下,重锤线是生活中最好的应用实例 在图所示的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甲图中将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 B乙图中将切菜刀磨得更锋利些 C丙图将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D丁图中滑雪运动员穿上滑雪板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将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肩膀感到舒服不符合题意 B、将切菜刀磨得更锋利些,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菜刀对菜的压强,容易把菜切碎符合题意 C、将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列车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 D、滑雪运动员穿上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滑雪者对雪地的压强
16、,不至于陷入雪地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压强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一般 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一个量来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推桌子未动,是因为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人推桌子未动,是因为人的推力等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故A错误;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为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 B 正确;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 C错误;
17、D任何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且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平衡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惯性。 点评:关键是要明确物体受平衡力时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 实验题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记录,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 ( 1)完成下表: 钩码个数 钩码质量 /kg 钩码受到的重力/N 钩码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 N kg-1) 1 0.05 0.5 10 3 1.5 10 6 0.30 3.0 (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 _. ( 3)该同学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 4个钩码( 在量程范围内),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_. 答案:( 1) 0.15; 10
18、( 2)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 2N 试题分析:( 1) 3个钩码的质量为: 6个钩码时,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 ( 2) 分析实验数据, 3次的重力与质量幽会均为 ,所以可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 3) 4个钩码的重力为: 。 考点: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点评:关键要明确实验目的,找准所测物理量 ,分析实验结论,是做探究实验必备的能力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 及推理 。 ( l)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 由静止开始滑下。 ( 2)实验表明表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省 聊城 地区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