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宁夏银川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宁夏银川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宁夏银川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宁夏银川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 A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 1.1m/s B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3s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0kg D教室黑板的长度大约 2m 答案: A 试题分析: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 1.1m/s, A正确;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1s, B错误;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 , C错误;教室黑板的长度大约4m左右, D错误。 考点:速度的估测、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一些熟悉的长度、质量以及速度进行正确的估测,难度较小。 下列关于一杯水结冰后相应物理量
2、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积变小 B质量变大 C密度变小 D密度变大 选择理由: 答案: C;选择理由: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而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得出密度变小。故选 C; 试题分析:质量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 错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根据 ,可知体积变大, A、 D错误; C正确。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能够区分质量和密度的区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
3、器室 (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显微镜 选择理由: 答案: B;选择理由: u 2f, 2f v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 B; 试题分析: 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u 2f, f v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f u 2f, v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图所示,可知 u 2f, f v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选 B。 考点: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以及其应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难度中等。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
4、 48 B海波在 BC 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 CD段是气态 D第 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图像上有一段水平线,说明是晶体;水平线对应的温度为该物质的熔点, 海波的熔点是 48 , A错误;在熔化的过程中,晶体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海波在 BC 段吸收热量, B正确;在 CD段该物质熔化完,属于液态, C错误;在第 6min时海波开始熔化, D错误。 考点:晶体熔化图像 点评:晶体熔化与非晶体熔化最大的区别就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图像上看就是否有一段水平线,我们应该学会区分。 一块质量为 1千克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 ( ) A仍是 1千克 B大于 1千克
5、 C小于 1千克 D无法确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质量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一块质量为 1千克的冰熔化成水后,状态发生改变,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质量不变,选 A。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能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
6、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氯乙烷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选 C。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汽化和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 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在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越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爬到了终点 .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跑的快。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短,所以乌龟
7、运动的快(即乌龟的平均速度大),选 D。 考点: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基本方法: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大小;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 2011 年 11 月 3 日, “神舟八号 ”飞船与 “天宫一号 ”飞行器顺利完成首次对接,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如图所示为 “神舟八号 ”与 “天宫一号 ”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在完成对接后, “神舟八号 ”相对于 “天宫一号 ”是运动的 B在完成对接后, “神舟八号 ”相对于 “天宫一号 ”是静止的 C神舟八号 ”与 “天宫一号 ”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 D “神舟八号
8、 ”与 “天宫一号 ”在轨道上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神舟八号 ”与 “天宫一号 ” 在完成对接后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B正确;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仍然是有质量的, C错误;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与地球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D错误。 考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质量及其特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如何判定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难度较小。 下列现象中属于
9、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立竿见影 B水中倒影 C杯弓蛇影 D海市蜃楼 答案: A 试题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日月食、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 传播的;立竿见影 光的直线传播, A正确;水中倒影 光的反射, B错误;杯弓蛇影 光的反射, C错误;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 D错误。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
10、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选 B。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光的折射现象,会画光的折射图。 自然界中的云、雨、 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液化是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雾和露都是水蒸气变为小水珠,属于液化;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直接凝结成小冰晶,属于凝华,选 C。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 点评: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判断。 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
11、的是 ( )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镜面发射 D发生漫发射 答案: D 试题分析: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使反射的光向各个方向发生反射,使不同方向的人都能看到。 考点:漫反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漫反射的特点,难度较小。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吓走,这说明 ( ) A只有空气能传声 B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C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传播声音的固体、液体和气体
12、都是介质;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吓走,这说明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选 C。 考点:声音的传播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音的传播条件,属于中考重要考点,难度较小。 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请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影响响度的因素是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当振幅大时,响度就大;小明定的发言声音太小,指的是响度。 考点:声音的特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难度中等。 实验题 某同学为了测量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 1)把天平
13、放在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 2)接下来进行以下 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 M1; 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 M2; C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 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 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 3)由图可得醋的体积为 cm3,醋的密度是 gcm3 = kgm3。 答案:( 1)水平桌面上、右边的平衡螺母; ( 2) BCA; ( 3) 40、 1.125、 1.125103 试题分析: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表示横梁平衡;测量液体的密度
14、时,应该首先测量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m2,把适量的老醋倒入量筒中,读出其体积 V,再测量出烧杯和剩余老醋的质量 m1;图 C中量筒中老醋的体积 V=40cm3,图 B中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m2=82.4g,图 A中烧杯和剩余老醋的质量 m1=37.4g,量筒中老醋的质量 m=45g,所以老醋的密度为 考点:测量液体的密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测量液体的密度的步骤,难度较大。 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 A、 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 A的焦距为 50cm,凸透镜 B的焦距为 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 (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
15、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 (选填 “A”或 “B”)。 ( 2)小王在图的光具座 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实验次序 物距 ucm 像距 v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1 60 12 缩小 2 30 15 缩小 3 20 20 等大 4 15 30 放大 5 12 60 放大 从实验次序 2、 3、 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 v随物距 u的增大而 。 ( 3)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 “靠
16、近 ”或 “远离 ”),同时还应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 “增长 ”、 “缩短 ”或 “不改变 ”) ( 4)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 (只需写出一种 )。 答: 。 答案:( 1) B ;( 2):大 、减小; ( 3):远离、缩短;( 4)小王同学的记录过程不够全面,因为他只记录了像的大小,没有记录像的正倒,所以他的记录不够全面 试题分析:如果选择 A透镜,当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中的 u 2f时,即物距大于 100cm,此时 f v 2f,即像距大于 50cm小于 100cm,而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 范围是 “0 100cm”,所成的像位置超出了光具
17、座的范围,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所以不能选 A透镜,只能选择 B透镜;从实验次序2、 3、 4可以看出,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 v随物距 u的增大而减小;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应该使像变小点,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该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小王同学的实验不全面,只记录了物体成实像的时候,成虚像和不成像的时候没有研究,另外他只记录了像的大小,没有记录像的正倒,所以他 的记录不够全面。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实验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u 2f, f v 2f,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宁夏银川 四中八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