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 “安全用电与防护 ” 交流讨论中,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雷雨天,应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和大树下避雨 B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 C电器设备失火,应迅速用水灭火 D有金属外壳的电器要用三孔插座 答案: C 试题分析:雷雨天,应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和大树下避雨;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有金属外壳的电器要用三孔插座;电器设备失火,应迅速切断电源。 A.雷雨天,应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和大树下避雨 不合题意; B.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
2、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 不合题意; C.电器设备失火,应迅速用水灭火 符合题意; D.有金属外壳的电器要用三孔插座 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安全用电。 考点:在此题中要求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下列对物理知识分类或分析正确的是 ( ) A金、银、铜、水是导体,塑料、玻璃、橡胶、水银是绝缘体; B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是未来环保能源利用的主旋律; C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电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原子弹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制成的一种核武器。 答案: B 试题分析:容易导电的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是绝缘体。金、银、铜、水、水银是导体,塑料、玻璃、橡胶、是绝缘体;太阳能清洁
3、无污染,取之不尽,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是未来环保能源利用的主旋律;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原子弹是利用核裂变原理制成的一种核武器。 A.金、银、铜、水是导体,塑料、玻璃、橡胶、水银是绝缘体; 不合题意; B.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是未来环保能源利用的主旋律; 符合题意; C.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电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不合题意; D.原子弹是利用核聚变原 理制成的一种核武器。 不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理知识分类和分析。 点评:在此题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能源的利用是关键。 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 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
4、 L,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 M。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 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 L,开关 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 M。由要求可知,灯泡和电动机互不影响,灯泡和电动机是并联的,每个开关各控制一个用电器。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电路的连接。 点评:在此题中要求学生会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画出规范的电路图。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中的实验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原理; B选项中的实验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C选项中的实
5、验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 D选项中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判断。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是 C。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电磁感应现象。 点评:了解常见电磁现象(奥斯特实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之间的区别 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0 的冰块也有内能 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C用锯锯木头,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A、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0 的冰块,也具有内能。不合题意; B、
6、内能跟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不合题意; C、改变内能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用锯锯木头,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温度、热量和内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与热量关系,以及热传递的条件的了解和掌握。 以下说法是对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可以有空隙,也可以没有空隙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微观粒子按小到大的顺序是:原子、原子核、夸克 D以上三种都是正 确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
7、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可以有空隙,;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微观粒子按大到小的顺序是:原子、原子核、夸克。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可以有空隙,也可以没有空隙 不合题意;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符合题意; C.微观粒子按小到大的顺序是:原子、原子核、夸克 不合题意; D.以上三种都是正确的 不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认识。 点评:在此题中了解物质的微观组成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 A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C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D比热容和热值均不
8、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摄氏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热值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热容和热值都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质量和体积都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比热容和热值。比热容和热值都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跟物质本身有关。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了解 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 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 “冒汗 ” 答案: D 试题分析:判断液化现象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液化(物体由气
9、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然后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A、杯子中的冰块是固态的,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 不合题意; B、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衣服上固态的冰升华为水蒸气,消散在空气中; 不合题意; C、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变为水蒸气消散在空气中,所以变少了;故选 A不合题意; D、鸡蛋 “冒汗 ”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鸡蛋,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液化现象。 点评:物态变化知识是物理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判断物态变化,我们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 实验题 如图所示,( 1)图甲的测力计示数是 N。 ( 2)图乙中
10、的体温计读数是 。 ( 3)图丙中的木块的长度是 。答案:( 1) 3.6。( 2) 38.5 。( 3) 3.20 试题分析:( 1)测力计的 量程是 0-5N,分度值是 0.2N,图甲的测力计示数是3.6N。( 2)温度计的量程是 35-42 ,分度值是 0.1 ,图乙中的体温计读数是38.5 。( 3)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cm,读数时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图丙中的木块的长度是 3.20。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测量工具的读数。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了解这三种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在长度测量中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某固体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该物质 (选填
11、“是 ”或 “不是 ”)晶体; 图中的 AB段表示该物质处于 状态; 通过该图像,你还能得到的信息是 。 答案: 是 熔化; 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试题分析:该图像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图中 AB段表示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通过该图像,还能得到的信息是熔化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晶体的熔化。 点评:在此题中了解晶体的熔化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在探究 “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问题时,其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 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 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 长度有关;
12、猜想 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图中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 a、 b、 c三条长度均是 1m, d的长度是 0 5 m; a、 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 a、 c的材料相同,但 c的横截面积大于 a; a、 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 M、 N跟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 2)依次把 M、 N跟 a、 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 a、 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的关系,其结论是: ( 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
13、到,被称 法试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两例用这种方法研究的问题:( 1) ( 2) 。 答案:( 1) ac ( 2)长度 当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一定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 3)略 试题分析: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材料和长度有关。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即长度、材料相同时,可以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的关系。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 M、N跟 ac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 的大小依次把 M、 N跟 a、 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 a、 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14、,其结论是当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一定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点评:在此题中要求了解影响电阻的大小的因素。即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材料和长度有关。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法。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90 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 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9温度 /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在此情况下水的沸点为 。 (3)由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
15、 : 。 答案: (2) 100 。 (3)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试题分析: “研究水的沸腾 ”的实验中,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水银温度计,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水蒸气液化。往烧杯上方加一纸盖,每隔 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值为 98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100 。由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 : 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 “研究水的沸腾 ”的实验。 点评:了解水的沸腾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在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的实验中,所用小灯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云南省 景洪市 第一 中学 九年级 第三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